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资料、研究手段等因素制约,传统地质研究模式难以满足油藏开发后期滚动目标寻找的需求。探索复杂断块油藏老区地质描述新模式,对于提高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地质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指导剩余潜力挖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原油田黄河南外围低品位油藏属于低渗复杂-极复杂断块油藏,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928.51× 104t,动用地质储量1222.1×104t,地质采出程度2.87%,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仅为7.56%、3.67%,开发动用效果较差.如何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级的开发难题,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单位的管理者与科研人员重新研究确立开发思路和工作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动用状况评价工作,大规模推广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后期实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油藏地质师油藏开发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在油气开发中起着关键和支配地位,没有油藏地质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油田开发,并且如果对油藏地质情况缺乏了解,也会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所以,在油田开发之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弄清楚油藏地质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油气田开发,确保开发工作的合理有效进行.本文通过对油藏地质的基本要素分析,介绍了我国油藏地质研究方法的具体现状,倡导我国应采取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油藏基础地质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埕海二区为多个受岩性、构造双重控制的中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组成,该区储量规模大、含油层系多,储层分布复杂.为确保产能建设顺利实施,结合地质新认识,制定出一系列与该油田地质特点相适应的开发方针,精细储层研究,优化产能井黄金轨迹,一井多目标、产能评价一体化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埕海二区的开发实践对于类似油田开发调整不乏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对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复杂断块油藏因地质情况特殊,开发效果不甚理想。在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油田群进行分析后发现,内部断层发育,含油层系较多,隐蔽性较强,故而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精细油藏描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辽河油区低速油田为例,讨论了文献中提出的3种低速油田筛选标准,提出了油藏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的低速油田筛选标准,有助于动态分析和掌握低速油田状况,正确认识开发阶段和开发效果,且排除了一些因采出程度高而形成的“低速”区块,更加符合油田实际。依据该标准筛选出辽河油区低速油田58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占辽河油区己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的22.2%,占动用地质储量的28.8%。又根据造成油田低速的主要原因分为5类:物性(低渗)低速、岩性低速、油性低速、构造(复杂断块)低速和其他原因低速。不同类型低速油田需要确定相应的开发技术、经济界限。  相似文献   

8.
孙鹏勃 《化工管理》2016,(12):59-59
目前随着A12块的深入开发,油藏已进入开发后期,表现出综合含水高、采油速度低的特征,产量形势比较严峻,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油藏埋深大,地面情况复杂,深斜井较多,多采用机械式抽油机采油,偏磨问题十分严重,对油藏工艺管理配套技术应用及管理进行调研,合理协调和管理采油项目工程,提升油田的管理能力以及作业能力,从而提升油田整体的工作效率,推进实现了采油工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使采油工艺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油田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由于稠油底水油藏中油水粘度相差大,如果采用直井开发,生产压差小导致低产,加大生产压差又会导致底水的快速锥进,油井很快水淹,使得多数稠油底水油藏的开发处于停滞状态;若利用水平井的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的优点,可有效避免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能,并从根本上解决此类油藏的开发难题。本文以大港孔店油田孔102断块为例,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的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认为水平井开采此类油藏具有优势,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先导实验井孔H1井的成功实施为该断块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同类难采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9-6断块位于黄骅坳陷小集构造带,属于小集油田自1984年投入开发以来后,由于受储层发育、断块复杂破碎以及储层低渗注采困难等因素影响,长期处于低速开发的状态,断块开发效果很差。根本的原因是注采井网适应性差。如何客观认识油藏真貌,采取与油藏相适应的开采方式,提高断块开发效果,成为提高开发水平的关键。为此开展了综合调整技术研究,通过小井距加密、完善注采井网,实现了断块开发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魏315井区位于魏岗油田四区Ⅴ断块的北部,被断层所夹持。通过对该区块的构造、井网控制及水驱控制状况认真细致的分析,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为进一步提高该区块的井网控制程度及水驱控制程度,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部署油水井6口。这些实践丰富了断块油田注采调整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处于注水开发后期的断块油藏采收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企业一定需要了解关于油藏地质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油田开发工作,为油田的开发提供可行的对策,对于油田的开发对策,是采油方案的核心部分,是油藏整体开发指标的重要保障,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关的油田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开发对策来合理的制定工程方案,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以某油田为例,介绍了该油藏的地质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的工程人员带来帮助,提升我国石油开采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贾志伟 《化工管理》2022,(24):72-74
文章以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水驱规律,以此准确提升水驱效果、增强采收率,并采用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控水稳油治理对策,确保采出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将含水上升率控制在标准数值以下,进一步促进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A油田为复杂河流相断块油藏,以3.5%以上采油速度实现连续稳产高效开发。油田注水开发多年,油井出现自然递减逐渐增加,部分井含水大幅上升,同时由于河流相非均质性影响,尤其受地震资料及测试资料少限制,油藏潜力认识不清,调整挖潜难度大,导致稳产难度加大。本文对于受资料限制油藏认识程度不够区域,探索用流压与产量压降试井法、油藏工程方法、数模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落实储量潜力。通过研究,量化了油藏潜力及分布,明确稳产挖潜方向,为下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法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港中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经过4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研究对地震资料再处理,建立构造和储层模型,针对港中油田低阻油藏和水淹特征,进行测井二次解释,滩坝砂体开展内部构型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深化了老油田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路线,为重建井网结构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夏509断块沙三下油藏属常规低渗透油藏,本文针对断块特点及存在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并指导断块改善开发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河油区勘探程度越来越高,新发现资源的难度逐渐增大,支撑千万吨稳产规模缺乏充足的资源基础,难动用储量评价部署工作日趋重要。复杂断块油藏是难动用油藏的一种重要类型,选取荣85块典型难动用油藏,针对制约油藏开发动用的主要因素,开展精细解释落实构造,预测储层分布,分析成藏因素,建立了整体研究、控制要因、重点评价、开发动用4个层次的二次评价工作,推动了荣兴屯油田难动用储量二次评价进度,为油田产量结构调整提供支撑,对辽河其他难动用油藏的二次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稠油油藏进行常规注水开发后,地下流体分布日趋复杂,开采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准确掌握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的开发调整和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常规注水开发稠油油藏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为同类油田开发调整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65-30断块沙三中油藏是一个受构造及岩性双重作用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该区块属于滑塌浊积岩,被强烈的构造活动改造后,地层的沉积规律、储层分布认识难度非常大。通过应用复杂断块浊积岩地层对比技术、复杂断块精细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及地震属性储层识别技术,对区块的沉积规律有更加明确的掌握,为滚动井部署及开发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成熟探区复杂断块油藏越来越隐蔽,但是,通过滚动勘探思路不断创新、评价技术不断提升,老油田该类油藏的滚动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滚动勘探思路上,通过"全员滚动"、"图件拼接"来寻找更加隐蔽的矛盾点、潜力点;评价技术方法上,首先开展精细地层对比统层,利用跨区块的骨架剖面实现全区的统层一致性。其次根据断层形成机理,建立不同构造带断层组合样式,在断层样式的指导下开展层位及断层逐道精细解释。最后地球物理手段验证提高断层及层位解释的合理性及准确性。最终,形成了一套针对老油田复杂断块油藏高效滚动勘探的技术流程,有效地指导了老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滚动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