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涂艳艳 《企业导报》2014,(17):16-17
形成于政府政策和行业壁垒保护下的我国传统证券经纪业务不仅自身存在很多不足,而且在新形势下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券商证券经纪业务的开展陷入瓶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适时推出有利于经纪业务从简单的通道服务向专业化的增值服务转型,是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重大变革,为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提供了契机。本文从投资顾问业务的概念及其意义入手,探讨了国内外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券商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下半年股市走入低迷,我国券商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日趋恶化,近期券商面临的困境只是我国证券经营环境变化的一个局部反映,它实质上标志着我国券商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新的经营环境中,国内券商必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根据国外券商开展管理咨询业务的经验,来探讨国内券商开展管理咨询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基金法》确认私募基金的合法地位和券商托管资格的放开,尤其是2014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的建立以及《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指引》的发布,主经纪商概念在投资基金和券商行业逐步兴起,各大券商开始重视主经纪商业务,不断完善主经纪商业务的服务体系。目前券商主经纪商业务已由最初单纯提供托管和外包服务,拓展为涵盖投资咨询、资本引荐、融资融券等多项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有望成为券商发展的下一片蓝海。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新兴证券市场之一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其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促进国企改革做出了贡献。尽管如此,我国券商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局势复杂多变,使得券商普遍缺乏中、长期的经营战略。随着券商发展趋势进一步明朗化,其经营发展战略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券商面前。基于上述情况,我们不妨前瞻一下21世纪我国一些大型券商的经营发展战略:21世纪中国大型券商将继续巩固和完善证券一、二级市场,逐步扩大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业务、投资基金管理和经营业务,并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即证券承…  相似文献   

5.
广发证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注册资本20亿元,下属3家子公司(广发基金、广发北方、广发华福),共有117家证券营业部、36家证券服务部,是国内为数较少的各项业务稳居前列的券商之一。广发证券内部审计部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接受监事会的指导,现有员工21人,对子公司审计实行垂直管理,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蒋茵 《财会月刊》2003,(8):50-51
一、券商经营业务及特征 (一)券商经营业务 券商是指依照相关法规组建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金融企业,按其取得经营业务的范围可分为经纪类券商和综合类券商.依照<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纪类券商可经营下列业务:①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下同)的代理买卖;②代理证券的还本付息;③证券代保管、鉴证;④代理登记开户;⑤与证券经纪业务相关的证券投资咨询;⑥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综合类券商除了可经营上述业务外,还可经营的业务有:①证券的自营买卖;②证券的承销和上市推荐;③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7.
证券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实行佣金自由化以后,券商们大打价格战,经纪业务陷入了严重困境之中。本文运用“囚徒困境”的博弈模型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券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百年招商局控股证券公司的“女掌门”,杨弱与招商证券渊源颇深。在公司前身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i991年成立之初,杨翳时任总经理。2003年底正式担任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在其任上,先后收购北京证券、上海证券,托管国内第一家券商一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后更名巨田证券);抓住创业板、中小板的契机,令公司IPO承销与保荐收入在两年内迅速跃居行业三甲,  相似文献   

9.
