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新军 《经济与管理》2007,21(10):46-52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是以企业边界为划分界线的,企业边界的变化带来了具体划分的某些变化。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边界特点,内部治理机制包括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企业文化和信息披露机制;外部机制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经理激励监督机制及道德风险防范、财务审计机制和利害相关者治理等机制,最终形成了以外方母公司为主导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偏向于外方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模式与治理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所有权的核心是股东收益权,分为私人所有权和共同所有权;控制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能力,主要有经理的经营控制权和董事会的剩余控制权。公司治理的目的是最大化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同的股权结构形成不同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状态。故应根据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的状态、公司技术特征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来设计合理的治理机制以激励和约束控制权主体,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家电行业为例,对董事会监督动力与两职状态、外部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持股激励及相互监督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它们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于治理系统的完善性与治理机制的互补性;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选择是在产品市场竞争结构变化、资本市场评价及控制权收购压力环境下,为实现持续经营而进行的一种市场化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一个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发展至今,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的探讨;(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3)公司目标:效率抑或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刘鑫 《时代经贸》2012,(2):140-141
公司治理是解决两权分离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及因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增大问题的一种控制机制,可以约束经理层使其行为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外部治理结构,它是通过外部竞争市场对公司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接管市场等;二是内部治理结构,它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蒋馥  申晓锋 《生产力研究》2003,(1):213-214,279
本文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内容 ,提出“所有者在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所在 ,是公司治理的根本。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公司治理问题内外因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绩效倒U形曲线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状况的改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松 《现代财经》2001,21(2):26-28
现阶段规范我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切实保障股东大会有效行使职责,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适当扩大董事会的规模和优化董事会结构,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规范公司治理行为主要是:构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经营者的激励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对经营者的约束包括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10.
杨扬 《经济师》2008,(5):239-240
作为一家具有140多年历史的企业,拜耳公司(拜耳集团的控股公司)目前采用的控制机制,是典型的德国公司治理模式:双层董事会系统+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倾向于以内部治理为主的模式。双层董事会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监督董事会与管理董事会相互分离;监督董事会与管理董事会密切合作;顶级管理层保持相对稳健和连续的管理风格;与国外公司治理规则的兼容。在共同治理模式中,股东会的成员中的利益相关者有银行,监事会的组成中不仅有股东、银行,还有职工代表,并且还是监事会的主要力量,这都是利益相关者。因此,与美国公司不同,德国公司更着重于内部控制的治理机制,外部治理对德国公司经营的约束力较弱,经营者拥有更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产权、超产权论与国企治理改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论与超产权论的争论焦点在于哪个才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根本道路。本文认为产权不清,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是造成国企无效治理的主要根源。在产权被清晰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相互追逐将能够实现治理机制在根本上的转变,因此产权改革应是国企下步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必然归宿。超产权论是产权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严雪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09-111
在公司中,中小股东和外围股东的利益经常会受到侵犯。Jensen(1993)将公司治理的力量分为四种: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政治/法规制度、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以董事会为主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这四种力量的角度对如何有效约束大股东滥用控制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了论述,认为受经济固化的影响,公共治理机制很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加强对董事会治理结构的建设,是目前相对容易实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接管威胁和有效的董事会监督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由于CEO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的事实,未来职业市场声誉的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本文探讨了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治理对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职业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时,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问题。我们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外部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的监督强度要高于接管市场不存在时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同时,迫于外部接管威胁,即使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CEO仍有激励选择相对较高的董事会独立水平,从而使公司治理效率改善。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所带来的接管威胁构成董事会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上述命题有助于理解在一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中,通过建立与健全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内的外部环境来最终实现提高内部治理机制效率的目的的公司治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以2013—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考察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自愿性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②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市场化进程、非国有产权性质、高管股票激励能够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而控股股东持股、董事会结构、董事会行为、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③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自愿性信息披露能够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和外部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外部治理包括市场对公司的控制 ,市场对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控制 ,以及市场对劳动力的控制。内部治理包括股权结构信息披露 ,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和股东、银行、雇员在公司内部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岚 《发展研究》1999,(12):47-49
斯坦福大学教授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一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一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减低代理人成本。”这段论述对于研究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尽管这两种模式各具优势,但也均有其缺陷和不足。经济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促使两种控制权配置模式产生了趋同化的变革。一方面,英美模式吸纳德日模式的观念和做法;另一方面,德日模式在某些方面向英美模式靠拢。梳理、比较分析西方国家两种典型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演进发展及其变革,对我国深化国企改革、更好地进行公司治理的控制权配置具有如下启示:一是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不存在单一的理想模式,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需要共同完善和发展;二是要依据国情对控制权配置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规避因简单复制某一模式带来的效率损失;三是约束激励机制的设计是实行控制权有效配置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陈焱 《江南论坛》2006,(1):28-29
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外部债权人治理机制,外部股东接管市场治理机制,外部经理人市场治理机制,以及外部投资决策机构对职业经理考评治理机制等等。本文尝试在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条件下.简要讨论财务报告在公司外部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2—2011年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高管激励机制等单一内部治理机制以及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从外生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高管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无论在单一治理机制,还是在公司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的作用相同且显著。董事会机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是在公司整体内部治理机制中,董事会机制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