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果立 《湖南房地产》2007,(12):I0001-I0001
据报道,近日通过电脑随机摇号,600余户长沙市民拥有了经济适用房的优先购买权。无独有偶,郴州市此前也首次举行廉租住房分配公开摇号仪式,向部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推出一批廉租住房。  相似文献   

2.
《山东房地产》2007,(3):15-17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努力让市民“住得上” 解决市民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具体体现。烟台市取消福利分房后.市民获取住房主要由市场调节。前几年.虽然我们建设了相当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但需求与供给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市民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关部门消息,继5月15日杭州首次经济适用房摇号后,今年第二次(杭州市第13次)公开摇号预计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此次公开摇号也是自杭州市经济适用房申购新政出台后的首次亮相。据了解,今年杭州市计划的公开发售批数是3-4次。 今年,杭州市确定了经济适用房开工15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公开销售30万平方米的目标。截至7月份,全市新开工经济适用房84.7万平方米,完成了上半年开工目标任务。同时,基于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经济适用房增量开工,今年上半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量已达80万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预计到年底,全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量将超过100万平方米。目前杭州经济适用房主要的三大供应区域是城北的北景园、三墩的安居·都市水乡和城东的九堡经济适用房区块。  相似文献   

4.
据相关部门的消息,2004年杭州市经济适用房计划新开工150万平方 米,竣工80万平方米,公开销售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分别为安居·都市水 乡(三墩)经济适用房约10万平方米,北景园小区(草荡)经济适用房约10万 平方米,九堡经济适用房约10万平方米,预计分3-4次摇号销售。 今年首批经济适用房已于5月9日至11日集中报名预登记,15日上午 9:30将在浙江世贸中心一二期之间公开摇号,摇号结果及公开选房事项将 在5月20日的《杭州日报》上公告。据了解,首批经济适用房房源将推出"北 景园"经济适用房646套。 来自今年3月份杭州市房地产工作会议上的统计,目前,杭州市共发放经 济适用房准购证5万8千余张,其中去年新发证20921张,需求面积已达400 多万平方米,历年共供应了107.3万平方米。去年是经济适用房供应量最大的 一年,但也只供应了3375套约30万平方米的房源。供应不到需求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录     
《房地产导刊》2006,(3):10-10
“多建经济适用房,让市民有便宜的房子可以买。未来5-10年,如果广州一直保持较低的城市生活成本,对发展非常有利”。——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广州城建工作会议上更指出。  相似文献   

6.
把脉“经济适用房” 记者: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议“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此提案一出,立即引发一场讨论。这名政协委员的观点是“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但现在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又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您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7.
“限价商品房”正在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日,《沆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实施细则(初稿)》等文件提交杭州市政府专题研究。文件中规定凡符合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保障对象,如果放弃申购经济适用房,可以从政府部门领取20万元的住房购物券,在规定时间内购买商品房。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凭“住房券”去相关部门兑换现金。如果市民放弃申购经济适用房,又不愿意领取住房购物券,  相似文献   

9.
据北京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总共销售经济适用房14924套,这意味着到2005年这些经济适用房表面上均有资格以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但是,是否真的如此呢?记者对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据了解,2000年销售的经济适用房一部分是预售.一部分是可以当年入住的,根据2004年5月20日出台的经济适用房上市规定.经济适用房必须“住满”5年(按产权证或契税完税凭证的时间开始计算)的才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也就是说真正能够上市的应该明显小于1万套。  相似文献   

10.
政府趋利导致经济适用房供给忽冷忽热 经济适用房是可享受政府多项土地、税收优惠的政府工程。从经济学角度讲,政府干预住宅市场的基本出发点应是对市场经济的“拾遗补缺”。但是,前几年,当住宅市场供大于求,房价较低时,一些城市政府把经济适用房作为“镗政工程”、“民心工程”,不对区域性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盲目上项目上规模,以搞运动方式兴建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1.
规则的补丁     
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是为有本地户口、经济不宽裕的“土著”建的。但在北京,现已建成的经济适用房,有多少住的却是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有多少住的却是开奔驰宝马的富人?借用今年一句流行语:相当多啊。原因很简单,外地人借北京人的户口,以北京人的名义就可以同样花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放心舒适地住经济适用房。而富人能住进经济适用房,也是狼有狼道、鼠有鼠道,自不必笔者明言。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在一片“涨升”中,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将重启经济适用房计划”。近期的两会上,楼价、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为与会代表们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黎标 《上海房地》2006,(11):37-38
发韧于东海之滨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07,(11):19-19
金九银十福州新房成交量低位徘徊,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出炉,福州公积金中心新服务大厅亮相方便市民,榕严查经适房摇号出错事件 两责任人被撤职,中国房奴梦圆五平方米“豪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30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上公示并征集意见的纠匕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中提出“探索建立经济适用房实行‘内循环’的流转模式,即经济适用房不得直接上市,由政府回购”。这在已购经济适用房的人群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在充分征集意见进行修改之后,2006年11月3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公布了正式版本的《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夫见划》)。这一版本中,有关“内循环”和“回购”的内容被“对今后新建和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探索建立包括‘内循环’在内的相关制度”所取代。但是,要对销售出去的新建经济适用房建立“内循环”制度。只能通过两条徐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09,(10):18-19
是非不断的经济适用房,最新的新闻是“昆明3000套房源造弃购”。 据调查,其原因是符合条件的市民没有支付能力(一年内交清10-15万元),银行考虑到经适房5年后才能上市以及购房户的支付能力等风险而不愿放贷。这只烫手山芋,就此让三方都陷入尴尬:需要住房且符合条件的居民买不起,开发商的投资无法收回,政府建设经济适用房的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网络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和发展,并逐渐被应用于舆论监督领域,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舆论监督渠道。虽然与以往的舆论监督方式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但也应认识到网络舆论监督所表现出的一些消极影响,从而在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一个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在立法体系上对其进行更好的完善,进而使网络舆论监督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发轫于“东海之滨”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限价商品房成遏制房价新招2006年1月8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06中国房地产新春论坛”上,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表示,2006年北京市建委将全力解决住房供应结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拟推出限价商品房。2005年是国家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最严格的一年,但宏观调控之后,京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依旧持续高涨,2005年北京全年期房价格增幅高达20.1%。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经济适用房因为一些低收入家庭买不起而备受争议,有消息显示,国家因此正在酝酿对1998年实施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动“大手术”——今后经济适用房很有可能将“以租代售”,相关的政策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后出台。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2011,(4)
植树节后的几天,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护绿”运动,系上绿丝带的梧桐树照片被市民拍摄后纷传网络。在南京,往年这个时候,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已经重新吐绿,下个月就是花期,而今年“梧桐让路地铁”事件抹杀了这道风景,民众自发性站出来维护,来了一场生势浩大的“拯救梧桐树”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