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秋梅 《监督与选择》2008,(6):65-65,62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面粉增白剂,过量使用一方面会破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另一方面会产生有害物质苯甲酸。液相色谱法可有效测定面粉和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应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是:其一,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不得大于75个PPM(百分之一),我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1996年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允许添加的最大剂量为60个PPM。但至今仍有许多厂家不按有关标准而任意添加增白剂,有些厂家面粉增白剂的最高使用量竟达到100个PPM。与此同时,由于此类增白剂在面粉中不可能分散得十分均匀,致使部分增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严重超标。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抽检了94种面粉,结果只有13种没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江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近期抽检发现,江西…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常用的面粉增白剂,但是过量使用会破坏面粉的营养物质并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所以我国对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量限制越来越严格,而相应的检测方法也有不断进展。通过综合最新的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不同工作环境的检测需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为相关检测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山东淄博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经过摸索和验证,利用现有条件,成功开展了小麦粉、馒头、面包等面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检出限可达0.5 mg/kg,回收率可达95%~103%,检测周期最短可在1天内完成,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面粉中,可以大大缩短小麦粉的熟化周期,提高小麦粉的外观质量和产率。近年的研究表明,过量添加的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成分,导致面粉中的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天然成分丧失,而且过氧化苯甲酰还原成苯甲酸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9月24日,兰州市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在焦家湾粮库查获了添加剂严重超标的“有毒面粉”3525袋共计8.8万公斤。今年8月,该队将张苏滩粮油批发市场、土门墩粮库、焦家湾粮库部分粮油经营户经销的54个品牌的面粉送至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表明,有37个品牌的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添加剂严重超标。根据国家标准,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不得超过0.06克/千克,但送检的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最高的达0.29克/千克,最低的也要0.1克/千克。9月24日上午10时,记者随同执法人员赶到焦家湾粮库。在3厅10号库房内记者看到,…  相似文献   

6.
面粉增白剂,学名过氧化苯甲酰。上个世纪,在时任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王瑞元的推动下,商业部在1986年颁布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小企业》2011,(4):90-92
5月1日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也不得生产、销售面粉增白剂。  相似文献   

8.
设过渡期限符合世贸规则今日,卫生部监督局将结束对撤销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拟对取消添加面粉增白剂设置1年过渡期。  相似文献   

9.
面粉     
张建学 《质量跟踪》2001,12(12):14-15
通常使用的添加剂有三大类:即增白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强化剂. A、增白剂 这是面粉中最常用的添加剂.增白剂中主要使用的是一种叫做过氧化苯甲酰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麦粉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都添加了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即过氧化苯甲酰,适量添加对面粉既可增白、促进熟化,又可防腐、防霉,能大大改善面粉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但有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在面粉中过量添加面粉增白剂,这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国《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近日,山东菏泽市质监局组织菏泽市质检所、稽查局等部门对全市71家面粉企业进行了监督抽查,主要针对面粉生产企业是否按规定停止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增白剂进行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面粉加工过程中过量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质量监测部门来讲,能够快速并准确地判断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量是否超标,对小麦粉品质的检测工作无疑是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对于小麦粉生产厂家来讲,及时掌握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状况,严格控制其添加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增白剂的存废被指代表不同的商业利益。而每天都要食用面粉的广大消费者,却始终是决策的缺席者。白度是面粉及其制品的重要指标,面粉加工精度越高颜色越白,但因面粉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故正常色泽多呈乳白色或乳黄色。长期以来,在面粉加工过程中一般都会添加一种叫做"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精白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但面粉过白未必就好,它的外观和营养成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曾经发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面粉中添加大白粉;二是使用工业硫磺熏蒸馒头;三是加大使用面粉改良剂过氧化苯甲酰。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苯甲酰(即小麦粉增白剂)是一种在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氧化剂,是我国允许在面粉中限量使用的添加剂。作为一种小麦粉改良剂,它可以抑制小麦粉中一些酶的作用及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一个问题关系到我国一大半居民的饮食安全问题,那就是"面粉增白剂"是否需要被禁用问题,但这一问题似乎一直被"有意无意"地拖延着。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这再次引来业界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馒头是人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大多数人为了省时方便都到市场上去买,一般消费者选择馒头的标准就是一个“白”字。加工者为迎合消费者对白度的偏爱,蒸出的馒头也越来越白。这样的馒头看起来舒心,但吃着放心吗? 馒头的主要成份是小麦粉,小麦粉的加工精度越高颜色越白,但因面粉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故正常色泽为乳白色。但一些加工者为了提高面粉的白度,在小麦粉中超剂量加入增白剂,这样白度提高了,蒸出的馒头的确很白,但带给消费者的却是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增白剂,学名为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面粉改良  相似文献   

18.
面粉是人们生活的必须食品,其质量是否合格,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还关系到身体健康.面粉的质量标准中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关系到面粉的生产和储藏.生产中,面粉的水分含量需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调节工艺参数,避免生产损失.国标G B 5490-5539-85中,粮食水分测定法有低温恒重法、高温定时法和快速烘干法,低温恒重法(105度恒重法)是水分测定的标准法(基准法),准确度高,但需要时间长,多用于校准其它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近日,某县质量技监局对辖区内面粉加工企业检查时,发现一面粉加工厂生产的"高筋小麦粉"包装袋上标注的厂名、厂址是B县一面粉加工厂的厂名、厂址。经与B县质监部门联系,该县确实有这家企业。经抽取面粉样品进行检验,该企业生产的面粉和普通面粉的指标完全相同,根本不是什么"高筋小麦粉"。在对该案定性上,县案件审理委员会存在四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生产蛋糕通常采用软质小麦磨制的面粉。为生产出高质量的蛋糕,通常要对面粉进行氯化(氯气)处理。因为经氯化处理后能明显提高面粉白度、降低面筋筋力、降低面粉pH值,提高面粉吸水率,从而使生产出的蛋糕体积大、内部组织洁白细腻。但利用氯化处理也会带来食用安全问题,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