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诸葛亮打破常规思维的一种冒险举动。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从不冒险。但街亭失守后,出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司马懿带领15万大军,兵临西城,而当时诸葛亮身边,已无一员大将,老弱残兵,不过2000多人。如何渡过难关?从不冒险的诸葛亮在此特殊情况下,冒了一个大险:城门大开,诸葛亮则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结果司马懿疑有伏兵,退兵而去。这里诸葛亮采取的就是“超常规思维”,遵循的就是“例外原则”。假如当初诸葛亮不采取这种非常之策,纵令他有天大本事,也无法避免兵败城破的危险。而司马懿之所以失败。恐怕还是他受了常规思维的消极影响,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用老经验处理新事情,结果上了大当。  相似文献   

2.
彭婧 《乡镇论坛》2009,(3):36-36
一切故事从1995年4月20日开始。25岁的谢莉遇见32岁的余勇,他是个体户,生意失败债台高筑,正值穷困潦倒时,她却从人人羡慕的医院辞职.义无反顾地跟了他.“现在我们都一样,都是没工作的人了。”——只因她怕他自卑。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十赌九输”“久赌必输”。赌场中能赚钱的永远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但知道其中奥秘的人未必很多。在揭秘之前,要先说明一个概念,关于“大数法则”,因为有了它,很多的心理就出现了,在博彩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大数中的那个幸运儿,在冒险中,每个人都趋向于给自己留下后路。以防万一.  相似文献   

4.
街亭失守,使诸葛孔明屡出祁山北伐魏国的军事行动最终归于失败,蜀国统一中原的希望化为泡影。千古名相诸葛亮不得不挥泪将马谡就地正法,斩首示众,自己也官降三级,以谢国人。诸葛亮此举作为执法如山、赏罚分明的经典,历来为史学家津津乐道。然而,笔者最近查阅了《三国志》等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街亭之役,马谡固然有失有罪,但同样孔明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这里有一个用人失察的问题,是失败的根子所在。马谡,字幼常,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他立了专传,可见他的“知名度’是不低的。马谡的祖籍为湖北省宜城,与其兄马良一样,…  相似文献   

5.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昔日的封建王朝不断改朝换代?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人心!从社会心理角度说,即所谓“人心思变”。我们发现所有的成功变革都是人心思变的结果,而失败的变革恰恰是没有抓住人心,而变革本身却不一定是错误的。比如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后人都说它好,但是在那个时代的人可能说他简直是胡闹,变革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希特勒的纳粹思想可以说是遗臭万年,但是当年他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迷倒了成千上万的听众,让他一呼百应,追随者众。  相似文献   

6.
说“怕”     
清人纪晓岚有一句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怕’字。”他的这个“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含义不同。邪恶面前退却让步,危难之际畏缩不前……这类“怕”令人不悄一顾。纪晓岚作为一位著名的学问家,他的“怕”字包含一种做人的清醒和理智,其内核就是两个字“自律”。 “怕”的反面是“不怕”,什么都不怕的人十之有九是失败的人。原山东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投公司的估计,10家投入资金的公司中,大约4到5家会失败,3到4家会平稳存在,1到2家会上市并有高回报(获利10倍、100倍)。但往往能带领公司成功的人,常常是以前的成功者。在美国,这些人有个专属名词叫“连续创业者”(serial entrepreneur)。  相似文献   

8.
关于和尚和水的故事,相信尽人皆知,耳熟能详。不管是一个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还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都离不开一件事——“挑水”。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挑水自己吃,没办法,只好疲于奔命;两个人的时候,虽说是抬水吃,但断不会少了“少水吃”的时候;若是再多一个人,任何两个人抬水第三个人都会闲着,这时问题就来了,谁都想做那个闲人,自然,出现“没水吃”的现象不足为怪了。人皆有“私心”,只是多少不同而已。试想一下,如果上面三个和尚都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又会如何?相信,无论是“疲于挑水”,或是“少水吃”,抑或是“没水吃”的现象都将不复存…  相似文献   

9.
从诸葛亮斩马谡想到的刘治平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作为执法如山的一个历史典范,被人们一直传颂至今。其实,在这个故事中,更值得今人传颂和难能可贵的,还是诸葛亮在失街亭后因错用马谡而主动上书要求“自贬三等”的品格。对照诸葛亮主动承担责任的高姿态,不禁使人联想...  相似文献   

