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理论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经典的新货币主义基准模型上引入类现金(cash-like)的央行数字货币和私人货币,并重点刻画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增加公共货币的收益率,使得消费者持有更多的公共货币。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会挤出私人货币,但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会增加。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并提高交易效率。与此同时,流动性约束的放松将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商品的生产也会增加。鉴于本文模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落地进程。  相似文献   

2.
徐伟 《时代经贸》2011,(12):167-167
2010年10月,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加息,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升息通道,目前存款准备金已达到历史高位,且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未来央行可能更多使用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主要方式调控流动性。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己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信贷及货币增速将受到严格控制,资金面将更为紧张,而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仍将维持增长势头,所以现在有必要认真思考、探讨债券融资。  相似文献   

3.
央行在目前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谈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随后,央行宣布了今年的首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业内专家分析讪为,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的适度调整,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金融运行突出特点为:货币供应总量增长适度,流动性逐步增强;贷款总规模控制在计划内,保证了经济正常增长的资金需要,央行基础货币增长平稳,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相似文献   

5.
央行2022年乎次货币政策例会重提引导信贷适度增长。刚刚完成换届的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今年的首次例会上就释放出了宽松信号。据央行网站消息,目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其中“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是时隔一年后首度出现,上次在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中出现“信贷适度增长”还是在20l0年四季度。  相似文献   

6.
国内方面: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央行流动性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7月货币供应增速明显低于预期值,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出年内新低,债券市场出现下跌,尤其城投债遭遇抛售。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却再创新高,反季节性上升态势明显。但预计未来流动性环境将趋于好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出现回落,债券市场也将逐步企稳。预计流动性偏紧与通胀高企并存的格局有望自8月发生些微转变。  相似文献   

7.
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大量货币政策工具,外国银行美元敞口风险累积与其短期融资市场期限的错配最终导致了美元流动性短缺的爆发,美联储重启了与其他央行的流动性互换。通过比较银行同业拆息利差、美元基准和外国央行的隔夜美元拍卖贷款利率这三个变量可以看到,互换的公布和操作均有助于减轻美元流动性压力。美联储流动性互换对我国央行建立健全货币互换工具使用功能和拓展货币互换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供给大于"事前"货币需求,两者的缺口定义为超额流动性。该定义权衡了货币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互性,从社会整体角度去度量流动性,克服了传统度量指标的不足。从实证结果看,超额流动性指标对我国流动过剩拟合程度良好,流动性过剩是引起通胀的显著原因,对通胀解释力度较强,半对数弹性为0.91。笔者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提出建立恰当的流动性指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事前"货币需求、丰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等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定量宽松是美联储在通货紧缩下所采取的一种直接创造货币、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定量宽松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借贷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但定量宽松将给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如加剧国际流动性过剩、货币被动升值、储备货币信用下降、增加了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0.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自此,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组合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武器,同时意味着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由此前的每周两次(周二和周四),变为了全周操作(周一、周三和周五面向央行指定的16家一级交易商),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和中国货币环境的变化,相信该项工具在今后将成为央行货币调控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1.
经济大事记     
11月16日 央行发布了2004年1-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金融运行健康平稳。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增加,贷款增量稳步回升,新增贷款结构进一步改善,基础货币增幅回落,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代经济》2004,(6):5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指出,央行认为今年适度的货币供给应是17%的增长率,这个目标偏低。我们建议货币供应量增速在18%到20%之间,目前央行最要紧的事是维持现有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在以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不过,从2006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频繁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准备金率政策收缩货币流动性见效快,方式最为直接。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整的原因以及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凌宇 《经济视角》2013,(10):45-46
流动性问题是一国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及相关操作对流动性问题具有最为关键的影响,我国央行亦是如此。本文以M2/GDP比值即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衡量标准,分别分析央行三大一般性货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影响,以图从央行货币政策角度为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流动性泛滥在2006年中国的银行体系发展到极致。贸易与资本项下双顺差→外汇流入急剧增加→用人民币买进外汇储备→基础货币投放迅速放大,这就像一个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漩涡,考验着央行对冲流动性的耐心和耐力。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讲座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的话颇具概括性,他说,“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毫无疑问应该是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6.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需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分析政府信用主导下银行信贷经营的约束类型是研究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投资对财政货币政策冲击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企业投资对财政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通过采用1998年1月~2009年4月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央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不同。在经济繁荣阶段,社会资金运用效率较高,不存在剩余流动性,央行可以较容易地通过调整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这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较强,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比较显著;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可选择的投资机会较少,流动性相对过剩,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这时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提高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减弱。短期内虽然财政支出对企业投资会产生正向影响,但是负向影响要大于正向影响,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对企业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市场的流动性也因此前的多次上调准备金率而减少,货币供应和新增贷款增速均出现显著下降,特别是今年1~2月份的信贷规模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这让货币市场利率水涨船高,也因此让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放贷更加谨慎。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短期国债的发行打开了中国进行国债余额管理的大门,不仅给机构提供了无风险高流动性资产,更使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和央行进行多手段货币调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1994~2007年的季度数据计量检验了基于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模型的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央行货币供给动态关系,采用递归参数方法估计了中国的动态冲销系数,并讨论了央行冲销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得出结论:自2001年以来,央行净国外资产的增加成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绝对重要来源;2004年以来,我国央行的冲销系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004年前维持在-0.6左右,2004年后央行的冲销干预接近于完全冲销(-1),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货币供给的独立性,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受限于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影响,央行票据成为冲销流动性的最重要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工具,且还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