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2014,(4):84
正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居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和城市建设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城市怎么建的问题,因为城市建设关系到人口居住、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譬如粗放分散、洋化奢华、千城一面等问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八大中被重申的宏伟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渠道和扩大内需的主要载体。在论述人口城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城镇化现状及特征。结果表明,目前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和西部的差距却在逐年拉大,且呈现出区域内的不平衡,认为甘肃省应从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发挥中心经济区"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注重城镇化"质"的内涵、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加强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切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全面小康实现。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10,(4):68-68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尤其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处在城镇化的初期阶段,一方面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快速聚集;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往往是历史老城,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落后,  相似文献   

4.
邢章萍 《经济》2012,(3):42-43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样的数字背后承载我国城镇化怎样的发展历程?在这样的数字面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又将如何继续推进?近期,带着这些疑问,《经济》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 成果丰硕道路曲折 “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减少农村人口比例.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却主要依靠城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解决二元结构等问题,才能把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王珏林在见到记者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相似文献   

5.
2011年我国已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而目前许多城市还难以满足城市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文章从城市型社会内涵角度出发,在对陕西现状城镇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城市型社会的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半城市化问题显著、城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进城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城镇特色缺失、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革新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城镇化发展空间、倡导城市型生活方式、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是实现陕西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出现的“半城镇化”现象逐渐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问题使得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半城镇化”导致我国内需潜力无法有效激发、农村三留人口大量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等;我国户籍二元体制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工进城后难融入是产生“半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区的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加速,但城镇化过程中仍面临着城市人口集聚导致的就业难、环境污染及道路拥堵等问题,降低了城镇化中的居民生活质量.产业新城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按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步和现代化城市质量的提升,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虽然表面上,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矛盾和危机.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人们会面临养老、医疗、失业及工伤等问题,还会引起住房压力和交通等压力,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基于1995-2014年的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的经济数据,选取社会保障水平、城镇人口比重、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作为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四川省社会保障支出和城镇化率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居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逐步增加,衣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和城市建设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城市怎么建的问题,因为城市建设关系到人口居住、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城市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系统论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借鉴国外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程遥 《经济地理》2012,32(4):25-31,43
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61亿,未来将望继续增加。流动人口构成中大部分为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他们的城镇化状态与发展趋势是我国推进健康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课题。鉴于当前流动人口的城镇化转型尚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或矛盾,针对源于农村的流动人口城镇化问题,分析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属性、城镇化特征和可能趋势,进而提出在健康城镇化的语境下流动人口的城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口的变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城乡人口变迁进行综述,可以总结出人口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调节了产业分布,同时,又对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融入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解决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保障;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首先深入探讨农村城镇化这一概念,提出了适用的农村城镇化的研究范围及其内涵.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为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进城参与城镇与城市经济建设;农村人口教育要素向城镇与城市的转化等,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经过系统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超过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周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乡镇工业粗放式经营污染严重;历史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等方面.最后指出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外部非经济性,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政府职能运用不当、以经济为目的的盲目行为以及城乡居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差四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保证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同时,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是我们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水平和遇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镇化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以及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各城镇地区转移,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在这样的人口流动形势下,国家对城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支持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保障,虽然新型城镇化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金融支持方面却出现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因此,本文就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其提出相关优化金融支持路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申丽荣 《当代经济》2016,(33):36-37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旨在促进城市农村和谐协调发展并且促进大中小城市能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涉及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以及实现新的现代化以及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过去的阶段里虽然城镇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巨大进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某些地区和时期也出现城镇化无序发展,大中城市边缘的盲目拓展,生态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这都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吸取其他国家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道路,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尤其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9.
沈刚  金丹 《经济》2012,(12):120-121
城镇化建设是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历史变迁的过程,是城乡居民财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按户籍人口算仅为35%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未来二三十年,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必将持续释放巨大内需,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我国把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