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财经     
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6月13日发布的题为“全球滞涨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2008年中期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中提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外需增速大幅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与“通胀压力抬头”可能成为该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08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挑战与风险历史罕见,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渐从虚拟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以致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国内自然灾害、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外市场急剧变化等,使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对于自2000年进入经济景气周期以来已经习惯快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业而言,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寒冬,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智慧正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3.
从1991年进入回升期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现在已经越过1993年的峰顶,开始缓慢地向本轮波动的谷底回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次经济周期,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预计将在今年达到谷底。1.在本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平稳回落,经济仍然蕴含着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仍将处在高位上,形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首次高位谷底。我们利用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1996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1996年的预测结果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左右;工业产值增  相似文献   

4.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但由于各种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快速提升,面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与中国经济的复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运行了3个周期.最近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是2007年,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掉头向下,进入了新一轮的收缩阶段.本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会持续多久?经济复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从经济周期运行规律的角度把握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正确的政策调控?只有深入理解经济周期的制度原因和形成机制,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未来经济政策的走向,以及全球经济的走势来看,经济周期回落与结构调整的叠加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从市场调整的内在逻辑看,不同时期的市场调整其基本原因往往十分类似,因此,重点分析和比较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几次大的波动与政策调整,对把握、应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经济形势我有两个大的判断:一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宏观指标还在计划区间,总体向好;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中趋缓、稳中有险、稳中有忧。我国现在是“三期叠加”,特别是经济增速换档。从2012年开始,经济回落到8%以下,已连续十个季度在7.4%-7.9%之间,成为新的常态。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国内国际有比较多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形势高度重视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8.
2011相似2004     
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典型的经济周期短期化、高频化特征。仅仅在2010年的不同季度,中国经济就快速经历了一季度的偏热、二季度的显著回落、三季度的企稳、四季度偏强的一轮短波动周期。在2010年四季度经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我国通胀峰值将在2009年出现,而经济增长峰值可能在2007年达到,未来几年经济增速逐步回落。许宪春说,我国本轮经济周期从2003年到2007年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但这样的高增长是不能长时间持续的,必然会在出现峰值之后有个逐步回落的过程。“我们初步判断,2007年可能是此轮高速经济增长的峰值,今年后,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回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0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后,于2011年步入增速下行的区间。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全球不平衡的逆转,意味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重构和格局转换时期,决定了世界经济改善的步伐不仅十分缓慢,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将面临持续的外需下滑和资本外逃的冲击,输入性衰退与波动具有中期化的趋势。因此,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与中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应利用刺激内需弥补外需的下滑,但刺激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对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做出过激反应,宏观政策的转向不能过猛。一、宏观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0引言 任何经济的增长都是在上上下下、高低起伏的波动中前进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不例外.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周期所在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分析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就是判断当前经济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充满多变因素中,中国经济走过了2001年。从发展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是影响我国200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由于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的改善,同时日本经济再次陷入困境,将导致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下滑。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在2002年仍将存在;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张宏观政策仍将指导国民经济的运行。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将呈现什么态势?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也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周期决定于经济周期,但又滞后于经济周期。根据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10年不会爆发通货膨胀。同时,只要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掌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并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适度区间及时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就能够在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和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在2010年以及今后的几年中,经济稳步增长和低通胀将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201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有所回落,很大程度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他指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导致这一轮价格上涨原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最新报告认为,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中国的房地产业此轮的繁荣期已经结束。经过此次拐点后,将开始进入3~5年的调整期,投资额、销售量、房价涨幅等都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回落甚至出现绝对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房价调控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大难题。从1998年算起,我国房价调控已经历时14年,但收效始终有限。最近一轮自2009年底开始的楼市调控,直至2011年第4季度才见回落,但最近几个月,楼市价量和市场预期又一次出现了强劲反弹的迹象。房地产调控本应可以抑制房价平抑供求,然而,国家大力管控的房价为何在经济减速下仍强势反弹。这需要理性的经济学分析。下面,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如何?1997年是否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高潮年?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新华财经专家委员会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最近对1997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做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宏观经济景况的构想。1996年主题词是"稳定"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农业生产比较稳定,粮食总量增长速度接近上年。物价形势可继续见好。7月份国家调整粮食销售价格没有引起大的波动,当月全国零售价格下降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8.
眼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积极的预期效应,经济增长趋向适度,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继上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后,今年国民经济增长率虽有所回落,但仍可在8%左右的适度快速区间运行,零售物价涨幅将低于3%,高增长与高通胀相并存的矛盾已得到有效的缓解,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关系由紧转松,“短缺经济”现象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开始出现,大多数商品处于供求关系宽松状态,总体形势是好的。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销售不畅、开工不足、拖欠上升、亏损增多的困难,职工下岗、失业…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的走势 199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并没有出现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199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基本上是处在走走停停的状态,其走向还不是十分明朗,到了1997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而且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经济仍在下行通道运行的趋向已成定局。1997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8.8%,比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对我国经济来说并不平静。从经济周期来进行考虑,我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进入了较为模糊的时期。本文从我国2011年1-9月份的数据入手,兼顾各大投行的研究报告,利用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2011年的宏观经济进行简评,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