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的诗歌拉开了我国诗歌运动的序幕,其中诗集《女神》作为"开一代诗风"堪称现代诗词的转折。《女神》成功把握了"五.四"时代的脉搏和时代的追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不仅从思想上引领了现代诗歌的创作,更从艺术和表达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创作。从诗歌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方面论述了《女神》对现代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自觉     
易代娟 《魅力中国》2010,(6):249-249
魏晋文学从文学思想、文学观念、文学题材、文学风格等方面表现了作为“文学自觉”时代的独特风貌,形成了以“三曾”、“七子”为代表的“建安风骨”,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全面的文学批评之风,并全面的反映了作为建安文学的领导者之一的曹丕对于魏晋文学自觉意识与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孙贤港 《魅力中国》2013,(8):323-323
民间雅调唱乡俗,渔鼓丝竹品道情,太康道情是我国珍贵的稀有剧种之一。它源于我国的道教,时奉老子为道教之祖,以《五千文》、《道德经》和《和平调极论》为主要论典,至东汉时又制定(道曲音乐)诵戒新法。用诗、词、曲、歌等文学形式编写道教题材并诵唱,“道义、道情”,合二为一,其名日“道情”。  相似文献   

4.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它们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人物。《诗经》和《楚辞》开创了女性描写的新纪元,并为后世女性形象的描写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任紫菡 《黑河学刊》2012,(8):68-69,89
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努力沟通中西、融会中西的学者并不在少数,但却很少去关注深层次的中西会通,关注中西异同背后相通的文学规律,这样就难免造成生搬硬套所带来的失误和偏差;而钱钟书的《谈艺录》则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将研究对象放在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进行审视,真正地发掘出了中外文论中的契合之处进而"打通",抉发出了人类文化话语背后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化境"。  相似文献   

6.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7.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19世纪杰出的美国作家,他的《论自助》是一部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的作品。《论自助》体现出爱默生的"自信"、"独立"、"个性"思想,"自信"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内容。研究和分析他的这些思想,可以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勰《文心雕龙》包含了丰富的修辞学理论,体大论宏,体系完整。文章从语言因素、修辞的作用和原则、文体和语言风格、字句篇章、修辞手法等五方面解读这一巨著的修辞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连晚报》的前身是《棒棰岛周报》,《棒棰岛周报》的前身是1984年出刊十期的《大连日报·文体专刊》。这两个"前身",是当时在大连市委支持下,在大连日报编委会领导下,由郭东斌同志主持创办的。这是大连报业发展史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历史性动作。  相似文献   

10.
历史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文艺创作领域"历史文学"的繁荣增殖和世界范围内文学批评理论的普遍的"历史转向"以及新历史主义的崛起,都将文学的历史性问题推到了文艺理论批评的前台。但是形式主义只承认文学形式发展的历史性,是一种本质主义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把文学的历史性静态化、简单化、单一化,只抓住了历史的某一点,而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过程性、动态性、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成文法典的编纂和公布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同时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法经》和《十二铜表法》是古代中西方成文法典的经典代表,在各自民族的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二者在产生路径、立法目的、价值取向、体例结构和法律文化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解读了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该作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声和表现主义文学的非凡之作。卡夫卡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将令人震怖的事实貌似漫不经心地讲述,正是冷峻的表达形式和惊惧的思想感情间形成"和谐的拗怒",这种巨大的张力增强了文学叙事的真实性也加深了悲剧意蕴。《变形记》深刻揭示了"人的异化"主题,并延续了"死亡"主题。在卡夫卡笔下,这个世界就是一座坟。  相似文献   

13.
沈文凡先生的《唐代韵文研究》从探讨唐代韵文的独异特质、演变规律与轨迹,揭示唐代韵文的艺术风貌,挖掘唐代韵文的主题思想等多方面展开. 《唐代韵文研究》分为两编,即题材论——思想内容与文化史研究和艺术论——文体风格与美学风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沈先生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引入了“矩形符号”等西方批评理论.书中研究资料的爬梳整理,彰显了作者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文献辑考的基础上, 《唐代韵文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唐代韵文的思想内容、形式技巧、艺术手法,并延伸到了地位和影响等方面,使整个研究过程更具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农学史上的绚丽的瑰宝,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农学著作。该书系统总结了北魏及其以前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所积累的农学知识及农业生产技术,是一部集大成的、总结性的、体系宏大完整的农学巨著,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此,文章以《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业思想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以后现代农业的生态转向为出发点,分析了《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的合理内核,阐述了《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年建立并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和统计的主要检索工具。近年来,"唯SCI论"的学术评价取向在我国医学界乃至学术界的出现,导致我国发表SCI论文数量急剧增加,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目前,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文件《关于规范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规范学术评价导向。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唯SCI论"评价体系对国内医疗领域的影响,并对今后医院管理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卓炯同志新著《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下简称《再论》)。198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收进了从六十年代初至1981年的论文30篇。这是卓炯化了二十多年的心血,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开拓性研究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卓炯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并对生动丰富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收进《再论》的从1982年至1985年初发表的文章46篇。《再论》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迷商品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共有七篇文章,探讨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经济范畴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及《资本论》体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资本论》的一般性就是商品经济学体系,这对于  相似文献   

17.
解构主义文学阅读与批评理念以独特的文本阅读观颠覆人们对语言与表达、书写与阅读、语言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观念。美国版的解构主义—"耶鲁学派"的阅读与批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德里达的文学观和文本观在阅读经验层面的具体运作,开拓了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阐释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学位论文属"学术研究"性质和"学术论文"的范畴。因此,要弄清"学术"、"学术研究"、"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科学涵义,学术论文与理论宣传文章和工作总结的区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准是"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一个问题"。毛泽东《论持久战》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都可堪称为高水准的"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一个问题"的学术论文或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5月23日开始,一个名叫王纪平的人接二连三地抛出长文,大谈工商行政管理与网络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工商报》、《北京青年报》、《电脑商报》不时刊出他大块大块的文章。特别是他的《论工商行政管理进军网络经济》系列论文,篇篇都是整版的篇幅,宏论滔滔,放胆横议。从“初论”、“再论”、“三论”、“四论”一口气写到“七论”,眼下仍无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语言学家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里奇(G.N.Leech)和肖特(M.H.Short)合著的Stylein Fiction(《小说文体论》)自第1版1981年问世以来在语言学界有庞大的读者群,成为欧美高等院校英语文学文体学专业必读教科书。该书的缩写SIF已经成为此书的昵称,在学术会上被许多学者这样称呼,这个现象也是不多见的。著名语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