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固定化生物活性碳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对陕北地区土壤性质的动态影响规律,以陕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黄绵土为研究对象,以混油法设置了0、0.5%、1%、2%、4%共5个不同梯度的土壤石油污染水平,开展了培养监测试验,分析了石油污染对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以及随着时间变化各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石油污染对陕北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影响显著,pH与污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质和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全氮则和污染水平无相关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除清洁土壤外,同一污染水平下,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基本上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全氮在培养4周之后,下降趋势逐渐变缓,含量趋于稳定。石油污染引起土壤碳含量的大幅升高,导致了土壤C/N的显著失调,因此,在采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时,需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氮营养元素,以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发挥最大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出口贸易过程中碳排放情况及其影响;发展中国家因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转移,是否导致碳泄漏和碳出口增加,最终沦为"碳污染天堂"两个问题对国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出口贸易与碳排放进行了结论性评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2年五省二市碳交易试点的正式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探索碳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对于我国碳交易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对比国际上现存4种碳资产价格形成模式(C&T、碳税、B&C及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和碳资产定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聚焦于欧盟的碳定价政策,分析其运行的逻辑、潜在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案。欧盟施行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并存的复合碳定价政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分阶段减排,这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但是,欧盟碳交易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碳关税”引发了诸多发展中国家的担忧,且对其他地区存在污染转移问题。欧盟碳定价政策会对国际经贸规则、贸易壁垒、绿色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和完善相关制度,以更好地应对欧盟碳定价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地资讯     
<正>我市将正式实施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可能持续时间、潜在危险、需采取措施等。经监测预测,市区未来1天AQI日均值在200—300之间,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启动Ⅲ级黄色预警;AQI日均值在301~400之间,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启动Ⅱ级橙色预警;AQI日均值达到401以上,空气质量为特别严重污染,启动I级红色预警。3个等级的应急响应均制订了健康防护和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关中旱作塿土18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土壤为试材,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本文涉及的施肥处理包括:(1)对照不施肥(CK);(2)单施氮肥(N);(3)氮钾肥(NK);(4)氮磷肥(NP);(5)磷钾肥(PK);(6)氮磷钾肥(NPK);(7)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无论单施NPK化肥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耕作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机肥和化肥联合施用效果更好。随时间延长,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土壤总有机碳增长率呈递减趋势;(2)长期平衡施肥(NPK处理)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耕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其他不平衡施肥(NP、NK、PK处理)也可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但长期单施氮肥会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降低;(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提高耕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其它处理;不同施肥处理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剖面垂直分布均有下降趋势,在下层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可见,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平衡施用无机化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或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问题也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2002-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出口隐含碳做了测算,研究发现我国是隐含碳的净出口国,2002年,我国净出口隐含碳4.88亿吨,到2010年增长到13.88亿吨,增长率高达184.43%,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此外,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出口隐含碳和出口贸易结构(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行业内贸易结构和行业对外贸易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隐含碳及出口贸易结构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以减少CO2排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农业是在保障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政策、管理等措施节约资源、降低投入、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转化效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碳捕获碳汇能力,实现生产全过程(产前、产中和产后)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小化的农业生产系统.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相似文献   

10.
对污染的被动防御自非长远之计,正如赵丹青、马军和姬十三等人所设想的,未来的“后碳时代”才是最为理想的生存模式.一个没有污染、能源清洁的未来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出发,主要论述了新型或改良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包括ECOSUNIDE工艺、多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两段SBR双污泥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等,并展望了生物除磷脱氮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太湖水总体呈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作为自来水厂水源水,选用液体硫酸铝做混凝剂.并与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并降低浊度,可作太湖原水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淡水总量约2.8万亿m3,占全球6%,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用量为世界水准的1/4,加之污染极其严重,致使我们这样一个缺水大国更加捉襟见肘。各种处理方法层出不穷,而活性污泥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严重的水体污染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单一污染现象往往很少,更多的是复合污染。金属—有机物复合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污染现象。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现象,详细阐述了利用活性炭、天然材料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吸附处理有机物—金属复合污染体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吸附法在净化微污染饮用水源水以及废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既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又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杨利华 《特区经济》2007,(3):112-114
为了考察粤、鲁、苏、浙、沪5省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情况,本文对2005年5省市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盈利能力、盈利结构、成长能力、投资回报、偿债能力、再融资资格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山东和上海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比较高,发展势头也比较好,与其地方经济的联动性也比较强,而广东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不高,近年发展有趋缓迹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代表性也不强。为此,建议广东要重点抓好大型优质公司的上市培育工作,尤其是九大重点行业中的龙头支柱型企业的上市工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拓展活性炭的资源化利用,以过50目的活性炭作为载体,硫酸亚铁为铁源,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纳米铁复合材料。用XRD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就其对模拟的含镍废水进行还原去除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活性炭):m(硫酸亚铁)为1:2所制备的活性炭-纳米铁复合材料负载的粒子主要是α—F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含镍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牛头沟金矿源区河水内金的物质来源的分析,以及水体金回收试验研究,指出:金矿源区河水内有着丰富的金资源.采用活性碳吸附回收金,方法简便易操作,不污染环境,效益明显,对于净化水源、保护环境亦可发挥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训舟  姚建  付中元  宋鹏臣 《特区经济》2007,219(4):193-195
运用1988~2005年的三废污染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四川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长期双向动态关联效应及作用机制。一方面,基于可消除变量内生性偏差的协整分析得到工业经济增长对工业三废存在正协整作用,结合实情得出该省三废排放受资源配置合理性、企业规模、工业和产业结构效应等外在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滞后作用的不确定性,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工业三废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结果表明工业GDP对工业废水、废气的冲击响应为正。同样结合实情分析出抑制污染排放的措施如环境管制、工业结构调整、转移治理重污染环节等会造成工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滞后作用。但工业固废的反向冲击结论将启发后续研究者从企业信誉度、清洁环境收益、取消环境破坏经济活动扭曲补贴以及工业园区的环境效应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态滤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蚯蚓生态滤池将蚯蚓创造性地引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延长和扩展了微生物代谢链,强化了生态系统富集与扩散、合成与分解、拮抗与协同等多种自然调控作用,实现了污水污泥的同步高效处理。滤池出水可用作绿化和农田灌溉,蚓粪污泥含水率低,减量化稳定化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蚯蚓生态滤池工艺高效节能,具有鲜明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技术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技术经济竞争优势,环境效益比较显著,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