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弱凝胶是通过低浓度的聚合物以及交联剂形成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交联体系.弱凝胶体系成胶时间主要受聚合物与交联剂浓度比,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配置水碳酸钠含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室研究探究碳酸钠浓度对延长有机铬体系交联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添加剂用量5.5%的条件下研制了一种有机铬交联剂。用模拟盐水对所研制交联剂进行性能评价:在1 000mg/L的聚合物溶液中,当交联剂用量为50~100mg/L时,凝胶体系成胶相对延缓,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聚合物浓度在600~2 000mg/L范围时,凝胶体系在60℃条件下存放90天黏度没有明显下降;40℃时聚合物的最低成胶浓度为200mg/L,60℃时聚合物的最低成胶浓度为600mg/L;实验条件下凝胶的成胶时间与温度成一定的幂方程关系,随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由河南油田分公司承担的“聚合物交联微凝胶体系驱油技术”在北京通过了股份公司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这项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微凝胶体系驱油技术的原理是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少量化学添加剂,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提高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和耐温抗盐性能,以达到降低聚合物用量,改善聚合物驱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扩大其应用范围的一种新技术。该项目于2001年12月初步形成了微凝胶驱技术(即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技术),包括交联剂优选及生产技术、微凝胶驱配方筛选与优化技术、微凝胶驱跟踪分析及效果评价技术等6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2-{[(十二烷基)硫代甲酰基]硫烷基}丙酸(RAFT-1),并作为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用于丙烯酸丁酯和双丙酮丙烯酰胺等单体的可控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具有一定聚合度的两亲型嵌段聚合物(RAFT-2)。制备的两亲型聚合物在水中通过胶束化作用可形成稳定、粒径分布较窄的乳状液,并通过引入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得到一种具备自交联特性的树脂体系。随着水分的蒸发,树脂体系发生交联反应,最终形成坚韧而透明的交联薄膜。这种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水及耐溶剂性,并具有一定的黏性,可用于胶黏剂及水性油墨的制备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针对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矿化度高、油层非均质严重、平面矛盾突出、水驱效果变差,油藏不具备常规聚合物驱的基本条件,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新型高分子量抗温耐盐聚合物-交联凝胶体系基础配方,并将其与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流体进行了配伍性研究,在室内开展了凝胶调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凝胶体系对该油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蒸馏水配制恒聚聚合物母液,不同含量的离子溶液稀释恒聚聚合物母液后的粘度变化,研究油田污水中的常规离子Na~+、Ca~(2+)、Mg~(2+)、S~(2-)、Fe~(2+)对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对比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为60%时各离子需要达到的浓度,得出污水中常规离子对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顺序是Fe~(2+)>S~(2-)>Mg~(2+)>Ca~(2+)>Na~+,同时考虑胜利油田化学驱单元污水中的离子含量,确定影响恒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Fe~(2+)和Na~+,要提高恒聚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需要考虑除去Fe~(2+)和抑制Na~+对聚合物分子的卷曲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测定凝胶调驱井采出液中的聚合物浓度,利用定氮法分别绘制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凝胶的标准曲线,结合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检测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标准曲线进行优选。随机抽取大庆油田某采油厂凝胶试验区16口采油井,分别利用定氮法与淀粉-碘化镉法检测采出液的聚合物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拟合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凝胶采出液中聚合物浓度的检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包装印刷油墨制造和包装印刷过程中,加加减减的“技术堆砌法”和通常在油墨配方设计上采用的“特性粘度法”(称取一定量的聚合物,溶解于具有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测定其特性粘度,所得最大的特性粘度的体系即认为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等于该体系的溶解度参数值)和“平衡溶胀法”(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放于具有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溶剂中进行溶胀,当达到平衡后,测其溶胀度,得其最大溶胀度的体系,所对应的溶剂体系的溶解度参数即为该高聚物的溶解度参数),这两种是目前用于确定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度参数比较简…  相似文献   

