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巧兰 《江南论坛》2009,(12):15-16
自2005年7月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小幅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外贸易,而出口企业首当其冲。在面临出口利润减少、汇率风险增大等等压力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如何应付,本文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已由过去单纯的计算工具逐步转变为重要的经济杠杆。汇率的制定和调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经过三次调整,人民币汇率已由1981年的100美元兑153元人民币逐步下调到1986年的370元人民币,实际对外贬值58.6%,其下调比例之高、对经济的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效应,对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吴腾华 《经济管理》2007,(18):89-92
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人民于汇率管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为人民币汇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操作技巧和技术支持。创新和发展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管理效率和外汇资源配置效率。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变近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快速发展4个时期;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创新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管理技术、弹性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应由“原始型、初级型、封闭型、粗放型、僵化型”向“现代型、市场型、开放型、集约型、创新型”转变。同时,针对人民币汇率管理技术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还要注意发展策略的选择,如培育有效的外汇专场主体.加强汇率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汇率生态环境,培养金融技术人才等。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2001年数据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1994年为基期,计算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自1994年以来总体上呈升值态势,但实际汇率升值幅度远大于名义汇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方向相反,实际汇率呈贬值趋势,体现出国内外价格水平对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段建荣 《时代经贸》2007,5(1X):127-128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熹  李冰洋 《时代经贸》2006,4(12):26-26,28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采,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汇率变动会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贸易收支,故本文将通过引用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及计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广东省进出口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广东进出口影响不太明显这一结论,提倡应将贸易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贸易结构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的国际价格。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汇率定在1美元兑换8.70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币汇率逐步反弹,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8.277的水平,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变成了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不断增加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5年,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重大改革。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放弃与美元挂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规定现阶段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这些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波幅,使市场的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均衡模型的人民币真实汇率错位分析:1997~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并在国际政治经济大舞台上的角色日显重要,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和走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许多有志之士力主人民币不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走自己的渐进改革之路。但汇率的决定与评价的确需要正确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也需要从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中吸取经验。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1997年一季度至2005年三季度人民币的真实有效汇率,分析了其错位程度和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表现出了"U"型特征,推动其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常项目盈余导致的净对外资产余额的不断增加、FDI资本的大量流入和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人民币均衡汇率在1985年~1989年表现为高估,在1990年~2009年表现为低估。人民币均衡汇率低估具有逐渐收敛的特征,从而人民币均衡汇率继续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不仅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也要考虑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汇率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闯题。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本文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汇率的波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介绍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三大途径,提出相关对策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对物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欣欣向荣,政策的支持使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基金市场及保险市场所组成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作用已不容小觑、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货币替代论分析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面影响,以及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得出离岸人民币市场所带来的供求影响程度相当,对人民币汇率的净影响并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币汇率高估,既有改革前追求工业化目标的因素,又受国内经济改革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存在;经济增长变动对人民币汇率错位变动的效应存在。只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能避免汇率严重错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行为均衡汇率与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1992~2010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汇改之后,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但低估水平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严重低估"。随着各方对汇率敏感度的增强,今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水平将呈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美国是施压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力量,国会、政府和利益集团是施压人民币汇率的三驾马车,但他们对待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和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方式差别较明显。总体看,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形式大于实质。解决中美贸易顺差只是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表面意图,将中国打造为第二个日本、冲击中国制造业发展、争取国内利益集团政治支持和与中国进行其他利益交换,才是其实际目的。美国指责人民币汇率的三条主要依据:汇率操纵、出口补贴和出口倾销,在IMF和WTO框架下缺乏合法性。未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可能采取三大类、六小种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其效果都不会显著。应对美国对人民币的压力,自主设定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表和路径是根本策略,在此过程中要心中有数、静观其变、加强沟通,必要时要积极应诉甚至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而临贬值的预期,但是为了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人民币没有贬值。而现在随着美元汇率的不断下跌,人民币又受到了升值的压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谐两个方面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提出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一段时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颇有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会影响到中国国际地位之意。面对这种压力,中国政府在前年的“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真正的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一直坚持这种说法。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到底应该适当升值来满足国际要求,还是致力于完善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呢?本文将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利用引入新因子以来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通过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测算了逆周期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逆周期因子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但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没有显著影响。逆周期因子修正了投资者对汇率变动顺周期性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