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企业集团应当开阔视野,向全球公司学习,同全球公司合作,与全球公司竞争,在学习合作竞争中成长为跨国公司,进而壮大为全球公司。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全球范围内企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转型。全球公司已经全面进入我国,并且给我国企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带来深远影响。了解和研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对华投资特点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国石油石化公司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华的发展,目前已全面进入中国石油石化各领域。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入世”前后,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对华投资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力度显著加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更加规模化、系统化、基地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群逐步形成,产业布局日趋明朗;投资从合资合作趋向控股或独资,兼并联合崭露头角;经营管理本土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之间竞争国际化转为国内化等。跨国石油石化公司今后将成为我国石油石化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将会更加积极地把握住中国“入世”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采取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进一步扩大业务领域。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既要积极“引进来”,更要积极“走出去”,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加快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即将加入WTO,将进入与国际接轨、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的新阶段。在短时期内,对电力行业来说,所带来的冲击与机遇并存。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在技术、装备、资金、人才、管理和市场化等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更重要的是我国电力行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企业尚未在真正的竞争环境下磨炼过内功,电力行业的管理体制和充分的市场经济下的管理体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缺少规范行业行为的法律文件等。因此,加入WTO后对电力行业的冲击肯定是会有的。  相似文献   

4.
吕刚  杨高斐 《国际石油经济》2003,11(1):32-34,44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跨国公司合资将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生深刻影响。为解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外合资实际运作中的问题,建议:(1)明确合资适用的法律和合资形式;(2)适度控制合资范因。避免同业竞争;(3)估清算明出资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4)规范资产定价,防止资产流失;(5)明晰土地权属、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国企上市公司应确立对外合资整体战略。着眼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制定相应的合资策略、最终实现公司价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卡车行业掀起新一轮合资风潮,与上一轮合资合作不同,以福田与戴姆勒合资为代表的合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往的合资公司都是外方以技术和品牌等出资,中方以实物和现金出资,并生产外方品牌。而在新一轮的合资合作中,外方以技术和资金入股,中方以现有中、重卡业务入股,并生产中方品牌。在海外战略上,中方还可获得外方的网络支持。曼在入股中国重汽之后,允许中国重汽在全球表现好的经销商销售TGA提升型卡车;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的现状与问题1、跨国公司压制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成长中国加入WTO的几年中,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品牌已成为跨国公司开拓全球市场有力的武器。他们在与所在国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输出技术与管理很慷慨,但关于品牌和知识产权却是分毫不让,而且还想方设法让合资合作方  相似文献   

7.
随着行业的分化重组和跨国卡车巨头的陆续进入,中国的重卡企业将在五年之内决出分晓!与轿车业不同的是,商用车行业的合资不是主流。跨国巨头对中国重卡业的影响更多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即国内自主品牌卡车企业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与国外公司结成“伙伴”关系,而跨国公司也从技术转让中获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外方的技术水平及其全球的市场份额会不同程度地在中国市场上折射出来,这一点,在乘用车领域已经初见端倪。中国15吨级以上重卡市场在历经“斯太尔”的垄断之后,天平正在慢慢向着有实力的新势力倾斜;而他们背后,则不时闪现着奔驰、三菱和德国曼等跨国卡车巨头的身影。其实,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瑞典斯堪尼亚和美国帕卡公司之外,几乎所有的卡车巨头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进入了中国。他们与中国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结合,一方面使国内的企业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重卡行业的竞争打上了跨国公司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加速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发展吴法成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轿车最大的一块尚待开发的潜在市场,世界汽车跨国公司蜂拥而至,寻求合资合作办厂,我国不少企业为了引进外资,也纷纷要求兴办合资合作企业,形成了一股合资风潮。如何认识和评价利用...  相似文献   

