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及全国广大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西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对西部地区有益,也是对全国资源环境的整体补偿和保护.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培育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供给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补偿机制的缺失和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如何让资源开发价值对西部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现行的资源税费体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耗竭补偿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协调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加大政策向西部倾斜的力度.论文从资源补偿法律制度、产权制度、税费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五个方面对当前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加快矿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理顺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法定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优先受惠权,提高矿区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程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供给区.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存在区域间产品不平等的交换问题,资源价值对西部地区的贡献未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来,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资源补偿机制的缺失已成为阻碍西部经济腾飞的"短板".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2)资源税征税范围狭窄,财权与税权分离,调节作用弱;(3)资源补偿标准偏低,计征方法不合理,补偿资金分配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地区贫富分化,低收入群体扩大;(4)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低.在新一轮的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希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建立和完善西部资源补偿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资源所在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建议为(1)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对于资源在省内消费和省外消费采取不同的税率,尽快推行资源税的征收按企业占有的资源储量计算,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2)完善现有的资源补偿费制度,将资源补偿费分为"资源权利金"和"资源补偿费",分别体现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不同补偿方式,促进当地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发展,提高西部矿业大省资源补偿费的地方分成比例,地方分成中有一部分要直接补给当地居民.(3)探索资源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方式.(4)推动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积极探索自力补偿方式.(5)建立科学的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构建资源补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益评价体系,提高资源补偿税费的合理性,提高资源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分税制改革所确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能适应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基金等政策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z的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需要,西部地区依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通过对新疆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与西部地区整体情况进行对比,提出了应改革现有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逐渐完善以生态补偿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生态产品溢出效应的受益者,中东部地区理应对西部地区做出补偿,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仍未能建立。因此,应尽快建立一套简单高效、责权分明、保障有力的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央决定,今后10年西部经济要上一个大台阶,西部将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资源税改革不仅将从新疆扩大至整个西部地区,而且将从天然气扩至煤炭、原油等资源领域;而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地,西部也将成为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酋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开发对江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资源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因而,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在介绍江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尝机制的相关对策: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定价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尝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约柬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朴教性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分税制改革所确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能适应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基金等政策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需要,西部地区依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通过对新疆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与西部地区整体情况进行对比,提出了应改革现有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逐渐完善以生态补偿为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其生态补偿体系中的各补偿主体(中央政府、矿产企业、西部与东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多重利益诉求等原因,致使现存的补偿机制失去操作平台,进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极度恶化。为此,在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中,中央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环保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干预强度,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资源税费等配套改革,同时还应设立西部生态补偿基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徐正华 《时代经贸》2010,(18):159-160
矿产资源开发对江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矿产资源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因而,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在介绍江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尝机制的相关对策: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定价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尝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约束机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的补救性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