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向     
《中国海关》2007,(6):65-65
越南再降中国原装特种车辆进口关税;波兰水果价格预期上涨;越南11个纺织项目吸引外资;沙特延长进口水泥免关税期限;中国对磷酸二铵和磷矿石加征出口关税  相似文献   

2.
国际信息     
《大经贸》2001,(12)
日本将对进口盐征收高关税据日本报纸报道,为避免2002年4月日本实行盐进口自由化后,中国等国家廉价进口盐大量涌入,对日本制盐业者造成冲击,日本财政制度审议会盐事业分会10月18日决定自2002年4月起对进口盐征收高关税。具体税率待海关、外汇等审议会讨论后决定。报道称,为减少与中国产盐在价格上的差距,预计日本进口盐的关税将定在30%~50%水平,实施期限为3年。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进行反制,加征25%关税,那么,中国对美豆加征关税,会对中国大豆来源布局和产业产生怎样影响。文章利用寡头竞争理论,使用2002年1月~2020年3月中国海关数据,利用进口需求模型(AIDS),分析了加征关税对农产品贸易可能发生的贸易损害、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大豆并不存在刚性依赖,对美加征关税将发生显著贸易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即对美关税每增加1%,将会导致其对中国大豆出口下降1.29%,对巴西大豆进口上涨0.67%,对阿根廷大豆进口上涨0.66%,对其他国家进口上涨1.03%。中国市场增长和加征关税,将会造成国际大豆贸易创造效应,并激发非传统国家进入大豆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WTO月度报告     
小梗 《WTO经济导刊》2004,(11):92-94
★世贸动态 ■欧盟取消纺织普惠制 中国每年损失1亿美元 10月20日,欧盟普惠新政在布鲁塞尔浮出水面。在享受普惠制30年后,中国纺织行业不得不面对关税提高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纺织品和服装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这也意味着欧盟对中国纺织行业的普惠制将因此取消。关税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将使中国企业每年为此付出超过1亿美元的代价。 ■欧盟解除中国部分动物源性产品的进口禁令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铁矿砂价格变化对中国各产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铁矿砂进口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给中国各产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受影响较大的产业主要是铁矿业、钢铁业、机械设备业、煤、汽车、建筑、纺织服装业以及羊毛等。借中澳FTA谈判之际,若中澳可以达成较为有利的铁矿砂基准价格,将会使得中国由于铁矿砂国际价格普遍上涨所承受的负面影响程度缩小,且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砂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石玉 《中国市场》2012,(34):28-29
<正>冲上150年来价格最高位后的中国棉花,面临着国际廉价棉花的重重包围。在国家棉花战略利益和纺织行业利益之间,该如何平衡?酷暑时节,却是纺织企业的"寒冬"。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含服装)行业的就业人数达4000万以上。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纺纱生产能力更是达到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而近期,中国棉花协会对17家省级骨干棉纺企业的调查显示,2012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同比下降1%。纺织行业从去年就开始"入冬"了。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纺织品累计出口94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9%,但增速下滑6.5%。  相似文献   

7.
在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同时,以技术壁垒为主的非关税壁垒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纺织业面临哪些技术壁垒? 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品遭受到的各种技术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纺织品进口平均关税约20%,是其所有商品进口平均关税的10倍左右。近年来在国  相似文献   

8.
田丰 《中国海关》2011,(5):74-74
要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还需要国际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全面协调,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据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5%。  相似文献   

9.
出口须知     
《国际市场》2005,(6):56-58
日本拟修订某些杀菌剂的残留限量;塞尔维亚将提高纺织服装关税;印度对10种畜产品实行进口管制;阿联酋放宽进口限制;巴基斯坦下调废钢进口关税;孟加拉国取消“禁止外商在服装部门直接投资”禁令;南非拟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商品的冲击;日本发布化学物质制造修正案;美国制定床上用品明火易燃性标准及法规;菲律宾制定电线和电缆规范草案;印尼免除337种电讯原料进口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12,(2):92-93
氧化铝2011年,中国共进口氧化铝188万吨,同比下降56.4%;进口值7.8亿美元,同比下降48.1%。其中,12月进口20.1万吨,同比减少50.8%,环比减少13%。国产氧化铝高企、铝土矿进口猛增及铝产品下游需求低迷抑制氧化铝进口。2011年12月氧化铝进口均价384.2美元/吨,同比上涨2.4%,环比下跌4.9%,已跌至2011年2月份的水平。同期,氧化铝进口价值0.8亿美元,同比下降49.7%,环比下降15.8%。预警系统显示,12月份氧化铝进口量、值均为绿灯,表示正常。  相似文献   

