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刷广告促进网络搜索行为《报业时代》2008年5月刊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往往通过印刷报纸和网络来查询一些产品信息,NAA通过一项针对Google用户的调查,发现报纸广告会对网络交易起促进作用,同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提高产品信赖度。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市场营销的一条核心原则:消费者通过媒介对广告信息的接触会影响他们对产品的后续研究和购买行为,Google印刷广告项目负责人Spencer Spinnell表示。报纸广告促使读者上网搜索、查看和购买广告产品。在网络世界,报纸在当地媒体夺取广告费用的竞争中仍然显示出强大的主导力量,报纸所有的网站获得的广告收益超过了所有其他形式的媒体。因此,报纸网络销售人员的数目也有很大的增长,这正表明一支知识渊博、训练有素的网络销售队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87-95
近年来有关广告诉求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哪一个更能导致积极的购买行为并无统一定论,且对各种广告诉求方式的适用条件也缺乏深入探讨。文章以我国某所大学的年轻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实证研究不同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不同产品类型和产品涉入程度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且广告理性诉求通常情况下会比感性诉求效果更佳。产品类型对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当消费者购买实用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高时,广告理性诉求会比感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理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当消费者购买享乐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低时,广告感性诉求会比理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
倪菲 《广告导报》2007,(2):89-92
中国电信市场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而中国移动自1999年从中国电信脱离,成为独立的运营机构,多年来一直处于移动电信市场的领跑地位,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移动的品牌建设及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中国移动用户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容,中国移动与消费者的关系愈加紧密。广告是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工具。从广告学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广告,而在众多形式的广告中,报纸广告以其自身的特性成为电信业广告投放量最多的广告形式;同时,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和理解,即广告的传播效果,又与广告的表现手法等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对中国移动报纸广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对6年来中国移动“全球通”报纸广告系统的内容分析,来考察广告的变化规律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变传统广告形态为体验式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接收信息和传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一定的改变。网络广告经营额尽管还没有超越传统的媒体,但是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最主要接受信息的媒介。在新消费主义时代.传统的广告形态已经不适合新兴的媒介。传统的广告重在“说服”,直接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一种“硬广告”。大多数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广告时是存在着抑制情绪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而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关于消费者对广告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由于消费者选购产品与个人关注程度存在差异,本文设计了相关的分析模型,并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在信息分析模型中,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对广告产品有很高的关注度时,广告信息是他进行购买该产品的中心因素,也就是说,广告信息对消费者的认知反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外,消费者最后能够记住的广告信息的多少,其差异受到广告表现形式的影响.本研究希望探讨个人对商品关注程度的高低和广告表现形式(有具体指向的广告,还是较为笼统指向的广告)在广告说服的过程中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6.
《成功营销》2010,(1):33-35
通常,消费者在经历了某品牌的电视广告轰炸后,会上网搜索这个品牌的相关信息,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该品牌的产品。这样一个品牌认知的过程催生了“电视+搜索”的广告形式,即在电视广告中植入搜索框,引导消费者到互联网上进行品牌搜索,进而产生消费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每天2.2元”的这种以日计的促销口号越来越流行,在汽车行业,在各家银行的支付页面,都屡见不鲜。国外将此种促销口号定义为“时间价格重构”,且已有研究表明,此种类型的促销口号对消费者的感知和购买意向均会产生正向或贞向的影响。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产品类型这一调节变量,以汽车促销口号为例,研究时间价格重构的促销口号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在消费者感知和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日付”能提高消费者对功能型产品、功能/享乐型产品、享乐型产品的价格吸引力感知;“日付”能够降低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的被误导感知;“日付”能增加消费者对于功能型和享乐型产品的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8.
情感广告有助于区别同类产品。随着市场上同类产品在特性上非常接近,广告主已无法给予消费者任何分辨得出的、或者有实际意义的产品特性、特点。因此,很难以理性诉求突出其品牌,或与竞争品牌相区分。两种相同或相近的产品,由于广告诉求的情感不同,在消费者眼中也就成了两种不尽相同的产品;情感广告有助于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产品。随着物质的丰富,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不再把产品特性看作是高于一切的购物标准,转而追求购买和使用商品时感情上的满足。这时,如果广告仍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理性诉求,对许多产品或服务来说,已很难引起消费者对广告产品的购买兴趣。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许多购买决定是建立在感性或情感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只有用诉诸于其情感的广告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购物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雇佣"网络水军"大量发帖、跟帖、转帖的形式展开竞争,以获取公众关注或打击竞争对手,实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使消费者采取更有利于自己的购买行为。通过探究网络水军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机理发现:当消费者没有感知到网络水军言论存在时,网络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评论信息和用户体验来进行相应的消费决策;当消费者发现某种产品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水军言论时,其购买的决策行为不再是基于所看见的评论信息进行,据此进一步提出了规范治理网络水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今的市场营销模式已不同于以传统广告为主的市场营销模式.消费者掌握了信息沟通的控制权.他们能够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升级.他们并不满足于获得产品和服务.他们希望通过购买活动获得更多的乐趣、追求消遣、满足幻想和感官刺激.即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人对品牌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广告作为传播消费信息的特殊形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广告的传播效果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企业应时刻关注广告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及广告和消费者行为的最新信息,要充分发挥广告的优势而尽量减少广告为消费者带来的诸多不利,有效发挥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积极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制作广告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广告的制作标准,发挥创意,从而使广告发挥对消费者行为的积极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报纸广告的信任度、报纸和报纸广告的阅读率,喜爱的报纸类型和关注的广告类别,以及报纸广告对其购买行为的影响,大学生对报纸广告存在问题的看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探求报纸广告的价值和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单边信息架构方式”,还是“双边信息架构方式”,都不影响消费者的产品喜好度,但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产品态度的确信度。产品态度确信度应该成为广告效果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商品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对商品的介绍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广告应尽可能多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有关信息,如广告商品的性能、质量、体积、价格等。其中,价格是消费者关心的一个重要信息,并且价格的高低往往也是消费者作出是否购买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的广告中大多有价格信息,甚至有的广告把价格作为主要的诉求点。  相似文献   