9.
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第一资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资源观与资本观。有一种说法:80年代前期,是“项目经济”,谁拿到好的项目,谁就发财;80年代后期,是“资金经济”,谁手中的资金多,谁就发达;进入90年代,光有资金、项目就不够了,必须拥有掌握现代知识、技术、信息的人才。这十分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资源观”与“资本观”的转变。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一场不可避免的人才争夺战即将到来。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成败,对上海纺织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垄断结构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支配力上。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垄断结构及由此带来的垄断结构利润。在全球化与信息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的垄断结构是有效率的,并不会妨碍竞争,这可以用新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通过其国际化的投资、生产、资金流动带来的竞争优势,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技术转移的便利化和投资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相对于国内企业具有技术、资源、经营管理、所有权等诸多优势,为其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进入WTO ,中国将改革进口管理体制 ,放宽进口控制措施 ,降低关税 ,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 ,也将吸引更多的世界著名公司、跨国公司以及具有实力的企业携资金、技术和产品来中国大显身手。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世界经济浪潮 ,和发生在家门口的国际竞争 ,作为民族工业支柱之一的化工行业势必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直面这场挑战 ,并在这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中处于不败之地 ,是以繁荣我国经济为己任的民族工业所必须解答的课题。一、世界化竞争中的相对优势植根于中国土壤的民族化工业 ,与外来企业竞争 ,有着许多与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一直独秀之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投向中国的快速成长行业,欲分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杯羹。中国汽车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更是跨国公司看好的一个领域,众多企业都来华合资建厂,推动我国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市场一轮又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 WTO多边谈判工作的最终结束,在我国“十五”计划起步的头一年度,我国就可能成为 WTO的正式成员。面对加入 WTO后产业安全的维护,石油和化学工业如何把握和应对,将是一个影响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加入 WTO对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带来的机遇是:将有利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置,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协调和合作,引进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利于其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20年里,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6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200亿美元。从1993年起,我国连续四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居于世界第2位。在引资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一些行业、产品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而国家的主导性产业却因资金缺乏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有些国有企业产权产识薄弱,在合资过程中忽略自我保护,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产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某些外商违法违约,致使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研究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和结构,提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中国石化企业面临着国际资源市场资金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影响力剧增、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要重视研究与开发(R&D),加强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在国际竞争中培养成长能力、提升价值能力、发展独有技术,在战略重组和竞争合作中,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优势、调整结构,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浅谈跨国公司内部财务运作与外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鑫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5):151-152
“双赢”是国内官方和主流经济学界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渐渐为公众耳熟的一个概念。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是为了获得利润,而中国的本土资源在与跨国资本的合作中也获得了收益。但从跨国公司内部在货物贸易、非贸易费用等的资金流和财务运作角度来看,它们的运作局部会受限于我国尚不健全的外汇管理相关法令、政策;同时,某些跨国公司的不规范操作也给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国际收支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外汇管理部门如何在规范的前提下更好地为跨国公司服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8.
李环宇 《中国电业》2003,(12):46-4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外资、合资、合作的建筑承包企业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以其先进、优质、高效服务与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同时以其惯用的计价模式产生影响。尽快与国际工程造价业全面接轨。是我国工程造价业领域必须面对的现实和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选择将对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构建了国际混合寡头竞争模型,考察同时存在国内国外技术交易渠道下国有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最优技术国产化比重随专利价值的提升而增加。当专利价值较低时,国有企业应当同时使用本国与国外的技术以平衡研发效率与专利使用成本,即“国际分散选择”;当专利价值足够大时,为避免国外企业拒绝授权带来的供应链产业链冲击,国有企业应实现产品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即“本土集中选择”。偏离最优技术选择策略,国有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可能降低整体社会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完全依赖国外技术的选择会降低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效率与利润水平,损害社会福利。进一步,本文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在专利价值足够高时,为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实现选择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应在产品市场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间竞争以提高整体创新动力,同时在技术交易渠道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深度合作以提高整体创新效率。本文揭示了技术市场中国有企业的策略性技术选择的影响机制,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30多年来,上海电气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国际合作能力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气对外开放的重点是引进技术,在进入90年代以后,合资合作成为上海电气对外合作的重点。上海电气曾与西门子、ABB、三菱等跨国公司相继组建了80家合资企业,其中与世界五百强合资的企业有近30家。上海电气对外的合资合作是比较成功的。上海电气的合资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有2户,超过10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