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阳县农村39.3万人口中有20万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10万余人,大约1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除常年有2万人在当地或本县境内从事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外,大约有8万多人可供输出,且每年呈增长趋势。1998年以来,全县年均有3万多人外出务工,累计达17.5万人次,总收入在8亿元以上。2003年尽管受“非典”影响,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金湖县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8万人,占全县人口71.7%,农村劳动力13.07万人。近年来,金湖农广校围绕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认真组织农民培训工作,收到显著效果。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新乡县目前有农村劳动力16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0万人,而且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0.4万人,而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只有6个,培训任务十分艰巨,加之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不大,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稳定性.如何有效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灌南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8年,全县有近27万农民外出务工,占全县总人口36%,就地转移近3万人.2007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现象.目前,全县返乡农民工约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11.5%,其中金融危机影响返乡1.2万人,占返乡人数的40%.对此,灌南县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县务工农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周南缘大山区,是国家贫困县。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9元。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全县农业人口64.8万人,占总人口的94%;农村劳动力34万个,占农业人口的52%;剩余劳动力14万个,占农村劳动力的41%。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是进入九十  相似文献   

6.
云县现有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至2007年底,通过多种渠道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占农村劳力的30%,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2288元的2.6倍。近年来,在全县城镇新增人口中,85%以上是打工挣钱后迁到城里定居的农村居民。全县打工能人在外地办厂当老板的有10余人,外出人员回乡创办小企业、小加工厂的有200余人。  相似文献   

7.
湖南醴陵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醴陵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有耕地面积约3.7万公顷,总人口103.23万.农业人口88.0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8.9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5.6%。近年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人户直通车、农业科技人户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一大批国家、省部级苇j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相继在醴陵开展实施.大幅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贡献率,为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2004年,玉溪农业人口171.7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7.48万人,其中:自发和有组织地转移到二、三产业24.46万人,比上年增0.45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2.75%;从事第一产业83.02万人,若按每人每年耕种2.5亩计算,玉溪农业只需65.5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7.48万人。有39个基地承担了培训任务,7个县区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当年共培训农民14000人,经培训实现就业13379人,占培训人数的95.56%。  相似文献   

9.
当涂县是安徽省有名的农业大县之一,农业人口54.5万人。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2.8万人,其就业与转移以外出务工为主,平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1万人,务工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太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人口1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8万人,非农业人口12.4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84.5万人,富余劳动力4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3.5%。从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太康县农民下回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输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虽然已成产业 ,但要将产业“化”起来 ,使其由农民个体的自发“务工”转向农民、中介、培训、信息、市场、用工部门等产业环节的一体化组织和经营 ,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本文以对三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分析为实证 ,对“输出”产业化问题作一初步研究。一、三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面临的问题三台县是传统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 ,其幅员面积 2 6 6 1平方公里 ,辖 2 2乡 4 1镇 ,全县总人口 14 8万 ,农村人口 131万 ,占全县人口总数的 86 6 %。长期以来 ,历届三台县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劳务…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市化必然伴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世纪之交的上海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市化发展正在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一、90年代发展态势 1.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趋于滞缓。 与80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迅速发展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进入90年代以来转移速度明显减缓。据统计资料,从1978年到1990年,上海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由201.4万人减  相似文献   

13.
年初召开的大理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对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了专题部署,决定在“四个结合”上下功夫,即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培训与促进转移相结合、输出地与输入地相结合、劳务输出与其它扶贫措施相结合。年内力争培训和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8万人。围绕工作目标,认真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州县两级成立了由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方面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大力支持、精心组织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蓬溪县属川中丘陵区农业县,是全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_.该县辖31个乡镇,495个村,农业人口66万人,耕地面积50.3万亩,人均耕地0.76亩.该县从2006年开始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制试点工作,经过近3年实践,到2009年2月,全县已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35个,入社农户0.53万户,成员总数1.4万人,集中农户土地面积1.3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双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农村人口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019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结论是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按199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3.48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达1.52亿人.面对上亿的剩余劳动力,仅靠增加农业投入来缓解这种压力,其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就中国的经济现状来看,这种投入非常有限.所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办法就是转移-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丰县农广校以提高农民持证比重和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大范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农民、创业农民、农业信息技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五类农民培训和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及农业专业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至今,共开展学历教育和培训农民50.7万人,架起了全县农民向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转移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7.
“包袱”变财富———实行“六个结合”,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江津市有农业人口12343万人,农村劳力74万个,富余劳力48万个。为了把劳动力资本置换为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里把农村劳动力开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统...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南江县幅员3383平方公里,全县65万人,其中,耕地面积42.35万亩,农业人口54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增幅大、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生产条件差等原因,该县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是将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个政策顺利进行有赖于农村劳动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取决于农村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此教育部们指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教育系统大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职业、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大包干开创了凤阳农村经济的新局面 凤阳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地。全县有4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3513个生产队,120877户(其中农业户100076户),55.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10万人),社会劳动力28.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劳动力25.75万人),耕地12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2.39亩,劳均占有4.6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一个“三靠县” 历史上,凤阳是全国有名的穷县。解放前十年九荒,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身背花鼓四处逃荒要饭;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长期反复折腾,农业低产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常有外流乞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