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建设绿色矿山,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实行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导致山体景观、植被系统、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制约了矿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的矿业发展道路成为当前矿政工作的核心内容。文章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分析了当前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矿山绿色发展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工作思路、措施及目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生产单位在完成矿产开发后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本文以同心县某煤矿恢复治理工程为例,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效果,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也不断增大,这不仅会造成地质环境破坏,也会危害周边生态环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构建生态环境体系,加强地质监测和人员管理,以修复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证矿山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矿山开采后不进行治理会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问题,会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安全威胁。文章先对矿山废弃地的形态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矿山地质环境重建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望龙 《魅力中国》2014,(14):348-348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引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煤矿开采深度和采空区相应也大,致使地层应力失去平衡,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或岩爆等灾害;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频度、强度及灾害损失均呈显著上升态势,对灾害的全面预防和彻底治理已是刻不容缓。应尽快完善资源开发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法规建设,使资源开发和灾害监管有法可依。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矿山环境与灾害源的监管与治理力度,防止新的隐患发生。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露天开采矿山容易形成高陡岩质边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做好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已然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充分了解治理地区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本文结合高陡岩质边坡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手段,进而探讨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潼关小秦岭金矿区由于无序开采、乱采滥挖等原因,导致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问题。为治理潼关小秦岭金矿区矿山污染,解决废渣压占土地、河道淤塞、塌岸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潼关实施了矿区地质环境生态治理示范工程。该区生态修复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任务,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修建道路、恢复林地耕地等工程措施,将土地工程与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修复有机结合,构建新的生态系统;通过应用多重隔离新技术,修筑"格宾石笼挡墙"和"格栅坝",阻止下覆重金属向上迁移,有效减灾并降低矿渣型泥石流的发生;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垃圾、放射性物质降到最低,为农业、建设用地等提供了干净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王丽 《西部大开发》2011,(3):172-172,174
由于多年无序过度的开采,使海拉尔北山及周边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居民生活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何恢复治理该矿区的地质环境,本文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苗岭矿产资源丰富,多年来,开发利用存在点多面广、规模小、水平不高等问题,带来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本文结合贵州省苗岭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分析历史遗留矿山造成的生态问题,明确矿山治理思路,提出目标任务与治理措施,评价工程效益,以改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正宁县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及黏土矿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县内共有29个砖瓦黏土矿,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另外,县内仅有1个在建煤矿,容易造成泥石流,加剧水污染,影响农业生产。正宁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轻微的矿山有1个,严重的矿山有28个,较严重的有1个,对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本次调查成果对编制县级和市级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地质环境恢复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综合性的修复工程。本文从废弃矿山地质状况入手,探讨其恢复治理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矿山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入手,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补偿的含义,建议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规划中应强调矿山生态环境规划;矿山环境恢复应有资金保证;清洁生产的税收优惠等.  相似文献   

13.
一、矿山环境地质现状 矿山环境地质指矿区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山建设和采选过程中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总称.  相似文献   

14.
正白银市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依托境内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炭等矿产资源而建立起来的工矿业城市,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矿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各类地质环境日趋突出,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近年来,白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早谋划,积极争取财政部和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迈入矿产资源消耗快速增长时期,在矿产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生态环境形势却异常严峻,矿山生产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也陷入困境之中,环境整治进度缓慢,甚至出现停顿状态。文章分析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制定突破现有困境的对策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其矿山地质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对于甘肃省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释甘肃省矿山地质灾害特征,综合分析了甘肃省矿山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矿山环境治理相关法规和措施,提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它们会破坏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矿山开采和开采人员的身体健康。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将测绘技术与监测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矿山地质监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本文研究了测绘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控中的应用,以提高矿山监测的实时性,从而做出准确的预判,最大限度降低矿区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8.
矿山开采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环境地质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科学的对策。在研究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治理的过程中,笔者也考虑到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后果,从维护生态协调的角度,完善对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英 《当代陕西》2011,(10):57-58
如何破解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的难题,最大程度地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当代陕西》就此及有关问题专程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方面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徐友宁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往往是多个单项工程的综合和统一。为了更加全面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达到环境及效益最佳,需要将各单项工程协调统一,成为综合治理工程。本文探讨了矿山和尾矿(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