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涛 《魅力中国》2010,(3):339-339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身体的延伸,“地球村”等媒介概念,力图从媒介本身来透视人、人类社会、人的生活、交往方式和人类生存环境。这种从媒介出发来透视“世界”的研究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讲,具有了哲学“本体论”意蕴的哲学思考方式,本文试图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2.
薛颖 《魅力中国》2010,(32):3-3
大众媒介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社会系统中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度。社会环境的改变在不断地作用于媒介发展,既在宏观层面上制约着媒介的整体发展水平,又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制约着媒介传播的实施。而随着媒介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影响范围也空前扩大。本文将从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传媒革新带来的影响及传媒发展对社会变革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着手,对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谢梦 《魅力中国》2010,(3):280-280
作为社会文化的分支,电视媒介文化给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卷席之下,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电视媒体从其生存发展状态到社会文化现状再到整个精神再生产,很大程度上因此而发生变异。故本文立足于政治、社会和文化整体转型的关键。对当前消费语境下电视媒介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期能够对我国电视媒体文化的决策、电视文化品位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以务农为本的农民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农民在中国社会的声音极其微弱,社会为农民呐喊的声音也远远不够,在大众媒体上基本处于失语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有多个视角,但在媒体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其深层经济原因是农民在媒介失语的关键。因为媒介表达语言权是媒介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源,而经济弱势则是农民失去媒介表达话语权的根本原因,因此,作为公共传媒的媒体应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社会责任保持平衡,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论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的独特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呈现出的独特景观:媒介外生态表现为社会、自然环境优越的特色;媒介内生态表现为刻本众多、以白话小说刊刻为主的特色,媒介新生态表现为受众需求支配下的通俗化选择与社会影响的负面效应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赵淼 《魅力中国》2014,(5):299-299
“拟态环境”是媒介呈献给受众的媒介现实环境,在信息社会中,区域媒介形象越来越成为真实的区域现状的替代品,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建构主要理论来源有议程设置功能、作为市场的受众与受众的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建构良好的区域媒介形象,需把握好传播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论大众媒介的品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品牌是品牌类型的一种。简单地说,媒介品牌是媒介产品的品牌,是能为受众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或观看收听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或节目。如《南方周末》、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节目;媒介品牌也指生产某种媒介产品的传媒单位,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凤凰卫视、《体坛周报》的社等。品牌是媒介最具魅力的无形资产,也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利器。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有些商品牌如昙花一现,很快被市场淘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媒介品牌维护不当。  相似文献   

8.
胡莎 《魅力中国》2011,(15):367-368
目前,“大众媒介的低俗化”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大众媒介发展速度越快,取悦受众的低俗化现象越来越凸显。本文从大众媒介低俗化的突出现象、原因和整治方面进行浅析,从整体上来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介的社会主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公益活动对于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得到认同,新闻媒介的公益活动逐渐走向了理性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道路,媒介的现代公益活动表现出活动策划与策划报道相配合,以情动人,唤起社会关爱,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提高影响力、塑造媒体品牌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沈洁 《魅力中国》2011,(8):245-245
社会建构着男女两性行为的差别,而大众媒介是建构社会的主要力量,该文章以电视节目《天下女人》为倒,分析了电视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及提出了媒体应该承担男女平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刘芮希 《魅力中国》2014,(15):78-78
现代社会中,媒介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具有潜在的、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力和建构力的社会组织。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代媒介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社会性剐来源于社会文化建构,大众媒介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和地住,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同时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本文以女性电视频道节目为分析对象,剖析女性电视节目中的“男权女色”现象,并建议以社会性别意识平等的角度进行干预,改变“消费女色”现状,使之更多地成为彰显女性魅力.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陈孝柱 《魅力中国》2013,(26):49-49
随着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传播理念的传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会大众与媒介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烈《南方用末〉2007至2012年的相关报道为个案,以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艾滋病人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3.
韩卫娟 《黑河学刊》2010,(1):141-143
品牌消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消费现象之一。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看品牌消费,从自我认同理论来看品牌消费的深层原因,培养理论看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在现代消费社会,品牌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成功地解决了现代社会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加上品牌制专业的传播技巧,在这样推与拉的作用力之下,品牌的威力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4.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技术的变革密切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媒介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反之媒介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媒介产生发展的历程;探讨了媒介的本质:即不论媒介在现在或是将来会对整个社会及人类发展起到何种功能与作用,它的本质仍然是工具而已;探讨了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认为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来看,媒介的形态与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6.
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媒介形态,还推动了媒介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作为一种技术赋能,媒体协同治理经历了从舆论监督型治理、协商对话型治理、开放考评型治理的线性逻辑到融媒体非线性逻辑的演进逻辑。融媒体以一种工具形式内嵌于社会治理活动中,促成社会治理主体以媒介为中心结成复杂的依赖关系;而媒介也得以介入到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中,并最终实现以“治理媒介化”为目标的媒介技术与治理靶向的深度耦合。  相似文献   

17.
孙武 《理论观察》2008,(6):111-112
网络媒体也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网络媒体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和非专业的媒介组织并存,又具有自身特点:无限性、灵活性、互动性、综合性;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18.
李昕睿 《黑河学刊》2012,(12):32-32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传媒化阶段”以及大众传媒的形成和发展,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文化研究领域中新的文化形态和研究热点。从表面上来看,媒介文化引起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使文化批判的焦点发生了转移,实际上,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而言,由于电子传媒所带来的媒介文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同时,它也改变了内在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节目创新是一个值得广播人思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方秋玲 《魅力中国》2014,(16):286-286
近段时间,“切糕”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新疆人形象的讨论。本文通过系统抽样对“新疆人”新闻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对新疆人媒介形象存在妖魔化现象。文章旨在分析新疆人媒介形象形成偏差的原因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为新疆人媒介形象的提升提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