11.
市场行情     
《中国海关》2020,(4):68-69
南京牛羊肉进口量止跌回升2020年1~2月,江苏口岸进口牛羊肉3801.1吨,同比(下同)増加23.9%;价值1.6亿元,同比增长26.2%;进口均价为42.1元/千克,同比上涨1.L8%.2月份进口呈终止了长达6个月的同比连续下滑态势,当月进口2251.2吨,同比増加1.8倍,环比增加45.2%.与此同时,进口均价同步上涨,为436元/千克,同比上涨36.2%.环比上涨9%.  相似文献   

12.
<正>时下,工业企业普遍遭遇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压力,赢利空间大幅压缩,成本高企考验着工业企业的生存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8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创年内新高,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3%。原材料上涨的"蝴蝶效应"和"涟漪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钢铁、汽车、化工、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加工等企业都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日渐困难。一时间,加强成本管理和成  相似文献   

13.
财经资讯     
<正>国内DOMESTIC NEWS Digital数字CPI 10月CPI同比涨5.5%下半年首返6%以下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5%。与上月相比,CPI同比增幅降了0.6个百分点,这已是其连续3个月下降。PPI 10月PPI同比上涨5.0% 2011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下降0.7%,比去年同月上涨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下降0.7%,比去年同月上涨8.0%。2011年1~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平均同比上涨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平均同比上涨10.1%。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学术)》2011,(13):58-59
2011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8%,行业出口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8.24个百分点。这组乐观的数据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但若仔细探究,不难发现在成本上涨的推动作用下,出口产品价格的提升是一季度出口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剔除价格增长因素外,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实际出口数量增长缓漫。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经理人》2008,(10):16-16
2008年1~7月,我国纺织服装商品累计出口金额100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3%;累计进口金额109.8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  相似文献   

16.
国际信息     
《大经贸》2001,(9)
亚洲动态日本农产品进口持续下降据日本财务省近日发表的贸易统计表明:日本政府实施临时紧急进口设限后,大葱、鲜香菇等农产品的进口受到持续抑制,该两种农产品批发价格不断上升。据日本政府贸易统计显示:6月份鲜香菇进口量为292吨,比上月下降37%,比去年同月下降35%。大葱进口量为864吨,比上月下降13%。而批发价格从4月份开始即呈上涨趋势:7月中旬,东京中央批发市场的大葱批发价为每公斤232日元,同比上升33%;鲜香菇每公斤1112日元,上升25%。日本采取的临时紧急进口设限采取关税配额方式,即当大葱、鲜香菇等进口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在现行关税基础上加征高关税,可能是导致进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ABS树脂1季度,我国累计进口ABS树脂48万吨,同比微降0.6%。其中,3月份进口18.2万吨,减少4.9%。受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局势以及美国经济复苏和日本强震的长期影响,国际油价持续振荡攀升,带动ABS树脂价格相应上涨。3月份我国ABS树脂进口均价为2248美元/吨,同比上涨18.8%,环比上涨4%。预警系统显示3月份ABS树脂进口量、值仍处在绿灯区。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海关总署公布了2012年11月的粮食进口数据:当月,谷物和谷物粉进口量和金额从2011年11月的45万吨和1.6亿美元,上涨至87万吨和3亿美元,增幅惊人。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粮食中,大豆进口2905万吨,同比增长22.5%;大麦进口150.94万吨,同比增长62.3%;小麦进口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稻谷和大米进口118.67万吨,同比增长226.9%;玉米进口240.54万吨,同比增长6535.2%。对此数据,有人惊呼,玉米快要成为第二个大豆,中国粮食是否还安全?这边是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进口粮食数量激增,另一边则是中国粮食产量创下了"九连增"。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全球最具规模的VINEXPO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上,发布了世界和中国葡萄酒市场的201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6至2010年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葡萄酒消耗量上涨了2.4倍。2011年,中国超过英国晋升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地。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葡萄酒消耗量将有54.24%的升幅。各国贸易商家看到了中国巨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力以及不断与世界接轨的进口葡萄酒关税,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各种进口葡  相似文献   

20.
日本财务省计划从2011年起调整针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贸易"普惠制,"(GSP),从目前规定每个发展中国家可利用的上限为20%降至10%到15%.当前,随着中日贸易的扩大,中国己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国,每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都超过1000亿美元.日本此次关税的调整将会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产生最大冲击.面对严峻的形式,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