15.
王新珠 《商业时代》2011,(11):31-32
广告的反感性会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购买意向,面对明显性暗示的反感性广告,消费者的知觉建构是多维度的,消极的知觉建构可以降低产品购买意向,积极的知觉建构可以增强产品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16.
广告的反感性会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购买意向,面对明显性暗示的反感性广告,消费者的知觉建构是多维度的,消极的知觉建构可以降低产品购买意向,积极的知觉建构可以增强产品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网上商家店铺页面上源源不断的低价广告的影响较大,消费者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通过浏览、比较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  相似文献   

18.
根据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理论,人们在线购买行为要从搜索产品信息开始。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切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搜索引擎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搜索引擎排名和搜索成本对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影响,并根据消费者专业能力的不同,对搜索引擎排名与态度之间存在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孙美娟 《广告大观》2008,(3):140-142
其实,广告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即使从所谓的网络1.0时代,跨入了目前网络2.0的阶段,广告并没有产生“质”变。广告要作的事情:了解你的消费者,解析你的产品,了解进攻的市场,掌握媒体特性,购买媒体,然后,说一个好的品牌故事,传播、传播、再传播,从中还念念不忘制造机会分化消费者对你的竞品焦点。  相似文献   

20.
夏士周 《商》2014,(10):87-87
1.引言 广告是商品生产者和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往往会通过简短的发言和新奇的想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今的荧屏中,更多地出现了在情境中的对话或独自这一类型的广告。它们吸引着观众,更带给观众一定的信息。广告不仅是一组构思良好的词汇,更是一种组织完整的语篇。本文中我们将从对话性角度分析广告,试图发现广告中的对话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