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姆逊作为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学阐释理论处于其整个学术思想的转折点.詹姆逊试图实现对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超越,构建其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阐释新模式.詹姆逊的新模式有两大基本原则叙事和阐释相统一的原则和形式辩证法的原则.他旨在把文本、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
以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分支——空间叙事理论为指导,以纳博科夫的后现代空间意识为出发点,对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进行重新梳理,探讨其后现代空间叙事特征. 《洛丽塔》中空间叙事结构和空间叙事语言的运用以及独特的读者感知与文本共建手法,使其成为空间立体化的后现代文本.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心理治疗在认识论、知识观和自我观等方面与现代心理治疗都有明显的差异,是对现代心理治疗的反叛和超越.后现代心理治疗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出发,把自我视为关系的创造物,把语言作为自我的关注点,认为心理问题不是自我功能的失调,而是无法通过叙事理解生活的意义.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一种平等共生的语言活动,其任务是帮助来访者重新构建生活的"故事",完成一个更实用的"叙事".  相似文献   

4.
马龙锋 《理论观察》2013,(11):97-98
后现代电影美学嬗变的背后是哲学思潮的转捩,从这一维度考察,后现代艺术、电影虽然纷杂但自有其文化逻辑,在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能寻找到其所发生的必然依据.由古希腊哲学所确立的西方式思维范式的本质特点即主客二分,这种思维方式长于对外在之物的把握而失于对虚灵存在的深切体悟.所以面对现代以来对虚无的遭遇,西方文化产生了一种集体焦虑状态,体现在电影美学上则是荒诞成为新的审美类型.反逻辑、反情节、反深度的后现代主义电影通过碎片化的叙事、虚无化的主体、平面化的主题,通过各种声画语言的先锋实验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是利奥塔把"post-modernity"一词引入了法国的学术界,从而引起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他怀疑现代性的元叙事并认为元叙事的合法性已经动摇,因此提出了人类必须通过一些包括民主政治和文化多样性以及承载异议这样一些手段来完成人类解放的宏伟蓝图,以此而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利奥塔的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再书写,目的就在于提醒我们避免去犯历史以前所发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异军突起,现代女性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引导女性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从颠覆性的解构主义那里获得了消除男性中心思维模式的理论武器,试图达到摧毁现存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地位的目的;同时对女性主义进行了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7.
论后现代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西方后现代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在探索当代西方企业组织和管理进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及理论走向的基础上,折射出当代西方管理理论裂变的征兆,并以不同态度、方式寻求解决管理理论发展的矛盾.因此,了解、研究这一理论思潮是很有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后现代组织概念强调组织是过程性的演化体系 ,是指事物朝着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织结构方向演化的过程体系。后现代组织概念的新图景是探究当代西方企业组织进化的新特征、新矛盾及其理论走向 ,折射出当代西方组织管理理论裂变的征兆 ,并以不同态度、方式寻求解决组织理论发展矛盾的新途径。因此 ,了解、研究这些新图景是很有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对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而现代西方思潮和后现代思潮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这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本文认为对这三者进行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詹晓丽 《魅力中国》2011,(20):197-19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股泛文化思潮,其影响不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也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观有着截然不同的新型教育现。在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和要求。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现代课程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我们高中生就非常爱看文学期刊,现代小说等。那时候老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没有太多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期刊、小说只是简单阅读而已,没有过多深入的思考。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以往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很多的不同,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会接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学和影视既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又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巨大差异性,常常使人们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仿佛天生似的,文学与影视无比纠结,然而许多影视创作都是从文学获得了灵感,文学与电影在时间空间上的表现力,语言结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使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教育学的出现,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建构奠定了教育学的基础。后现代教育学与后现代哲学文化思潮一致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对教育现代性的结构与后现代的建构。由此,以西方传统音乐学和传统教育学为基础的现代音乐教育学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论述了文化大众化的形成及其与后现代文化的关联。认为文化大众化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西方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文化发展自推力的产物。大众文化又与后现代文化有着密切的互文关系,这是源于后现代性具有与现代性完全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思潮渊源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文化思潮是西方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不同形式的后现代话语汇聚而成的文化运动,其生成的基础是现代历史进程中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以及启蒙思想内在的缺陷。后现代话语在形式上的反理性之下,既表现出对现代理性的激烈批判,也蕴涵着对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标管理的后现代管理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管理理论是德鲁克的"招牌菜",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认为,目标管理理论凸显了当代管理理论的众多悖论和尖锐性,以及我们对于管理主体和管理权力意义的相反回应--重新审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重新认识和评价目标管理所包含的后现代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文学乃至整个现代文学,都与弥漫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一种焦虑有关.五四文学先驱者大胆借鉴西方文学营养,以形式实验和观念创新作为其克服现代性焦虑、实现现代性想象的途径.把现代性问题引入研究视野,对五四文学现代性精神进行分析,就可以进一步把握五四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情绪.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被看作是改善政府治理效果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举措.虽然参与式民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但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政府治理更加强调对话与服务,而不是单纯的回应和管理,以通往“后现代”公共行政.公共行政话语理论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公共行政理论看作是一种“语言”,强调“想象”和“直觉”的重要性,为公民参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路径.因此,在“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下对公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从而走向民主化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9.
路旭  刘青 《特区经济》2010,(11):13-15
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是近期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其中对特区内外差异性的处理是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若干具有参考价值的后现代城市理念,从后现代视角出发提出以一种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容纳多元的城市文化,保护自然基底、城市文脉、历史传统三方面的空间元素,重构城市空间逻辑。  相似文献   

20.
睡美人的童话故事家喻户晓,《沉睡魔咒》是由迪士尼动画出品的,它一改以往动画中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故事,从摩尔王国守护仙女玛琳菲森的角度重新讲述睡美人的故事,体现了后现代叙事对传统童话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