9.
水一油的流度比可以根据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来改善,通过降低驱替相指数,加大波及系数,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为了加强驱油效果,减少开发成本,很多机构都在研究相应的方法使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达到稳定或增加它的粘度。有很多的方面可以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产生影响,对于一般的聚合物来说,主要因素有分子量、水解度、溶剂、浓度、温度、矿化度、搅拌速度和热、氧等。而温度、矿化度、搅拌速度和热、氧等主要影响一些特定的聚合物。文章主要对影响聚合物粘度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研究过后,主要对有机硼交联剂ABE-30进行合成,利用核磁氢谱、核磁硼谱和红外光谱对ABE-30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推测产物具有团簇配位化学结构,研究了ABE-30交联剂和瓜胶溶液的交联性能,并详细的研究了交联体系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最终的结论能够发现与传统硼酸钠交联剂相比,交联剂ABE-30能有效地与低浓度的鸟嘌呤胶粘剂交联,交联系统有着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剪性能,在今后的运用中有很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偏二氯乙烯(VDC)、二乙烯基苯(DVB)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单体,以实验室自制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RAFT试剂作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常规间歇乳液聚合方法制得具有不同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稳定聚合物乳液。通过TEM、红外光谱仪对聚合物乳液进行了乳胶粒形态和结构测试。通过颗粒度和Zeta电位测试仪研究了乳化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4-乙烯基吡啶的用量和单体浓度对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乳液具有较高的ζ电位,粒径分布窄,粒径大小可以在40~300nm范围内调整。该乳液聚合方法对合成含吡啶基团的聚合物乳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石油开采到了中后期,为了达到更高的增产效果,经常采用聚合物驱的方法进行驱油,主要是依据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降低了油水的流动比,从而加大了驱替物的波及体积,减少了采出液含水量的上升速度,进而加大原油的采收率。当油田的采收液进展到高含水阶段时,随着油污水的排量大幅提高,使得清水逐渐供应不足。因此,急需采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这种问题,在使用新的注聚工艺(利用由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对采油的污水进行稀释)时,由于污水当中含有的很多离子对聚合物的粘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具有还原性的Fe2+,该离子会大大降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文章利用模拟矿化水实验研究Fe2+的降黏机理,以及其在不同浓度时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对含有Fe2+的污水中,配制出适当降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驱替溶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分注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层间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但是存在分注层数少,井下工具易堵塞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与应用了新型棱形杆偏心配注器,该配注器与其他分注技术相比,在满足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损失与达到一定压降的条件下,解决了配注芯易堵问题,测试资料的可用性方面有所改进,实现了精确注聚,提高了聚合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为水相、环己烷为油相、Span80和Op-10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出了一种具有体积膨胀功能的调剖剂-聚合物微球。研究了油/水质量比、乳化剂用量、单体总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引发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微球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在模拟注入水中15天(60℃),膨胀15倍,在模拟地层水中15天(60℃),膨胀11倍。  相似文献   

15.
凝胶是油田上常用的堵水调剖剂。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凝胶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方法,包括成胶时间、成胶率、体系粘度、屈服应力、封堵强度、通过岩心的注入性和封堵性,并说明了对于非均质油层凝胶还具有选择性封堵的特性。这些凝胶性能评价的方法,可为油田技术工作者在科学研究或现场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流变测量学的相关方法对多元络合交联聚合物凝胶进行流变特性的评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通过实验测定多元络合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的表观黏度、流动曲线、复合动态黏度、模量特征曲线以及蠕变-回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和主剂浓度的增大,凝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弹性增强、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及复合动态黏度增大,形变恢复性能越好;进一步证实了流变测量学的相关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凝胶体系的注入性能、成胶性能以及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油田尤其是渗透率比较低的油田,其油藏特征决定了其在开发时普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油井改造,使用比较密集的井网,这就导致了大量油田压裂废水的产生。油田压裂废水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原油细菌以及难以生化降解的固体悬浮物与高分子聚合物等,具有化学需氧量高、粘度高的特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本篇论文主要对油田压裂废水处理试验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区块中注入聚合开采的油层,前后进入了注入聚合物开采的后期以及在注入聚合物开采结束后的在进行注水驱替原油时期,为达到目的区块注入聚合物开采油田达到高产稳定增产增效的目标,研究注入聚合物驱开采油层的注入聚合物的技术界限等参数;并在目的区块研究模拟的基础上,对注入聚合物驱油的油层从注入聚合物的注入周期、注入粘度以及注入强度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聚驱开发的不断扩展,聚驱产量对保证稳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合物母液外输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注入站配注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在北III五聚合物配制站2010年9月15日投产以来,在聚合物配制过程中,从分散、熟化、转输过滤等工艺环节及对母液输送质量,通过数据及现场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全文主要对二大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一、对配制工艺、设备对配制母液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分析总结出了对聚合物母液粘度有直接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以这些影响因素为攻关对象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的使用使配制站中的聚合物母液的粘度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为注入站提供符合地质方案要求的聚合物母液。  相似文献   

20.
吴海宁 《化工管理》2015,(4):167-168
聚合物凝胶类堵剂被广泛应用各大油田调剖堵水作业,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因油田的长期注水开发、冲刷,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特大孔道,导致油井含水上升甚至水淹,发生严重的水窜现象。而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凝胶类堵剂普遍存在强度偏低,稳定性差的问题,难于适用存有特大孔道、水窜严重的油藏调剖作业。因此,通过室内摸索实验研究,开发出一种高强度聚合物凝胶堵剂。应用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官109-1断块家45-13井,对油井家45-15方向的严重水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水井家45-13的正常注水生产,注水压力由调前的日注50m3、压力14.5MPa,提高到调后的日注50m3、压力17Mpa,井组日增油3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