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具有社会语言学意义的实证调查和量化评估,我们认为绥宁县(关峡)苗族“平话”是一种仍在稳定使用,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语言活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语言交际功能在衰退的衰变方言,尚未达到濒危的程度。对于类似于绥宁县(关峡)“平话”这类孤岛型衰变方言来说,由于语言忠诚度较高,双语(双言)现象可能会长久维持,目前还难以看到“平话人”主动放弃母语而转用强势方言的迹象。但是,另一方面,频繁的语言接触会对语言本体带来一系列影响:即语言结构功能的衰退,表现在基本词汇丢失,借词丰富,语音和语法系统的调整和改造上,这种更隐蔽的方言流失现象也可能导致语言转换。  相似文献   

2.
刘荣 《大陆桥视野》2011,(22):252-253
所谓“语文”,就字面来说很简单,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交际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交际中,如果我们不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势必造成交流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两种交际语言的列举与对比,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浙江经济的逐渐回暖,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尤为严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问题既有浙江地方特色,也有全国面上的共性。因此,如何利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有效地结合并化解两者的矛盾,已成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海涅曾说:“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把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海涅的这段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关于语言,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  相似文献   

6.
“洋名”之忧陈先义随着科技进步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我们民族语言之中的一些外来语也随之进入,这本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然而,值得人们警惕的倒是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洋名的泛滥。诸位若留心观察,就不难发观,各种洋名、音译名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比如,一种"...  相似文献   

7.
潘宏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57-258
手势语(Gesture language)是除了口头语言外的所有交际行为中的一种,即身势语(Body language)的一种,是“无声的语言”。通常按照国家不同,将手语分为以下几种:中国手语、美国手语、英国手语、德国手语、日本手语等。由于手部动作比较灵活自如,而且也最丰富,传递信息的能力很强,所表达的意思也比较清晰,因此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所占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是非语言交际的核心。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资金紧﹄与社会﹃货币多﹄现象分析吴建政一、资金和货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资金紧”使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银行,原因在于人们错误地将资金等同于货币。从本质上讲,这两者是不同的。按马克思的理论,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产生,源于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家都已意识到,投资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于是,各级政府纷纷转换职能,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加强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好坏,有一个明显的尺标,就是看是否堵住了“三乱”(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一些企业曾经深受“三乱”之苦。为优化经济环境,防止出现“三乱”,某些地区先后出台了对企业检查实施扎口管理的红头文件,要求行政执法单位对企业的各类检查必须先报“优化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企业。这类文件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三乱”现象,但也给正常的、及时的执法检查行为带来了不便,有时甚至可能被歪曲利用成为某些企业非法行为的“保护伞”。表面看,“优化环境”和“执法检查”发生了冲突,两者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实际上,两者应该是协调统一的,执法检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优化环境的必需手段,也是治理地方经济环境的有效措施。可见,如何协调好“优化环境”和“执法检查”两者的关系,是值得大家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以下这篇文章从打假是否要行政“审批”、领取地方“通行证”的角度入笔,认为打假必须自我端掉行政审批“准入”,必须根除一切地方“通行证”,堪为一方典型观点,现发表供大家探讨此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 ,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生明显的刚性约束。因此中国不仅存在“行政区经济”现象 ,而且存在“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既是两种不同的空间经济现象 ,也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法秩序与政治决断——有关“政治宪法学”的批判性检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彦 《开放时代》2012,(2):64-81
本文通过探讨“规范宪法学”和“政治宪法学”之争,尤其是对于两种版本的政治宪政主义的检讨,以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基本逻辑。本文将首先探讨政治自主性这一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检视高全喜式的政治宪政主义的限度。其次,本文将探讨作为人类意志之表达机制的法秩序的性质,并以此修正陈端洪式的政治宪政主义。最后,本文将通过重新阐发古典国家观念以便提出一种国家德性理论,从而将国家德性作为“驯化”那个会随时不受自身设定之约束机制所约束的“政治”。进而阐明法秩序与德性作为国家之自我约束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机制,而这正是一种康德式的政治宪政主义,亦即一种自我立法式的政治宪政主义的基本旨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些单位的文秘和财会人员写总结、汇报材料或填报报表时,常常会出现。数字先空着”的现象。“数字先空着”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关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材料或报表上只有留下“数字填空”;另一种是有关数字已经统计出来了,领导指令文字和财会人员不忙填写,因如何上报还没有拿定主意,要等待观望其他单位的“动作”,然后“研究”确定数字。前者出于无奈,无可非议;后者出于某种目的,在数字上弄虚作假,令人颇多感慨。时下,统计数字“玩水”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群众称之为。数字腐败”。有少…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难免会出现交际冲突或误解。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研究无论是对外语教学还是语言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1983年托马斯首次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她指出语用失误是:“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托马斯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因为语用者缺乏正确理解或恰当使会话双方当时共用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来表达用意的能力而产生的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会话人不能在不同的交际场合,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得体地使用语言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4.
一忌“一组就灵,一蹴而就”。一项对全球1977年至1991年间500家非金融性公司中发展最快的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靠自我成长发展的占40%,由并购获得发展的占25%,其余的35%源于自我成长和并购两种动力。另据对英美1972年至1983年的资产重...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个概念,虽然都使用了“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相同的词,但两者前面的定语部分,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是“社会主义”。这两者不仅在概念的表述上不同,而且具体内涵也不相同。这里的“社会主义”指的是一种社会性质,即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还必须经历一个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大妈”和与其结构类似的“中国式X”的网络流行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代表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的“中国式X”,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模因,它的各种次生语言形式在模因的作用下得以在社会大众之间广泛繁殖和衍生。我们既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重叠和概念整合角度对“中国大妈”的形成及其所隐含的调侃语义进行解读,也可以从社会文化学领域的模因论视角对“中国式X”的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申莉 《大陆桥视野》2011,(20):78-78,80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的“印象管理”主要表现在“自我呈现”上,本文从外在形象的呈现、语言的呈现、形体语言的呈现三个方面分别谈谈对采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俊 《商周刊》2012,(1):21-21
中国的“孔融让梨”和美国的“约翰争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如果一种文化对私产缺乏足够的尊重,就会出现人们表面让梨、暗中争梨的现象。“暗争”只能形成潜规则,“明争”才能造就社会契约,最终形成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是会计核算的两个重要科目,也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上看,“折旧”与“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益、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成本补偿尺度的“谨慎性”原则。也正是因为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导致会计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经历十个五年计划之后,将“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改,被赋予很多期望。“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作为新一代领导集体施政纲领中的两个关键词,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具体而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这被认为“意味着中国发展战略的正式转型”。笔者有幸参与了三项有关“十一五”规划的课题工作。一项是某省“十一五”规划中若干子课题之一,另两项是某市属区级课题。由于参与规划级别的层次,审视“十一五”规划的起点比较低,不足以揣测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意图。本文仅从所接触的层面为分析的假定前提,通过对参与“十一五”规划过程发现的一些现象做一个思路整理,权且作为从另一视角对当前经济增长特点、经济学家的角色以及政府角色的一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