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农业会计》2000,(9):44-44
农业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发展政策进行了统—规划。《意见》认为.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西部农业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在十六大报告中,有一部分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本文就以上四个方面简单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农业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对发展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得到了全国的拥护和响应 ,特别是西部地区反映强烈 ,但是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声音较小。(一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西部地区地…  相似文献   

4.
朱舜 《农村经济》2001,(12):22-24
我国西部的县域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其基础薄弱 ,发展较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一 )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类型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状态 ,它反映了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及其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从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演化而来的。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 ,城镇经济、…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扶持西部地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缩小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西部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农业银行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重新研究西部农行“双优”战略导向,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在支持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中迅速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西部大开发,农业银行要树立新的发展观 农业银行支持西部大开发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不能沿袭过去的老办法,不能沿用旧体制和传统的发展模式,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已成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因此了解和摸清西部各兄弟省区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举措及云南在西部各省区市中经济、科技的实力和位次,将是我省制订在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加工能力是西部大开发带动河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优化配置资源,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别,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东西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较强。中西部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东部实现新的经济跨跃拓展了空间,一批优势企业、支柱企业西移,将变“产地销”为“销地产”,这也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河南地处中原,又是…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粮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粮食行业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化格局形成后对粮食行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抓住机遇,加快西部粮食经济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并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指出,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根据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和安全,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开发模式和发展战略不仅放在全国,而且要放在全球的大范围来评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卫资源就是保卫祖国”已成为某些国家的基本国策。事实证明,盲目地开发不一定能发展,而科学的保护也能发展。单纯提“西部大开发”,不提保护,容易产生“只有开发才是发展,只有开发才能发展”的歧义,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公平和生态效益盲目开发;容易产生“开发权力大,保护责任小”的恶果,导致短期行为,危及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对国家环境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源,西部大开发要适度,并实施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保护中国西部,就是保护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在号召“西部大开发”的同时要喊响“西部要保护”口号,“西部要保护”也应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赣州创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优势,提出建设赣州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措施:对接"长珠闽",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依托通道,实施点轴开发战略;科教兴市战略;优势互补,统一市场的一体化战略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加快赣州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江津市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分析江津市土地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将全市土地划分为三大土地利用区:北部沿江地区、中部丘陵地区和南部中低山地区,并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管制的措施,期望为江津市统筹土地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部沿海迅猛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三重夹击下,呈现出了“中部塌陷”的局面。中央做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部各省应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中部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ain economic reforms in China.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land transfer marketization (LTM) on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een TFP) and its mechanisms remain unknown. Based on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6,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stablish mechanism among LTM,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green TFP, which is measured by the Slack Based Measure DEA (SBM-DEA) model containing undesirable output, and empirically estimates the impact of LTM,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green TFP fur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LTM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green TFP in China, and the effect is also significant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s well, indicating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land transfer policy to regul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widespread in China. 2)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TFP in China, as well as at the regional levels, and the effect decreases from the we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green TFP in China and all the regions,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 are contrary to that of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TM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improvement of green TFP in China, and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of the restraining effect are higher in the western region, followed by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T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green TFP in China, and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of the effect showing the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Therefore,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adhere to the market-oriented urban land transfer system reform,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formulate a differentiated land transfer system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licies base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reg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浅议西部开发与地勘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调整和发展中的西部地勘业,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地勘经济的新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部的一座重要省会城市,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该文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体现兰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兰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兰州市自然环境自身特点提出增强兰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若干对...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划分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4个地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划分,结果显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够较好地刻画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湖南省区域经济存在核心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带,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但各地级市差异明显,各类整治工程效益迥异。根据不同盟市发展与地区定位,从自治区层面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确定地区土地整治目标和重点,对部署土地整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选取经济、社会和生态3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12个盟市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内蒙古整理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4盟市,复垦工程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地区位于通辽市、兴安盟和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等传统煤矿产区,开发工程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综合效益最为显著。依照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位序排列,内蒙古12个盟市可划分为4类,其中第I类为均衡发展重点整治区域,第Ⅱ类为土地整理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Ⅲ类为土地复垦工程效益优先区域,第Ⅳ类为复合类型整治区域。与第I类区域相比,后3类区域各类工程综合效益略低,但具有明显的优势类型。[结论]作为我国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土地整治工作应考虑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适度整治。  相似文献   

19.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角度分析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投入减量化,产出最优化,主副产品再利用、再循环,构筑小麦产业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及优惠政策支持等小麦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关系相当密切,经济发展,必然会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影Ⅱ向。通过分析烟台市从1997年到2006年市域经济发展和各类用地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烟台市农用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菜地和果园面积却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则总体呈增加趋势。论述了烟台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这类情况的形成原因。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