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Q油田目前处于特高含水期,提液生产是油田增产挖潜的主要措施手段。通过对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率定义及理论公式变形推导,明确油田递减率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油田生产实际,进行不同水驱类型油藏在扩容后提液、未提液及不同提液幅度下的油井含水上升幅度统计分析,确定渤海Q油田不同水驱类型及提液幅度下含水上升及产量递减影响因素,以此为指导开展扩容后提液井优选,取得良好增产效果。通过对比近年油田实际生产和自然递减率变化情况,预测了油田后期自然递减率变化,提高了油田配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进入中后开采期,高含水、低产液油井数量逐年递增,平均单井产量降幅逐年增大。通过调研测试发现,目前油田在用的各类单井计量技术对低产液油井计量还存在液量计量准确度低;低产液井串接混输,无法实现单井量油。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而油田从未对低产液油井的计量进行过针对性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又对其进行了改进。测试数据表明,该装置将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减小至5%以内,并满足了实际检测符合率≥91.7%。  相似文献   

3.
移动式油井原油产量计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一种小型化高效分离、自动连续稳定运行、准确度高、撬装式移动方便的油气水三相计量装置,实现对油田油井产量(液量、油量、气量)的准确计量。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目前高含水油井、低产液油井、混串油井、低气量油井、间歇油井的产量计量问题,还可以对油田在用计量装置进行校验,提高在用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油田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常规柱塞抽油泵已成为采油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高含砂、高含水、高温蒸气稠油开采、注聚合物开采及强腐蚀的介质环境和井况差等因素影响,柱塞泵井平均免修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不到30d就需要检泵,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分析柱塞式抽油泵的失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高抽油泵效,提高油井开采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塞油田在低、中高含水期油井计量的不同特点.对数字化计量技术在安塞油田单井、井组和井站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安塞油田计量技术向仪表化、自动化、数字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油井采出液自动取样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采出液含水率的测量是油田开发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目前油井采出液人工取样存在的含水率波动大、取样代表性差、取样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油井采出液自动取样器。该取样器通过加大单剖面斜度或多孔道式取样头,增大了取样剖面,提高了取样代表性,防残液回流装置保证了油井采出液取样的真实性。现场试验表明,该取样器取样稳定性好,含水波动基本在2%左右,比人工取样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油井真实含水。  相似文献   

7.
大庆外围油田多数进入高含水期,大部分地面流程都已经适度的简化,而液量计量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计量时效性和准确性均很差,为了更好的解决抽油机井计量问题,庆葡油田试验了"功图法"液量计量技术,并经过试验20井次,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保证了85%以上的油井计量误差小于10%,掌握了单井产液量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油田,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气量逐渐减少,压液面越来越困难,延长了油井的计量周期,降低了油井计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另外,还存在分离器常数标定不准、低产液井计量间隔周期长、计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采油井站自动控制计量系统,提高了量油速度,缩短了量油周期,便于井站员工发现油井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潜山变质岩油藏的生产特征复杂,以鸭儿峡油田志留系为例对该类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开发过程中高产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累积产油量高、持续时间长,低产井生产状态不稳定,注水初期油井见效明显,油藏含水变化复杂。油井转注、分层酸化压裂、卡水和深抽提液措施实施后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显示出良好的开发效果,为后期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YD油井远程在线计量优化分析系统的原理及功能,通过在延长油田的应用,解决了西区采油厂油井管理、产液量计量的难题。保证油井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处理,以确保油井长期稳定运行,减少巡井费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油井液量计量准确度,从而可以逐步取代油井传统的计量方式,开创延长油田油井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是1993年投入开发的边底水常规稠油油藏,是辽河油田公司实践"二次开发"新理念的试验区块之一。在开发过程中部分井受油藏油水黏度比较大、边底水活跃及蒸汽吞吐开发影响,致使油井含水上升较快,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螺杆泵采油技术具有耐稠、抗砂卡、节能、便于管理及维修的特点,生产过程排液稳定,可以保护油层、降低含水,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概述 为解决大庆油田高含水期油井计量问题,自1989年以来,我局对已建的计量站进行了技术改造,共计改造和新建密度法油井两相计量站1000余座。这项技术的推广实施,使大庆油田的油井计量技术水平实现了仪表化、自动化和微机化,为油田稳油控水的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高了油井生产管理水平。 密度法油井计量技术的核心是应用密度计测量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与传统的油井两相分离器相配套,再配用微机实现油井分离器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实现油井的油、气、水产量计量。  相似文献   

13.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大多数油井综合含水较高,油井举升方式主要采用抽油机、电动潜油泵,存在能耗高、设备老化、参数不合理等现象,通过应用现有成熟技术优化举升方式,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注水强度的不断增大,齐家北油田次生孔隙发育区见水井数日益增加,运用周期注水延长油井低含水采油期势在必行。在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周期注水的原理,从各种影响因素出发,对齐家北油田次生孔隙发育区周期注水适合性进行了评价,同时确定了周期注水参数。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稳油控水的良好效果,有效的延长了油井见水时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油井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问题,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不同油井含水经济极限模型,井据此将油井分为A、B、C、D四类井。同时,运用单因素影响分析法,反算油井可承受的最低油价、最低开井时率及最高单井年操作成本,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井功图法量液技术在马厂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YD油井远程监控、液量自动计量及分析优化系统的原理及功能,通过在马厂油田的应用,产液量计量误差小于10%的油井占全部油井的90%以上,产液量波动较大的油井计量准确度明显提高,并能有效地反映油井动态变化,从而可以逐步取代油井传统的计量方式,开创马厂油田管理与地面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取样及室内蒸馏法多种方法实验,对油井采出液含水测量存在的误差问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样品静置时间的长短对油井采出液总含水无影响;延长样品的搅拌时间、增大蒸馏样重量及提高蒸馏温度,能更准确的测定出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主要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为维持原油产量,各油田均已大面积采取增加注水、注蒸汽的措施提高油井产量,致使油井采出原油含水率迅速上升;同时,近年来随着采油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采油助剂的大量应用也使得原油,特别是稠油的采出液组份变的更加复杂,稠油的高效快速破乳已经成为影响采油成本、原油质量、产量和控制油田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黄沙坨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具有油井产量递减较大、油井含水上升快的开采特征,为了黄沙坨油田长期稳产,本次研究以黄沙坨油田近几年措施的14口井实施效果为基础,根据黄沙坨油田地质条件,把黄沙坨油田平面上分为三大类,对应不同的储层特性,提出对应的措施,为黄沙坨下步措施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20.
油井出水是采油生产中难以避免的状况。同时,国内老油田也普遍开始进入高含水阶段,这给油田的稳产和高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充分的认识油井出水的各种原因,就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文章通过分析油井出水的主要原因,提出准确判断出水层位的有效方法,可以为油井的水层封堵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指导实际生产,达到提高水驱采收率和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