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规定要把21世纪头20年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公民生存权利及其他权利的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现状出发。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预计需要20年时间。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这两大差距又集中表现在我国的最不发达地区——西部农村。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西部农村就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西部农村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遇到比东部和中部农村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民收入、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是构成影响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田玉明 《时代经贸》2009,(10):128-128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快速,成就斐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难点在农村,而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对我国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颖 《时代经贸》2010,(16):218-219
近年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显著提高,但各省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较大。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但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层次低、管理分散、资金筹措不足、与城市社会保障差距大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後的原因,提出明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定位、实施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目标与途径,并对如何加强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中部地区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农村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关心群众生活、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农村低保状况.并就改进农村低保工作提出研究对策.邢台市社科联、邢台学院联合组成课题组于2008年七八月份深入巨鹿县、邢台县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提出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所要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并根据现有耕地和农村人口及劳动力的数量,提出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所必须转移的劳动力;接着分析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及其对实现上述目标的制约作用;进而通过对各种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阐明农地私有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最后,讨论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霞 《经济师》2009,(12):185-185,189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尽快推广,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黄勇 《时代经贸》2014,(4):177-177,18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工作方针,把“广覆盖”调整为“金覆盖”,要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各地社会保障部门更加重视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江苏省盱眙县位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收入和参保意识均偏低,盱眙县积极创新举措,2013年社保新增参保人数和基金征收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文通过对盱眙县扩面举措的探析,以期对欠发达地区社保扩面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严正 《发展研究》2009,(4):104-10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我国东部率先改革开放、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率先发达起来的地区,既有责任,也有条件率先为农村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许多地方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问题。因此,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成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改善民生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工作重心。十八大论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民生成就,并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善民生是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改善民生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民生诉求,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三个方面着手来改善民生,进而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说明安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完善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根据国家的安排部署,河北省在原来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工作,为实现人人老有所养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我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内容,我党力求实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目标.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较大的关系.想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满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就必须要形成较为全面的视角,以公共服务管理的统筹,在制度、政策、财政、人员和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建设.从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障的更多福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得贫困地区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这将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历史性机遇。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诸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税收返还测算方法不尽科学等问题;加快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将公共服务效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等,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显著提高,但各省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较大.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的实施,持有利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概况的了解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欣  黄艳萍 《经济论坛》2005,(14):106-10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实际上农村社会保障仅仅局限于民政部门的优抚、五保户、救济、扶贫、赈灾等属于社会救助的较小范围之内,大多数急需得到社会帮助的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显得极不协调,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我们急需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