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
3.
客户流失研究的疗伤范式难以突破“瓶颈”。本研究以预防范式作为理论起点,先后分析了客户演化、客户竞争力、客户熵和客户型企业,得出通过运用客户竞争力,客户型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负熵流,客户作为企业网络的核心部分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在多层次沟通和互动的基础上实现终生购买。客户流失从而转化成客户忠诚。  相似文献   

4.
金灵 《中外管理》2005,(8):107-108
一个公司通常会与三种客户打交道,分别是常规性客户,社交性客户和虚拟性客户,这三种客户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但对于他们的关系处理都要适时经营。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基于客户终身价值的客户细分方法。针对电信企业的客户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客户当前价值、客户潜在价值和客户忠诚度的三维电信客户细分模型;并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提出相应的保持策略,以便电信企业能够合理地配置其资源,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国内外对于回报计划实施效果的质疑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同时存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客户回报计划的概念、研究视角及实施效果,归纳总结客户回报计划研究存在的不足,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9.
企业充分认识到客户成本的重要性,真正把客户当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把提高客户成本效益作为重点。首先阐述客户成本产生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提出客户价值和客户成本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客户成本的分析,提出客户获得成本和客户保留成本的不同作用及客户保留成本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企业提高客户成本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银行业必须加强关系管理,尤其是以高端客户为重心的忠诚度管理,以提升其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客户忠诚及其价值分析入手,指出了培养高端客户忠诚感的重要性,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加强对高端客户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由于知识型客户的增多,客户控制了与供应商的关系,文章通过基于功能的客户知识分类分析,识别出客户知识在客户关系决策中的作用方式,即知识——忠诚链,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客户关系决策过程和客户知识的流动过程整合形成一个客户忠诚导向的客户知识缺口分析模型,用以分析客户知识在企业和客户之间流动时发生的沟通不畅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要仅仅只是口头上说关怀客户,仔细思考一下要取悦客户并留住他们到底具体需要怎么做;光跟踪客户满意度是不够的,你必须理解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必须将客户的忠诚度转化到利润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15.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与应用,但他们往往限于静态的考虑,文章从客户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动态地针对客户各个阶段的特征采取合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钟红红  张进智 《价值工程》2011,30(29):133-134
商业银行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保留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然后对商业银行客户保留策略综述,为银行制定客户保留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客户是企业竞争的焦点,企业客户竞争力的含义,重点论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客户定位、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组建客户型组织、获得客户忠诚等措施来获得客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亚 《企业经济》2007,(1):146-149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为网络营销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网络营销也因此成为新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在网络环境下,客户处于倾向建立一种学习型关系的强势地位。因此,树立客户资产观、重组业务流程、导入并实施客户关系管理、营造“客户至上”的企业网络文化、有效锁定客户及增强网络形象和信誉是网络营销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在于客户信息系统的构建,探讨了客户的概念及其类型,提出了客户信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客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在专业化分工之后提升一体化效率,并且在部门之间、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建立内部协同工作的有效评价机制,这和企业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有重要关系.本文以H银行总行职能部门的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为例,重点研究了三个关键问题: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的问卷如何设计、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如何组织实施、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如何分析和应用,并就如何提高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效度提出了相关建议.H银行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对于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在我国企业中做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