10.
领导的科学决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人事决策,尤为重要。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记得诸葛亮任用马谡镇守街亭,致使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兵进长安”的战略计划彻底失败的故事。那么,这次失败是怎样造成的,原因在哪里呢?用诸葛亮的话说是“用人不当”。马谡熟读兵书,  相似文献   

11.
执行是近一段时间经理人和企业家们议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初听起来,企业的执行问题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问题,但实际上企业的执行力问题首先是企业的高层和企业家们的问题。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通常我们会认为是诸葛亮有一个英明的决策,让马谡去守街亭,而他没有很好的去执行,才导致失败。但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是诸葛亮的决策失败,他只做对了应该做什么样的事的决策,而做错了应该派什么样的人去执行的决策。同样的道理,企业家在把执行不力的责任往下推的时候,往往他们抱怨的是他的下属无法圆满地执行他的决策,却没有…  相似文献   

12.
枭雄陨落     
宋江?胡雪岩?还是张作霖?其实,黄光裕也一度是个自卑的农村孩子,只不过,最后自卑演变成了自负,无知最后发展成了无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失败”的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缨 《中外管理》2007,(8):92-94
商业,就本质而言,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对企业家来说,失败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这是一件让人遗憾,但不可耻的事情。我一直在寻找中国企业失败的基因。我称之为“中国式失败”。——吴晓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企业有两个“上帝”好孔令尚“用户(顾客)是上帝”,这是几乎所有企业的共同口号,也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山东日照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说,他们有两个“上帝”,一个是用户,另一个是职工。笔者为这种观点叫好。在决定企业盈亏、胜败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  相似文献   

15.
《大众标准化》2011,(7):29-29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6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7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6个人的意见唇,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6个幕僚们仍然不能一致认同林肯的意见,但林肯坚持“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完全赞成,但我要宣布:...  相似文献   

16.
念青 《中外管理》2004,(2):70-71
成功的信息化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信息化各有各的原因。而成败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人的作用。要做一个好的CIO,“真诚”与“真情”必不可少。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1月开始上线ERP以来,库存周转率上升了4倍,订单周期和设计周期各缩短50%。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南京高齿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咨询专家组成员、第二届中国优秀CIO候选人安建军,从中窥得一个优秀CIO的成功基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信息》2012,(8):47-47
在某一次卡耐基训练班上,卡耐基先生给学员出了一个题目.就是谈“成功之道”。一开始,学员们谈起“勤奋”、“坚持”、“进取心”,都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卡耐基给学员们一个建议,要他们找出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是成功人士,一个是失败人士,用他们的故事来谈“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8.
闫石 《成功之路》2012,(8):18-18
所谓“小聪明”并非真的聪明,所以“小聪明”具有贬意,被加上引号。在生活中,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并不鲜见,几乎在哪里都能见到。事实证明,经常耍“小聪明”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红楼梦》书中的名言“聪明反被聪明误”指的就是这种“小聪明”。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往往总是低估了别人的智商,这一点是最不可取的,也是一个人失败的原...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有生命的,也会生老病死。如何来把握企业发展的规律,自查、自诊、自治,使企业长寿,这是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富贵病”便是企业成长中最危险的疾病。1 企业产生“富贵病”的病因 “富贵病”大多产生于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年销售额不足亿元的民营企业是能人治厂时代,一般都是一人兼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多职,单枪匹马,驰骋疆场,一个人说了算,直线指挥。人是忙了点,但企业日子还很好过。而年销售额上亿元以后,很多企业倒下了,原因是企业大了,事情多了,厂长一个人管不过来了,但厂长一人…  相似文献   

20.
叶威 《东南置业》2014,(12):3-3
每每说到家,没有人不会向往与眷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它从来都是让人意犹未尽。家,每个人都有权利为它注释,有时是因为一间屋,有时是缘起一个人,有时甚至只是因为那一口家乡的味道,就让人“归心似箭”。如果说一定要为家找一个“落脚地”,那么这要让多少人爱恨交加。谈论“买不买房”、“买房了吗”,似乎成为了中国人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人们茶余饭后说不厌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