我图的托管业务开始于1998年,最先引入托管概念并制定相关法规的是基金托管行业.如今托管业务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年时间,经历了证券投资市场几起几落的考验,投资托管业务品种日趋丰富,托管服务日臻完善.托管人十年间无论是在法律规范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已经成为了投资行业重要的参与人.商业银行作为唯一具有托管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也享受了托管行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胡兴华  施放 《企业经济》2001,(6):104-104
经纪业务是综合类券商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对经纪类券商来说,甚至是全部的利润来尖,在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年大发展之后的今天,随着券之间经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证券经纪业务已由暴利时代转入微利时代,在这种形式下,研究经纪业务组合变量的内涵及特征性,以便扬长避短有机地将它们组合起来使销成功,从而提升券商经纪业押的竞争能力,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是以证券经营机构为主体,业务主要集中在证券承销发行、经纪、自营业务上,与国外发达的投资银行业相比,还处在原始的承销商时代。实施保荐人制度对我国证券经营机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打破现在各券商在承销业务上激烈竞争的状况,使我国投资银行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全球化和层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证券承销业务,是指在证券发行过程中,公司接受发行人的委托,代理发行人发行证券的活动。证券承销业务对于主承销商来说,其风险是突出和多方面的,其带来的后果,反映在会计报表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项目承接失败风险、政策风险导致发行费用、成本单边增长; 2、一级市场发售风险、配股承销业务风险致使券商挤占大量资金,自营证券成本高涨,证券商将承担套现风险,并可能造成巨额亏损,这在自营证券未变现前,则表现为自营证券跌价损失; 3、违规操作风险可能造成被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暂停或撤销股票承销业务和自营业务许可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富友证券、南方证券、汉唐证券、大鹏证券等券商相继被托管的事件对证券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去年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国债回购事件、德隆系事件更使相关证券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加强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已是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业内的共识,只有建立健全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其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券商风险才能促进证券业规范、稳健、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成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列举了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全国39家因违规违法经营导致被托管、撤销证券业务许可或者破产关闭的证券公司及其主要违规现象。以这39家券商违规事实为样本,运用因子模型通过SPSS软件工具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用量化的方法得出了符合我国证券公司十几年真实发展历程的风险成因的七大因子,所得出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供券商和监管部门在当今和日后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险控制是证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国外券商在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各具特色且个性鲜明。在对国外著名券商自营业务风险控制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券商与国外券商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差距。国外券商已经逐步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热、完善的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系统,对于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改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萧端 《经济界》2000,(6):54-56
网上交易,是指证券经营机构通过互联网络,为客户提供信息、报价,接受客户指令,代理买卖证券的经营行为。业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开展网络经纪业务,提供网上信息服务。 在世界范围内,网上交易虽然仅有不到10年的历史,但已不乏成功的先行者。 业务创新竞相参与 网上交易是证券经纪的新业务,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极为关注,并不同程度地开始了这一业务。 从世界范围看,网上证券交易最发达的国家首推美国。美国的网上交易始于90年代,到1999年底,美国已有15.9%的证券交易业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从券商来看,网上交易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证券服务部:开拓经纪业务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申请设立证券服务部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证监会在清理规范远程证券交易网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开展受理新设证券服务部的审核工作,证券服务部作为券商开拓经纪业务的新模式,是不断深化经纪业务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系证券公司自己买卖证券的业务,具有决策的自主性、交易的风险性、收益的不稳定性等特点。中国证监会规定证券自营业务要专设账户、单独管理;2005年10月27日新修订的《证券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不得假借他人名义或者以个人名义进行;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证券公司不得将其自营账户借给他人使用。”但是证券公司为了牟取私利或操纵市场,经常违规在账外进行证券自营业务的买卖。目前在国内证券市场中,分有不同类别的账户,这些账户分别归不同的投资者使用。其中,A字头的账户归普通投资者专用,B字头账户归机构投资者使用,D字头账户则是券商自营业务的专用账户。如果有人游离于规定账户之外,便逃脱了监管机构的监督。那些违规进行自营业务的券商,就是在使用其他账户。目前中国的所有证券公司几乎都有在账外设立账户进行自营业务的操作,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存在使用不规范账户进行自营、超比例持仓、持股集中或涉嫌操纵市场等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屡禁不止,该问题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9.
王亮 《英才》2013,(5):71-71
兜里揣着30亿募集资金的国金证券(600109.SH)的举手投足,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要知道,A股已经熊了5年,券商赖以生存的三条腿(经纪、自营、投行业务)都已重度残疾,所以—年暴增近700%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成为券商的“翻身本”,不过,这也预示着大资管“战国时代”的正式来临。公开资料显示,在2011年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还未过3000万元,然而截至2013年初却一举突破2万亿元大关,一年多时间规模暴涨近7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资产管理业务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形成了基金、银行、信托、保险和券商资管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而当前监管当局放松券商监管尤其是资管业务限制信号明显,券商资管业务面临着全新发展格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资管市场及券商资管业务,预期券商资管业务政策放松将极大便利产品发行,集合理财产品差异化加大,大集合管理费下行,小集合业务比例上升,提取业绩报酬成主要盈利来源,而定向资管业务产品创新明显,业务收入上升。定向资管业务与专项资管业务将成为券商资管业务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