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经历了由生产—技术—科学;又由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演变过程。如果说在19世纪以前人类经历的是从生产—技术—科学的漫长的摸索认识世界的过程,那么19世纪以后,人类则进入了以科学—技术—生产的用科学技术直接改造世界的过程。19世纪到当代,时间不长,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腾飞,其奥秘之一就是19世纪后出现把科技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的科  相似文献   

2.
<正>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年 5月 ,他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强调 ,必须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一、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障碍。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成果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是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的前提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力量。自然科学的每一个重大突破 ,都为人类提供更完整的世界图景 ,为科学世界观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滋养与论据。而哲学社会科学也直接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先进的…  相似文献   

4.
十二大报告将科学与教育列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国策,这必将成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契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其含义是,科学和技术上的成果被应用、合并于生产过程中,引起生产力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发展变化,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①本文拟着重考察科学技术如何使生产力要素发生变化,以认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世界是合作与发展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和平共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国际技术贸易在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一、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技术贸易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商品的交换深度、广度和方式均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形成的国际分工也是由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过去依据相对稳定的技术和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和信息等  相似文献   

6.
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职业道德的影响●武晋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科学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智慧结晶,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目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实践,它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任何真...  相似文献   

7.
刘明珍 《生产力研究》2006,1(5):67-68,78
传统观念对生产力功能的认识存在错误定位。现代和未来生产力具有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四种功能,其中保护自然的功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产生的一种新功能,是生产力功能扩展、完善和增强的产物。只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才能形成完善而强大的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高技术带动着经济迅猛向前发展,并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推动着军事、政治及外交迅速向前发展。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中,现实的生产力和现实的暴力推动着这场革命。可以预见,推动者又必将在革命中受到改造,成为新的生产力和新的暴力。因此,世界各国要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改造现实的生产力和现实的暴力,就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作出历史的选择:不愿落后就必须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9.
<正> 处于知识形态的科学成果,从潜在的生产力转为直接生产力,必须通过生产中推广应用来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当前,我国的企业集团,为数不少,发展很快,通过优势互补,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而科学技术进步,增强了企业的动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集团成为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和希望所在。一、技术进步与企业集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中几个概念的理解(一)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1.认为不包括社会科学。“就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实质和意义而言,我认为其主要表现,就在于加速科学技术用于生产领域,变为直接的第一生产力的过程。这里所指的科技不是一般泛指,而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并取得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内。当马克思谈到这个问题时,并没有专指自然科学,而是说‘一般社会知识’、‘一般智力’,这当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3.“‘科技进步’一般是指科学技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展深化和为满足人们以及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我们在应用‘科技进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看,包括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和生产关系演变两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的飞跃是推动其它变革的物质基础,具有第一性作用。科技革命则是生产力飞跃的起点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鉴于国内对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系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分析,本文则拟借鉴舆卡姆剃刀方法,通过“简单的抽象要素”分析,仅探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几种主要机制的功能,谓之科技革命效应。一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首次效应,表现为它通过自身强烈的渗透作用,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行根本改造,促使生产力实现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大幅度提高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转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毛泽东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有着深刻认识的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 ;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智慧的基础上 ,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著名论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之所以能够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敏锐把握“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个客观趋势 ,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技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不断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 ,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倡导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倡导科学精神不仅要“脱贫” ,而且要“脱愚”。科学作为对客观物质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作为从实践中获得的以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 ,它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首先 ,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它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技术、现代社会生产力乃是现实的、物化的科学知识。邓小平总结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 ,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结论。其次 ,科学不仅通过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就其实质而言,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功能,改造世界又可以分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社会两项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涛 《新经济》2014,(11):126-128
生产力是人类具有的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生产力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着自然界中其它一切物质和能量所没有的结构、因素、性质和规律等等。它还具有着与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即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取代的知识体系。研究、认识和应用生产力科学,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论科学技术>正式面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同志近十年来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不仅在我国跨世纪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完成科教兴国伟业、实现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江泽民同志<论科学技术>,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等重要思想和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比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前进了一大步,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问题是要对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进行全面地、科学地、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笔者通过学习和讨论,深深体会到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并非只是指科学技术本身,也并非指一般的科学技术,而是阐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西欧经济一体化迅疾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为此,深刻认识和认真分析西欧经济区域化的问题,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对于形成我国区域经济的科学格局,加强区域经济内部的联令,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一、西欧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我们的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在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虽然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也使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新一代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凸显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制造业着力发展新型数字化生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力,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