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技术     
《中国包装工业》2006,(8):70-70
塑胶表面镀膜技术开发成功;Avapac——独有的“自下而上”式灌装技术;爱尔兰研究出蔬菜复合气调保鲜(MAP)的替代技术;美国:甲醇分解技术使饮料瓶再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质量镀膜技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年限,一直是国际刀具界的重要开发目标。延长刀具寿命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提高刀具表面硬度,即在刀具表面蒸镀氮化钛或氧铝化钛等高硬度膜;另一个是降低摩擦力。英国以非平衡磁控溅镀法在刀具上蒸镀二硫化钼,从而大大延长了刀具的寿命。二硫化钼是广泛使用的固体润滑剂,在蒸镀过程中,采用非平衡磁控溅镀技术,使二硫化钼薄膜化并牢固地附着于刀具表面,充分发挥其润滑作用,从而降低切削时的摩擦力。蒸镀上二硫化钼的刀具表面摩擦因数可由原来的0.7下降到0.05,能使加工印刷线路板的微钻头和铣刀的切削阻力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增加一倍。   〔机械工业科技信息研究院文献中心研究部供稿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100037〕③  相似文献   

3.
非金属镀膜复合包装材料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家庭微波炉日益普及和微波杀菌流水线技术广泛应用的趋势,开发研究出的以SiOx和非金属无机物为蒸发原料,在纸、塑基材上真空镀膜而获得的一种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与真空镀铝复合材料一样的阻隔性能,能对食品起到长期的保质作用,而且微波透过性能良好,无色或浅色透明,可见内装物,是一种应用前景优良的新型复合包装材料,特别适合微波食品包装领域。在国家计委的资助下,我院从1996年开始专门立项研究开发这种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技术与工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全部采用国产真空镀…  相似文献   

4.
真空蒸镀是在高真空环境中,将蒸发材料加热至蒸发温度蒸发后而冷凝在要镀膜的基体上的过程。真空蒸镀工艺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不同形状、不同基体材料境面的制做;各种装饰装修材料的美化,优质包装材料的加工生产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蒸镀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蒸发材料及基本材料也有了更广泛的选择和应用,蒸镀设备也从简单小规模型式向具有更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更大面积基体材料型式发展。在大面积蒸镀时,要保证质量,达到各处蒸镀材料沉积均匀、细密一致,应通过设备及工艺的改进提高来实现。本文将简要介绍一种我们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蒸镀设备,此设备在科研及生产中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最近 ,一种不用电、无污染 ,利用新型金属镀膜液代替电镀的新工艺 ,在山东省莱州工人文化宫府前科技中心研究成功。经实践证明 ,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传统工艺 ,填补了国内空白。传统的电镀工艺 ,投资大 ,耗能多 ,污染严重 ,国家有关部门早已三令五申停止办理新建电镀厂 ,对不能处理三废的电镀厂 ,要求一律停产。所以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中小电镀企业必须面对而又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山东省莱州市工人文化宫府前科技中心联合高等院校一起潜心研究 ,经无数次试验 ,终于研究成功这种不用电、无污染 ,能代替电镀的金属镀膜新工艺。这…  相似文献   

6.
聚酰亚胺表面化学改性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酰亚胺表面通过在碱或胺溶液中改性以提高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力。通过1 mol/L的KOH处理并质子化和5 mol/L的NH2(CH2)2NH2处理分别对聚酰亚胺表面改性,通过FTIR-ATR红外光谱对改性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表面改性是从外到内渐进的选择性反应,随处理时间延长改性程度增加;与KOH相比,NH2(CH2)2NH2反应活性较弱且空间位阻较大,因此其改性程度明显较低。经处理后酰亚胺环打开,聚酰亚胺表面激活生成氨基化合物和羟基,从而提高了表面结合力,但为了不影响整体材料性能,需控制改性时间。  相似文献   

7.
强化数控机床刀具表面强化处理是提高其耐磨性及切削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数控机床刀具的综合性能是实现机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分析传统刀具表面改性的技术方法,以及Ti Al Si N涂层在刀具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入手,验证经过处理之后刀具的切削性能及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高阻隔陶瓷薄膜包装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各种镀膜方法及特点;系统综述了国内外AlOx、SiOx薄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陶瓷薄膜包装材料制造过程中影响阻隔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提高薄膜阻隔性的基本措施,由此展望了高阻隔陶瓷薄膜包装材料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第一讲 电刷镀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  电刷镀技术是设备机械零件表面强化和修复以及零件表面装饰和防护的一项表面技术 ,它适应生产的需要而产生 ,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设备轻便、工艺灵活、镀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一系列优点 ,并且适应范围广泛 ,尤其适用于大型机械的不解体现场修理或野外抢修。一、基本原理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 1所示。采用一专用的直流电源 ,电源的正极接镀笔 ,作为刷镀时的阳极 ,电源的负极接工件 ,作为刷镀时的阴极。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  相似文献   

