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外汇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 Notes,简称SNs)是一个将固定收益产品和选择权产品进行组合的产品交易。这类产品将固定收益产品与外汇期权交易相结合,赋予交易双方以一定的选择权,将产品本金及报酬与信用、汇率、利率甚至商品(如国际市场黄金、石油)等连结标的的资产价格波动相连动,以达到保值和获得较高投资报酬率的目的。它是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中新兴的一种投资产品。由于它可以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而度身设计,因而成为不同风险偏好者的重要投资理财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的式推出.对于推动我国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推出十个月以来.市场的活跃程度仍显不足,随着国内各参与主体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认识的增强,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必将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3.
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对公、对私提供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就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而言,商业银行提供的对公外汇衍生产品与对私衍生产品没有本质区别,二的不同仅在于对公客户的个体交易金额较大,因而可以为对公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对私客户的资金量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因而为对私客户提供的衍生产品往往更加标准化,期限通常也比对公客户的交易期限短。  相似文献   

4.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商品交易所推出包括英镑、法国法郎、日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以来,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据国际金融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已高达1200多种,这些衍生产品在原生金融产品基础上组合再组合,衍生再衍生,形成了全球巨大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金融机构从事与外汇、股票和商品有关的衍生产品交易以及场内衍生产品交易,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及其他相关规定。”但是目前涉及衍生金融产品的外汇管理规定寥寥无几,且适用范围很窄,也没有与境内外汇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相关的规定,这就使银行和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无所适从,有必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代客外汇衍生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交易规模有限。据统计,目前山东省商业银行代客外汇衍生交易约占全省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总额的5%左右,与对外贸易和外汇收支规模相比,代客外汇衍生市场交易规模极其有限,反映了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工具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7.
杜波 《西安金融》2011,(6):74-75
金融衍生产品因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境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尽完善,交易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及个人日益增长的投资避险需求,逐步有序地放开跨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已是大势所趋。鉴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同时,尽快完善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汇交易绝大部分是衍生品交易,因此,集中讨论外汇衍生品及其交易是非常必要的。衍生品交易从理论到实践均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为每种衍生产品几乎都有多种变体及组合应用,而且还衍生出“结构性衍生产品”。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通过金融创新,每时每刻在向我们提供新工具、新方法与新的交易策略。本文的讨论涵盖了目前外汇市场最流行的4大类基本衍生工具:外汇期货、远期、期权及互换这四种最大众化的外汇衍生工具,对每种工具的基本结构、定价方法及基本功能逐一进行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及随后的实施和2004年2月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推出.分别代表我国对场外.内衔生产品的发展的积极态度和推动力度,标志着我国衍生产品市场起步。随着认股权证、外汇远期交易、外汇掉期和利率掉期的推出.我国已经真正进入衍生产品的初春时节。  相似文献   

10.
张健 《中国金融家》2006,(10):66-67
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推动下,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各类外汇风险开始凸现,对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汇率利率的风险防范意识被逐步唤醒,尤其是近几年在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完善外汇交易市场、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等政策的配套激励下,外汇金融衍生品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银行在外汇金融衍生市场中具有既是参与者又是中介者的双重身份,是关键角色和环节纽带,近年来我行外汇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内外汇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信社开办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地调研广东省农信社外汇业务的经营现状入手,探讨了农信社交易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及存在的风险等问题,以求科学地决定农信社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的去留取舍和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非法网络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出现,有着现实的社会经济背景,由此引发的问题值得监管部门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就目前境内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现状而言,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看待外汇保证金交易。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去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由汇率波动引发的资产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境内居民持有大量的资产,在利率低、房价高企、股市风险巨大的情况下,多数民间资金仅仅作为银行储蓄,缺乏理想的投资渠道,境内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十分迫切,希望有更多的金融工具加以利用。作为一种外汇衍生产品,外汇保证金交易是一种风险控制工具,其本身并无“罪过”,所以就目前而言,建议采取以下对策解决网络外汇保证金交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机构从事与外汇,股票和商品有关的衍生产品交易以及场内衍生产品交易,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及其他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球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中,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了即期产品的交易规模。我国于1997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银行试点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探索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之路。但由于其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外汇衍生产品市场规模一直很小。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给市场传达人民币浮动的信号,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朱相平 《新金融》2003,(10):29-31
个人外汇买卖是指参照国际金融市场汇率,为国内居民将一种外汇直接兑换成另一种外汇的做法.发展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仅对加快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开辟了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为居民提供了外汇资产理财的良好渠道.但作为一种外汇衍生交易产品,受目前外汇管理政策的限制,以及国内金融业在创新机制和业务运作方面的局限性,决定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一是增加衍生产品,规避外汇风险。通过完善外汇市场功能、增加外汇衍生交易品种、逐步满足市场汇率避险要求,来防范汇率风险。二是积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三是利用差别定价策略提高利润,减少风险。可根据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按风险大小的不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增长迅猛,外汇衍生品交易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规避汇率风险的渠道,促进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因衍生品交易导致金融机构破产和市场剧烈波动的例子也层出不穷。本文从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分析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对金融市场稳定的促进作用及潜在风险,在借鉴国际上对衍生品交易监管措施和发达国家监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监管外汇衍生品市场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带你走入结构性产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来,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外汇理财,外汇结构性存款也应运而生。外汇结构性存款属于金融衍生市场上结构性产品(Structure Notes)的一种。那么弄清去到底什么是结构性产品,以及这类产品的产生之原因,对投资人来讲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演绎避险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外币掉期正式亮相 银行术语的外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约定以货币A交换一定数量的货币B,并以约定价格在未来的约定日期,用货币A反向交换同样数量的货币B。外汇掉期实际是外汇衍生交易的一种,由即期交易与反向的远期交易组合而成。外汇市场出现掉期交易的原因是:AB两种货币之间汇率波动较大,在涉及两种货币之间现在和将来的一对相反方向的收付交易时,为锁定风险收益,避免不确定的汇兑损失,便出现了掉期交易的需求。可见,市场存在掉期交易需求的条件在于:1、两种货币汇价在可兑换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汇率波动区间较大,存在巨大的外汇风险和套利机会;2、两种货币交换交易是成对出现并呈相反方向,而非单向一次性的交换;3、前后两次交易的间隔一定期限,从而实现不同种货币资金在不同期限上的重配。  相似文献   

20.
白琳 《中国外汇》2011,(8):32-33
2011年3月1日,美国银行上海分行与一家亚洲食品行业跨国公司签署四笔外汇人民币货币掉期业务合约,成为该行首笔对客户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货币掉期"这个衍生产品名称在3年后再度闯入公众视野。货币掉期作为一种中长期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