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该文基于贝叶斯随机波动模型的四种形武,对次贷危机期间中美股指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分析,并且利用模型的DIC值比较其优劣.实证结果表明:次贷危机背景下,中美股市存在很明显的杠杆效应,SV-T和SV-MT分别很好地模拟了中美两个股市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3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中国CPI数据,本文构建ARIMA(12,1,0)-GARCH(1,1)-M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定量测度,同时实证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呈现显著的动态单向的正相关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引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4.
5.
无赔款优待系统是车险定价中的基本工具。在实务中,只有当发生的损失较大时,投保人才提出索赔,此时损失由保险人承担,但索赔可能会导致未来保费的上升。当发生的损失较小(或没有损失时),投保人不提出索赔,此时损失由投保人承担,无索赔可能会导致未来保费的下降。因此存在损失临界值(称为隐含免赔额),使得投保人未来各年度保费和自行承担损失的现值最小。最优索赔策略等价于各个保费等级对应的损失临界值。最后,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后的有关数据,分别在损失额服从指数分布和伽马分布的假设下,计算出各保费等级的隐含免赔额,并定量分析在指数分布假设下不同贴现率对隐含免赔额和无索赔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长寿风险研究领域的基础,死亡率预测近些年获得快速发展,诸多模型的提出使得历史数据的信息得以最大程度的挖掘,但也带来了模型不确定问题。本文对现有的死亡率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提出其中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并针对死亡率预测的模型不确定问题,引入了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该方法以贝叶斯后验概率为权重,综合考虑“一揽子”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并根据它们预测吻合程度进行加权,最终给出死亡率预测结果,结论表明,不但在理论上表现出超过单一模型的优势,也在实践中超过了任何一个单一模型。本文还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死亡率预测结果和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7.
长寿风险的准确度量是年金长寿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际意义。通过利用贝叶斯MCMC(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统筹死亡率预测的Lee-Carter模型和利率预测的CIR模型,将长寿风险的度量转化成长寿期权的定价问题,考查了年金中长寿风险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MCMC抽样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年金中的长寿风险与预测年份和年金持有人年龄成正向关系,其在年金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金持有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的终身生存年金中长寿风险的占比高达10.11%;同时长寿风险与利率成反向关系,当前的低利率环境将会给年金发行人造成更高的长寿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 MCMC方法对单个基金收益率进行 GARCH 建模,以及对投资组合权重进行后验模拟.进一步结合时变Copula理论计算基金投资组合的 VaR,与基于极大似然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时变Copula的 VaR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度量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人口死亡率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实际和传统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两阶段方法存在的误差累积问题,本文采用贝叶斯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来预测我国人口死亡率。通过WinBUGS编程,文章在一体化框架下一次性给出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未来死亡率的预测值。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贝叶斯方法不仅有效减少了数据质量问题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参数估计的稳健性,而且有效克服了参数估计和预测分开进行的弊端,在BIC值和残差项方差等模型选择标准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Structural exchange rate models explain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movements in dollar exchange rate. Recent empirical work has focused on the failure to account for nonlinearities in the data generating mechanism, as an explanation of this bad performance. Here two bivariate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models for the spot and forward exchange rat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first model the regim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log difference of the two rates; in the second one the regimes are driven by the forward spot no-arbitrage condition. These processes are able to capture the ‘swing’ behaviour observed in the exchange rate market. Finally the forecasting ability of the models for the dollar/DM exchange rate is evaluated by stochastic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基于传统非套补利率平价理论,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引入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然后以2006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沟通频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总体影响、不同沟通渠道以及口头沟通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和不同货币政策取向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书面沟通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沟通;(3)口头沟通中行长沟通与他人沟通相比更有效;(4)口头沟通中关于货币政策取向沟通的效果优于宏观经济展望;(5)宽松意图沟通的效果优于紧缩意图。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在汇率的预期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汇率平稳波动;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发展口头沟通,并重视宽松意图沟通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多元随机波动模型检视亚洲五个主要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报酬关系与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五地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皆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现货动态相关系数和波动持续系数均高,显示现货市场具有聚类的现象。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和共同波动因子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波动关系是同时受到共同信息发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扭曲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产生通货膨胀社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经济活动以及货币政策规则之间的关系能为货币当局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并探讨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通货膨胀:外部冲击抑或货币超发——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的实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央银行应当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设置合适的通胀目标,以此引导和管理通胀预期。现阶段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有所提高,适度提高通胀目标能减少频繁的目标偏离,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4.5%左右和[2%,6%]可以作为现阶段通胀目标值和目标区间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Jim Gatheral 《Quantitative Finance》2013,13(7):749-759
Starting from a no-dynamic-arbitrage principle that imposes that trading costs should be non-negative on average and a simple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market prices, we demonstrat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 of the market impact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average response of the market price to traded quantity and the function that describes the decay of market impact.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the widely assumed exponential decay of market impact is compatible only with linear market impact. We derive various inequalities relating the typical shape of the observed market impact function to the decay of market impact, noting that, empirically, these inequalities are typically close to being equalities.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不规则"联动汇率与股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述2000年以来的对汇率与股价关系研究的代表性文章,认为即便两者之间存在"不规则"性,但还是可以从"不规则"中寻找出相对规律。这就需要模型设定约束条件。不仅要考虑经济体(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的开放度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而且还考虑汇率波动(风险贴水)与股市涨跌(引起货币需求变化)各自为对方扮演的角色(时间段上)。由于两个市场定价的内生性使得现在的理论模型都处于"过渡性"。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汇率的货币主义分析法与跨期国际资产定价模型的融合。在实证分析方面如何突破协整以及向量自回归之类的框框有待新的非线性工具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S. Dyrting 《Quantitative Finance》2013,13(6):663-676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are a popular technique for pricing American options. Since their introduction to finance by Brennan and Schwartz their use has spread from vanilla calls and puts on one stock to path-dependent and exotic options on multiple assets. Despite the breadth of the problems they have been applied to, and the increased sophistication of some of the newer techniques, most approaches to pricing equity options have not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issues of unbounded computational domains and diverg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this article it is shown that these two problems are related and can be overcome using multiple grids. This new technique allows options to be priced for all values of the underlying, and is illustrated using standard put options and the call on the maximum of two stocks. For the latter contract, I also derive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symptotic continuation region in terms of a one-dimensional option pricing problem, and give analytic formulae for the perpetual cas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