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江苏休闲观光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的新型农业业态,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启东市江海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条件优越,全市农庄、民宿、星级企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主体有83家,占地面积5.21万多亩,总资产达15.83亿元.拥有南通市级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近20个,年均开展农事节庆活动17次."华夏牡丹""寻海时光""地产三宝"等多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获得消费者青睐.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启东市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大胆探索,创新举措,集成推广各种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休闲创意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的新型农业业态,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休闲创意农业蓬勃兴起(一)从宏观看1.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农业发展到了一个自我突破的转折点。农业经济再不是单纯追求数字、追求规模的时代,对农业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以农活旅、实现共赢"的工作思路,重点发展蔬菜水果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垂钓及乡土山区特色旅游,致力打造"辽宁生态旅游第一县",初步形成了以景区为依托,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支撑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城郊都市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集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产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充分体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发展现状连云港市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对部分自然景观实施保护,上世纪九十  相似文献   

6.
<正>金山区围绕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业旅游集聚区建设,集中打造枫泾古镇文化农业休闲区、吕巷农耕文化农业休闲区、廊下郊野公园现代农业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举办草莓节、田野百花节、西甜瓜节、施泉葡萄节、蟠桃节等一系列农业节庆活动,实现"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指的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  相似文献   

8.
奉贤区大力发掘农业旅游资源,通过“接二连三”,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节庆活动。形成集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相似文献   

9.
旅游农业,也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参与农事、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的一种经营活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农业旅游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进一步推动农业功能的拓展、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旅游将成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城市农业区可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观光、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多样的休闲农业项目,本文以大庆市大同区为例,探讨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并提出应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等社区参与机制以保证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上海休闲农业的前卫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即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是以休息、消遣性农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态。它主要利用农村天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各种人文资源,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要素,主要为城市游客提供观赏、休息、娱乐、养生、农耕体验等综合性生活服务,以调剂城市人烦嚣的都市生活,享受回归自然的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2.
奉贤区积极打造菜花节、春桃节等"节庆"和绿色生态、科技创意农业旅游品牌,努力开发休闲体验功能,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充分发挥农业旅游"接二连三"功能,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主动策应双循环、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主攻农旅、品牌、种业三大经济,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旅经济"再发力".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50强,建成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2条.精心举办梨花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打响恒北品牌早酥梨系列产品.全区累计创成国家级品牌14个,省级品牌17个.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农业厅确定的5批共195个星级休闲农业点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在资源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总体可以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和乡村文化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2)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总体趋于凝聚型分布;休闲农业资源在17地市内呈高度集中分布,各地市间发展不平衡;(3)从市域尺度上看,休闲农业资源主要集中在青岛、潍坊、临沂及济宁,莱芜和淄博最少;(4)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德州西部和聊城中部是高密度区,潍坊西北和青岛东南是次密度区。(5)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受到资源禀赋条件、地方经济基础、交通区位以及客源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结合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实际,给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结论]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各地市应强调差异竞争,加强区域合作,并以"点—轴"发展理论为基础,加强点上集聚与轴的培育,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空间格局上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从吉安市休闲农业资源情况、旅游规划、主要发展模式和经营现状等方面,剖析江西省休闲农业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丰富体验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和引入"互联网+AR"技术等破瓶颈对策,探索适合吉安市的休闲农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湖南具有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较为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该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休闲农业的现状,找出了湖南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长株潭经济发展区重点发展以农业科技主题园和参与、体验性强的休闲景观群,结合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休闲农业;湘中南区重点发展丘陵生态观光农业、风景区观光农业和农耕文化休闲农业;环洞庭湖区重点发展水乡特色的农渔风光等特色体验休闲农业,建设观光、保护等于一体的湿地休闲基地;湘西山区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休闲,大力发展和挖掘民俗风情,体验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青浦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和水资源,为发展青浦农业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青浦区把农业旅游作为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上海“后花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产业功能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的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事节庆活动。截止2011年底,被命名“世博观光园”有6个,AAA级农业旅游景点1个,年接待旅游者超过100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突,破1.2亿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休闲农业活动是休闲农场发展和宣传促销的关键要素。蚕桑农场通过充分利用蚕桑的生态及人文资源,设计丰富多元的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游客对农业活动体验效益感知和满意度是休闲农场改善和提升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方法]文章研究选择浙江省湖州市德清蚕乐谷、南浔荻港渔庄两家蚕桑主题休闲农场为调查地点,通过IPA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评估农场各类休闲农业活动的重要—表现程度,以及游客参与农业活动后的体验效益情况,以此识别农场体验活动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需要改进的空间。[结果]品尝美食、生态休闲、农作体验等活动是受访者期望最高、体验表现值最高的地方,应继续保持和提升。受访者对休闲活动农业的体验效益表现在获得知识教育、融洽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3个维度,其中以获得知识教育的效益最高。不同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的受访者则具有部分显著差异。[结论]在体验活动中,美食和农作体验应结合蚕桑资源特色继续优化设计多样化体验活动。体验效益除了继续深化食农教育,重视农业知识教育的传导,未来还应重视增强人际关系互动和促进身心健康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中影响驱动力各项因素的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河南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驱动力为目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因素、区位因素、发展因素和社会因素4个部分组成评价准则层,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指标选取,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其驱动力。[结果]在准则层中,4个部分的权重分布情况为政策因素(0409 0)>区位因素(0290 2)>发展因素(0162 2)>社会因素(0138 6),指标层权重处于第一层次的有休闲体验需求(0416 2)、乡村振兴战略(0375 4)、产业融合趋势(0368 2)和地区资源特色(0368 1)。[结论]休闲体验需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融合趋势和地区资源特色是目前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驱动力是由政策因素、区位因素、发展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对休闲农业的整体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区位因素决定了地区间农业资源特色和客源市场的不同以及客源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距离,且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环境的改善促使地区间特色资源的开发,进而促进科技发展、教育水平提高、经营管理完善和休闲体验需求多样化等社会因素,由此形成河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驱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烂,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进而向高效生态农业的历史性转变,现代农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特别是近几年来,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农业节庆活动的广泛开展、农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和现代农业"四个一批"活动的创建,为创意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各地围绕农产品、农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