10.
SiOX镀膜材料的生产技术及影响其阻隔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篇综述SiOx镀膜材料的生产工艺 ,以及影响其性能的各方面因素 ,包括基材性能、基材预处理、工艺条件等  相似文献   

11.
逆变脉冲电刷镀技术是应用电化学沉积原理,在导体表面选定的部位,快速沉积金属镀层的新技术。电刷镀技术分三个部分:设备(即通常所说的电刷镀电源);材料(各种镀液、处理液);工艺。20多年来,电刷镀技术为我国工矿企业解决了许多零件的修理问题,但由于此技术的工艺要求复杂,导致一些零件无法用此项技术修复。比如,必须知道被修零件的材质,一种材质一种工艺,不同材质处理工艺不同。镀层沉积厚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镀层超过0.3mm就会因为内应力加大出现脱落现象。北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1992年起,率先将逆变脉冲技术应用到电刷镀电…  相似文献   

12.
由全国热处理学会与中国热协联合主办的第8届中国国际热处理展览会将于2001年10月17—2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此次展览会展出的主要产品有:气氛炉、真空炉、流态炉、离子渗氮设备等各种热处理炉;退火、正火、淬火、调质、感应热处理、离子渗镀等热处理生产线;表面处理和表面改性技术及设备;加热和冷却新技术、新装置;热处理质量控制、检测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艺软件及微机控制技术;清洗机、喷丸机、校直机、物料搬运、仓储设备等热处理辅助设备;热处理辅助材料、粹火介质、渗剂、涂料等;热处理工艺气氛制备系…  相似文献   

13.
一、应用羊毛改性技术和新纤维材料开发高附加值的纯毛与混纺产品1.羊毛改性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先进的无污染的改性技术,改善羊毛性能,提高羊毛使用价值,使中低档羊毛可加工出高档产品。主要包括:(1)无氯化或低氯化学改性处理技术羊毛经过改性处理后纤维表面鳞片剥离,可显著改善纤维表面性能。如低档的乌拉圭羊毛(细度等级低于64支)和国毛可变的柔软、光滑,且纤维细度有所降低,提高了可纺支数,制成的产品具有手感好、光泽、抗起球及染色性能,并可达到防缩机可洗要求,从而加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膜分离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也涌现了诸多膜表面改性技术。在诸多表面改性方法中,原子层沉积由于其共形和三维可控的优点而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将从发展历程、沉积原理和改性方向对原子层沉积技术进行分析,对改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摩擦电喷镀技术是在总结了刷镀、流镀、珩磨镀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使用专门研制的脉冲电源、各种型式的镀笔、阳极和专用的高浓度镀液。镀液以一定压力从阳极喷射到阴极表面上,固定在阳极上的珩磨条保持与工件(阴极)接触,对镀层起到机械摩擦作用,去除表面浮层,使镀层保持在良好的活化状态,有利于镀层的不断沉积,大大提高了镀厚能力,是刷镀单一镀层厚度的几倍至十几倍。而且,由于阴阳极之间保持一固定间距,允许使用更  相似文献   

16.
第一讲电刷镀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 电刷镀技术是设备机械零件表面强化和修复以及零件表面装饰和防护的一项表面技术,它适应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设备轻便、工艺灵活、镀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一系列优点,并且适应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大型机械的不解体现场修理或野外抢修.以及表面镀层阳极  相似文献   

17.
本讲主要介绍电镀、化学镀、热喷涂、热渗镀层的防腐蚀性能及其应用。 一、电镀 电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表面处理技术。电镀层可分为防腐蚀用、装饰用和功能性镀层。像镀Au、Ag、Cu-Zn、Cu-Sn等主要用作装饰;镀Zn、Sn、Cu-Ni-Cr等主要用于提高基材的防蚀性;硬Cr、Ni—Fe、Ni-Co等镀层则属于功能性镀层。同一镀层可能具有两种或  相似文献   

18.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情况: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棉、涤纶等纺织纤维材料,可提高纤维的吸附性、可染性、可纺性,并可结合各种功能整理剂赋予纤维以特殊的性能;金属材料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可提高耐磨性、抗腐蚀性、光滑度和装饰性;对塑料橡胶材料表面的等离子体处理可改善材料的粘结性、亲水性和电学性能;生物医用材料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改善腈纶亲水性的方法有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种。前者主要通过在聚丙烯腈大分子链中引入亲水基团,或与亲水性物质进行接枝共聚,对纤维表面进行碱减量处理;后者主要通过与亲水性物质共混和复合,使纤维结构微孔化、截面异形化和表面粗糙化。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改善腈纶亲水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亲水性腈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由东华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纺织品激光表面处理及聚酯纤维表面改性”,最近已完成计划任务书的研究内容,并通过了专家鉴定。 激光处理是一种非接触的表面物理改性方法,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具有污染少,可精确定位的特性。该项目研究目的是探索激光处理在纺织品化学加工或制成功能纺织品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课题组用紫外准分子激光对聚酯织物进行照射处理,研究了照射后纤维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同时,研究了激光照射引发接枝反应,将亲水性单体接枝到聚酯材料表面,以提高表面亲水性等性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