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对计算机专业做个绪论性的介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知识体系及学习方法有个总体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计算机导论》双语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创新点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双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将《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双语课程,重在探讨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计算机导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教学内容的合适性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目前此课程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科导论》课是对学科和专业知识的概括性介绍,目的是使大学新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学科导论》课的建设与实践,从《学科导论》课开设的目的、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配置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学科导论》课的引导增强了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同、个人学习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微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的重要先行课程之一,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微机的快速发展,微机的处理器和系统的体系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下面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艳红 《商》2014,(28):227-227
《管理学》是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通识课,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过渡,逐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管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就是要帮助新生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管理学》导论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个人简介、《管理学》教学内容简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考核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数据处理基础》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考试科目,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本课程的目标是“拓宽知识面一提高应用能力一培养创新能力”。我校《计算机数据处理基础》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主要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和《数据处理基础》课程,以((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和《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为栽体,依据本门课程的应用能力和学生应知应会知识点,研究出一套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案,并应用于独立学院的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开发出一套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辅助教学实践系统,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学习和考核。  相似文献   

8.
李国涛 《电子商务》2012,(12):91-92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计算机组成原理》网上学习系统,是为了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入门课程,而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很不适应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多层次需求。本文结合医学类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探索突出了实践教学和计算机与医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望对医学类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对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分析,寻求多种方法来加强对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能力,实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针对Web2.0以用户参与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特点,本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Web2.0技术和ZLMS学习管理系统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提出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交互环境对知识进行获取、讨论和共享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对基于Web2.0的ZLMS网络学习平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计算科学导论课程是培养计算机专业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目前多数高校采用静态流程图和伪代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知识点古板,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本文结合计算思维和RAPTOR的特点,针对学生对流程图仿真方式的接受能力强,以RAPTOR作为学习工具,通过师生配合,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现代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育模式,是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因素。探索基于"课证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用教材、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有效结合,体现专业特色;将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资格认证相融合,形成严格的教学、考核规范,有利于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4,(20):135-13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技术的学习.高职学校是培养专业型操作人才的地方,目前许多科目涉及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因此《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在高职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稍差,学习较为被动,要使学生真正地学到技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很难达到效果.论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的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将计算机理论和项目实践相结合,对如何提升学生技能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一门影响量大,受益面广的课程。在该课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CL旨在培养学生未来学习专业和工作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且班级人数众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授课内容广泛繁多.那么,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相关操作,是任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师普遍在思考的问题.因为计算机的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会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将以云南工商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黄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2,(10):181-181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任务。要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改革和方法更新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引入项目教学法、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和培养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施璇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206-206
职专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计算机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必要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一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李媛 《中国电子商务》2012,(21):136-136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机课堂教学必须始终贯彻提高学生素养,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一基本理念。然而,目前计算机课程不属于高考科目之一,加上各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培养参差不一,因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很难保证。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如何在秉承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计算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围绕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概念教学的设计、建构,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科学素养,研究探讨并帮助高职学生开掘和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领域内的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和科学思想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整理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索解决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