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利基战略是一种后发战略,适合于中国企业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起点,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适用战略。中国后发型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后发型特征。利基战略是一种后发战略,适合于中国企业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起点,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长适用战略。中国后发型企业通过寻找利基市场,以差异性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消费需求,有效避免与大型企业的过早恶性竞争,并不断做大做强,以壁垒强化其竞争优势,以多元化分散风险,扩大规模,从而营造出后发型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作为一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出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路径和表现形式。本认为企业国际化是微观经济组织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扩大企业产品出口是实现企业国际化经济的重要动因,“走出去”开展FDI,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方面,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传统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切合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投资相互关系理论等;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研究方面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等;近期有学者从企业内部研究企业国际化动机的,也有从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方面研究企业国际化动机的。最近的研究更多地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是为了在高度竞争与合作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寻求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桉  刘洁 《时代经贸》2008,6(9):137-13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已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探讨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现状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相关理论,基于对中国企业的分析,进而得出了两种规模的企业,即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企业国际化时所持有的不同种类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林梅  蓝海林 《经济管理》2005,(17):38-40
本文在介绍战略学习概念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美日企业间相互学习为参照阐述了战略学习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常见的动机、知识产权、资本运作等问题,提出了中国企业战略学习的五个递进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动因、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阶段的判断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研究趋势表现在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理论流派的整合与创新,总结现有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模式,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大企业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建祖  金敖 《当代财经》2023,(10):97-108
绩效反馈通过改变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影响企业国际化速度。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行为理论的视角关注以单一期望目标为参照的绩效反馈影响,忽略了基于历史期望和社会期望的双重绩效反馈作用,以及管理者的自我服务动机。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者自我服务动机,推断双重绩效反馈通过影响企业快速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强度变化而改变企业国际化速度。以2009—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一致的历史绩效反馈和社会绩效反馈交互影响下,企业国际化速度加快。一方面,双重消极反馈促使管理者问题搜寻强度的增加,将快速国际化视为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穷则思变”的快速国际化动因;另一方面,双重积极反馈促进管理者自我效能提升,将快速国际化视为实现持续增长的手段,形成“富而思进”的快速国际化动因。在不一致的历史绩效反馈和社会绩效反馈交互影响下,“穷则思变”和“富而思进”的动因强度均降低,企业国际化速度减慢。因此,在国际化战略决策中,注重双重绩效反馈提供的参照作用以及管理者问题搜寻与自我服务的互动影响,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化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进行全面了解,找出引起成本变动的因素。并通过不断控制与完善,寻求降低成本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成本动因分析贯穿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始终,处于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已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探讨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现状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相关理论,基于对中国企业的分析,进而得出了两种规模的企业,即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企业国际化时所持有的不同种类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从动态视角解释了复杂环境下中国制造类企业国际化的基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解释中国制造类企业国际化动因、模式与竞争力的中国钻石模型。研究发现:在市场需求、东道国环境、企业基因和政府意图4个关键因素与产业环境、发展机会两个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国际化动因各异并呈现出多种进入模式。发现、满足、挖掘或创造消费市场需求是中国企业占领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战略转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企业战略转移是企业成长过程中某一时期所采取的重大战略行动。本文在评论有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战略转移的定义和特征,对企业战略转移的动因、类型、转移程度的划分、决策分析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为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在全球布局中获得低成本优势的国际化经营过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初东京成立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进行了30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这一并购历程中,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将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角度审视其发展过程,分析总结阶段性的特征与动因,为今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最初东京成立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进行了30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这一并购历程中,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将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角度审视其发展过程,分析总结阶段性的特征与动因,为今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爱玲 《经济纵横》2002,(12):45-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纷纷结成各种战略联盟 ,通过彼此间的合作 ,发挥竞争优势。我国加入 WTO后 ,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动因和趋势 ,提出了推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走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观念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骏  王益宇 《经济师》2006,(4):174-17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困难重重,因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着先天不足和后天不利的局面。面对国际化的现实就应借鉴国际企业成功的经验,这样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文章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问题是对国际化和企业文化观念的误区。在企业实施国际化之前,必须走出这种观念上的误区,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18.
孙勤 《经济问题》2003,3(11):14-16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企业的国际化,加入WTO使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新的形势。阐述了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的又一次革命,提出"相对优势"是确定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依据,分析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类型和方式以及制定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天客隆与联华海外扩张的案例,引出了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环境下,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基本具备了国际化的可行性,国际化是零售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之一.笔者在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要点,包括重视海外市场的调研,准确选择目标市场、进入方式与业态,以及注重海外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20.
市场竞争与中国企业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竞争是中国企业推进国际化无法回避的现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在形式和内容上已发生根本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这些问题催人深思,本文仅就中国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谈些看法。机械与战略当今的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犹如一张巨大的世界市场竞争网络,中国企业也就是这张网络的结点。对今天的中国企业而言,用机械的思维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