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一 《经营者》2005,(10):75-77
华晨系“四大金刚”之一的吴小安已于日前向该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辞职函,提出辞去董事会董事长及董事职务,及其受该公司派遣所担任的公司附属公司所有职务。这个消息引发了外界关于“最后一个‘四大金刚’将要淡出华晨系”的猜测。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4,(5):74-75
吴小安取代仰融,与华晨中国控股和申华控股第一大股东深圳正国被辽宁及沈阳收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吴仕逵 《英才》2004,(10):76-76
现在的车市上,华晨宝马推出的新车获得成功,金融贷款计划也如火如荼。然而一年前,当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吴小安的双手才握在—起,宣布宝马将在中国制造时,就有汽车专家泼冷水:“华晨与宝马合资协议的背后只是一个宝马组装厂的诞生,意义不能高估。”协议规定:合作期为15年、注册资本到2005年达到4.5亿欧元,双方股东各持有公司50%的股份,年产目标3万辆。  相似文献   

4.
动态     
《经营者》2005,(9):20-21
<正>德国第三大银行CEO卷入洗钱丑闻德国第三大银行——商业银行被证实,该行首席执行官彼得·米勒因涉嫌与俄罗斯电信企业大规模的洗钱活动,已被检察机关立案调查。德国商业银行在声明中表示,米勒已经遭到检察机关调查,此案涉及金额高达1.21亿美元。华晨汽车再现高层人事震动华晨金杯汽车刚刚上任半年多的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池冶被宣布调离,其职位由杨波接替。人事更迭不断的华晨汽车在清洗出局“四大金刚”、董事长杨宝善突然退休之后,其人事变动并没有完全结束。  相似文献   

5.
蔺晓刚是“华晨汽车”的拯救者还是出售“华晨汽车"的代理人?中华轿车似乎总是与它的旧主人无缘。三年前,仰融出走,中华轿车第一代上市;自那起两年半后,中华轿车的改进版——尊驰问世,苏强等华晨第二任经营管理层黯然退场。2004年12月15日,与尊驰同时在北京亮相的是五天前刚刚接替苏强就任华展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蔺晓刚,有关“新华晨”的概念是他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日。寒冬。沈阳大雾三日。 “四年前,我来华晨(上任),也是这样的天气。”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谈起了天气,皱了皱眉头。  相似文献   

7.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6):50-51
《中国企业家》:对于现在的华晨,你抱有一种怎样的心态?仰融:从1991年合资到2002年我走,我为这个企业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看到现在的华晨,我心里如有五味,很不是味道。作为创始人,我不可能看到华晨亏损心里高兴。华晨走了一个人,三年如此衰败,我是有责任的,起码我没有去培养继承者,早期没有一个人才培养计划,现在一个突发事件就使企业衰败。但你说我40多岁就培养接班人,我是不是太牛了?  相似文献   

8.
金杯海狮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集团”)是2002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以汽车整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汽车后市场业务为主体,涉及新能源等行业。是我国汽车工业民族自主品牌的主力军,“金杯”是华晨汽车所拥有的两大自主品牌之一。金杯轻客产品市场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  相似文献   

9.
张刚  杨柳 《英才》2008,(2):48-55
尽管最初被业界称为“门外汉”。尽管最初是“稀里糊涂”地来到华晨,尽管来华晨时甚至不知道创始人仰融,但在过去2年中,曾是政府官员的祁玉民,还是将这家沉疴中的企业拉出了泥潭。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英才》2008,(3)
华晨新旧两条路从降价到碰撞门事件、再到整车销售突破30万辆,门外汉祁玉民把华晨一步一个脚印带到了今天。正如文中的判断,祁玉民没有什么秘诀。在做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波三折的华晨、宝马合资进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华晨向媒体证实,公司与德国宝马公司合资生产宝马系列汽车事宜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报批过程中,“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未来几周内会有结果出来。”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华晨汽车整车销售突破30万辆大关,实现整车销售300369辆,并一举扭亏为盈,提前全面完成第一个“翻番”目标。按照华晨的战略规划,到2010年将启动第二个“翻番”目标:实现整车销售6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打造成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研制基地。  相似文献   

13.
6月1日,广州证券交易所。午后初息,吴海峰坐在交易所椅子上,紧盯全盘绿色的股市图,眼睛充满血丝。窗外,大雨倾盆。吴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投资的6只股票如此狼狈。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市值蒸发25万元。“这是我的全部家产。”吴摇头。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5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晨汽车)董事会宣布,撤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的美国存托股票(ADS),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上市先驱”,在经历了从亏损到辉煌再到亏损的曲折过程后,成为中国第一家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退市先驱”。  相似文献   

15.
近日,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再次质疑新能源车“弯道超车论”,并直斥新能源车市场存在作秀与炒作。他表示,华晨对传统动力系统的研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推出,实现了优秀的节能减排效果,这个成果对企业来说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通达审计事务所向“希望工程”捐款38万元[王春良报道]:江西省通达审计事务所创立三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心、信任和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通达”人的发展没有忘记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1996年5月9日,该所所长吴少华把凝聚了...  相似文献   

17.
意外官司     
《中国企业家》2005,(12):12-12
华晨汽车董事长辞职;浏阳花炮众高层辞职;鞍钢新轧更换总经理;南京菲亚特总经理退休;“方便面之父”退休;保险“教皇”挥别保险帝国。  相似文献   

18.
当仰融的造车路线无法被延续和继承,苏强等人亦没有付出全部心力来独辟蹊径“知变则胜,守常则败。”2001年年底,苏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知变”是仰融在《孙子兵法》中悟出的座右铭,也是他最欣赏仰融的地方。那时苏强已经追随仰融近十年,担任上海申华控股总裁、纽约、香港两地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BA,1114.HK,以下简称“华  相似文献   

19.
就像他6.2英尺的高大身材一样,吴作栋是一位不可小瞧的人物。三年前我在新加坡采访李光耀时,就问过李光耀对新一代领导人有何评论?他先称赞他们“没有畏缩不前”,后来又补充道:“这些年轻人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来使新加坡获得成功。”我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采访“这些年轻人”中的核心人物吴作栋。  相似文献   

20.
一家在14年历史中资产迅速做大的中国汽车公司,一个平空而起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它的命运在第11个年头上发生了急速的转折。当华晨汽车的品牌打造动力由创始人仰融转移到地方政府后,华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后续开发、品牌吸引力均呈逐年衰减趋势。何以至此?现在,华晨的接力棒已传到以蔺晓刚、刘志刚为首的华晨第三拨经营者手上,他们能否扭转乾坤,让企业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得到重生,人们难以断言。华晨悲歌,仍然不知将止于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