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我 觉得中国的企业家,本土的企业家,或 者说管理中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家,对此 的实际贡献不是很大。因为现在中国经 济的增长,GDP的增长被三大因素驱动, 一个是有大量的外资进入,二是有大量 的出口,第三有大量的政府投资。我们 中国企业家必须清楚地知道,中国的企 业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成长而成 长。今天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也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阶层。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形成企业家阶层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迅速增长和经济转型。 1978年以来 ,实际GDP年均增长 9 5 % ,人均收入增长了5倍 ,非国有企业产值达到GDP的6 0 %。经济出现强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开放 ,尤其是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上的开放。实际上 ,引进外资已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为什么缺乏像样的企业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家。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与开放政策导致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戏剧性的经济转型。自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平均达9.5%,人均收入增长了五倍,中国在消除贫困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据统计,非国有部门现在占约60%的GDP。促进经济超常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的日益丌放,尤其是对贸易和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的确,吸引FDI是中国开放政策的一个关键支柱。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0,(5):92-92
一季度GDP同比增11.9%,是否意味着当前经济已过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未直接回应。李晓超表示,从去年一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呈现一个季度快于一个季度的势头。对于一季度经济增速较快的原因,李晓超解释称,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刺激的结果,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他表示,去年一季度GDP增长6.2%,如果以2008年一季度为基准,近两年GDP平均增长9%,这个速度比2000年到2009年平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经济历史上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加入世贸承诺即将全面兑现的时刻.在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进入软约束的当头.在中国企业家群体成长为重要社会力量的背景下,2005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国际关注的目光;我们感受到了人口.环境问题带来的隐忧;我们看到了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变革.我们也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企业家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和企业家活动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企业家不是一种身份,一般来说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态,本质是一种“实现新组合”活动的人。其次,从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笔者回顾了企业家活动理论,并展望了企业家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圳土地稀缺,却道何般? 城市规模偏小,城市扩张受限 不久前,中央政府提出万元GDP能耗比的概念,希望藉此举打住大量消耗能源而获取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场万元GDP能耗比的战斗中,无疑深圳政府是最为积极的,一方面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为中国各城市发展树立一个新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陈宇 《人力资源》2004,(8):12-15
25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在20年内使我国的GDP增长4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两番”。为此,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7.2%。当时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人相信这是可能的。但是,去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0万亿(RMB),而1978年不到5000亿。在过去25年中,中国保持了高于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按照可比价格计算,GDP增长了8倍,今天的一个中国相当于四分之一世纪前的8个中国。这件事情肯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应当承认,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效率不高。许多问题都反映了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是体制环境问题;第二是劳动力素质问题。前者是外生性的;后者是内生性的。  相似文献   

11.
重温历史,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伴随民营经济成长的另一面是一大批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的涌现。无疑,这是我们整个企业家群体的骄傲。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世界》2007,(2):40-41
截至2004年,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比2000年多88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5826亿元,是2000年的2.6倍;块状经济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64%,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块状经济平均规模26.3亿元,是2000年的2.3倍;企业总数30.84万家,比2000年增加7.15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9065家,比2000年增加875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89家,全部企业平均规模约513万元,比2000年的253万元翻了一番;从业人员约800.4万人,是2000年的2.1倍。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成长的重要性。成长,快速地成长成为中国企业家的迫切追求。如果把一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有其成长的最适当速度;而这个最适当速度远远低于可能达到的最快成长速度。当成长过快,系统自己会以减缓成长的速度来寻求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常常会使企业因此被震垮,极其危险。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都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过程,目前速度慢了下来,规模大了起来,但各种问题却暴露出来了。有些企业管  相似文献   

14.
五月中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了一份《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调查掇告。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家数量有较大增长。与企业家人数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企业家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势单力薄到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一个特殊阶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经济发展靠市场,而市场经济的核心推动力量就是企业家。所以企业家的成长就是一个国家成长、经济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下海做企业,如今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硕士开始选择创业或经营企业。这是一种时代进步,人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率的配置和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就是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现在比较成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今后15年,中国的建设规模预计相当于10个纽约市。这要耗费大量的混凝土和钢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为什么需要耗用如此多的能源。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但其经济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1/3。  相似文献   

18.
李靖 《中外管理》2014,(2):120-120
大量企业家对儒家文化在企业中的推广,是非常感兴趣,而不是一般的感兴趣。摄用儒家文化滋养企业般的,这在中国企业中是一个趋势。2008年以来,方太一直在把儒家文化引入企业管理。现在,到方太来取经的企业家越来越多,热情也越来越高。大量企业家对儒家文化在企业中的推广,是非常感兴趣,而不是一感兴趣。儒家文化为企业"定心"为什么中国企业家有这样的兴趣?因为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核心,从人性出发给企业注入灵魂。而前提就是企业家首先要有灵魂,把儒家文化当成自己的信仰。我反对把儒家思想当做一个管理工具拿到企业里,只是觉得它管用,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相继提出了实施规模经济战*的观点,并把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那么,对于基层来说,该怎样科学、正确地实的规模经济战任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要重“质”。现在,有些企业领导对发展规模经济的认识存在着化差,以为发展规模经济执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其实,发展规模经济有着丰富的内涵。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总是与虹益的好坏联系在一起。一历说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是为了增强企业抗风里的能力,扩大经苦识松因拉重庆,而更重*的是挂着规模是怎样形成的,看规模的内容,看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注定会深刻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在过去一年中,民营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2003年GDP实现了9.1%的惊人成长,而民企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所结下的甜美果实。“民营上市企业100强”营收规模成长了16.06%,净利润成长36.6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54%,均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