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林芬 《市场论坛》2004,(10):37-38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欧美反倾销法已成为欧美等西方国家限制进口、设置贸易障碍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欧美的反倾销法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定,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制裁的措施更严厉;其二,欧美反倾销法有的规定模糊不清,有的内容抽象笼统,增加了操作时的随意性.中国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应调整政策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卫东  雷京 《国际贸易》2001,(12):35-39
自1904年加拿大在《海关关税法》中首次规定反倾销法内容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内法中规定了反倾销的有关规则.但长期以来,特别是1968年第一个《反倾销守则》通过之前,各国反倾销法在体制、结构、原则和具体规则方面差异很大,甚至对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上都存在差异.虽然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将反倾销纳入国际协定中以期逐渐统一反倾销法问题,但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过于简单,对反倾销的诸多基本问题,如倾销和损害的确定以及反倾销法的合理使用界线问题未作规定,加上"祖父条款"之规定,各国在关税大幅减让的情况下,滥用反倾销法的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前的欧盟反倾销法中,中国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直到1998年,欧盟通过的第905/98号条例,对之前的第384/96号条例进行了修订,将中国和俄罗斯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里撤除,而视为“有条件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中国企业获得了取得“市场经济”的机会,但由于欧盟对于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规定十分苛刻,所以在反倾销实践中,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企业并不多。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但却尚未得到欧盟和美国的承认。本文将着重分析影响欧美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具体因素,同时对欧美反倾销法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规定提出质疑,从而提出我国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法的生命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倾销法沦为贸易保护工具的现实,与反倾销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背道而驰,对国际贸易秩序和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和结束后,关于反倾销法的存废问题,已成为学界激烈争论的话题。反倾销法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其生命力的源泉何在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际社会各主权国家切身利益的需要、反倾销法近百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特别是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反倾销法所存在的贸易保护问题的缺陷,使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由于反倾销法本身理论基础的缺欠,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远景、国家概念的谈化、人类整体利益的凸现,将成为影响反倾销法生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2006,(5):78-79
《欧盟反倾销法》的基础是《欧共体条约》133条,该条约规定欧盟应统一区内的共同商业政策,保护欧盟的贸易。欧盟的贸易保护措施有:反倾销、反补贴及贸易保障措施(如进口配额)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产品出口地,也是近年来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审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本文从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角度,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规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为完善我国反倾销法提供借鉴的同时,以求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当前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贸总协定反倾销法是当代各国反倾销法的范本,具有普遍约束力。它是反倾销立法国际化的主要标志。本文系统地阐述关贸总协定反倾销立法的基本内容(倾销构成要件,反倾销税的征收,价格保证以及争端解决程序等)及其变化发展,并结合欧美反倾销法实践加以评价,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面临的国外反倾销行动的新特点,以及“入关”后如何保护国内市场特別是幼稚产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宁 《商业时代》2006,(6):73-73,75
本文将我国《反倾销条例》和欧美反倾销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对比.对我国《反倾销条例》认定存在的缺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申诉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与美欧反倾销法的分歧和冲突,以及中国反倾销法的若干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美自建交以来,经贸关系迅速发展,1985年双边贸易额增至7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中美贸易也遇到了美国反倾销法的障碍。为此,深入了解、研究美国反倾销法的规定,实属必要。“美国反倾销法述评”一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反倾销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美贸易中几个反倾销实例,探讨了如何对付美国反倾销法的策略,值得一阅。  相似文献   

12.
陈璞 《市场周刊》2004,(7):72-75
倾销认定是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一个重要问题。反倾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抵制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又具有贸易保护功能。反倾销法中对倾销认定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导致了反倾销拥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使得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功能能够轻而易举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李桂萍 《商业会计》2007,(11):22-23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贸易摩擦也El趋激烈。尤其近十几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客观上使他们倾向于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反倾销法的支持下,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已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因素及规避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实施纺织品自由贸易不久后欧美就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的内容为据,宣布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由此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为和平协商的解决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中国应积极寻求对策,尽量采用谈判磋商机制化解纺织品的贸易纷争。  相似文献   

15.
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在外贸领域中,中国与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其中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尤为突出。而今年又恰是世界上第一部反倾销法出台100周年,可见倾销问题由来以久。  相似文献   

16.
由广州外贸学院教师张慧龙硕士编著的《欧美反倾销法对策》一书,最近由香港万里书店出版。该书依据欧美反倾销的最新立法,详细介绍了欧共体和美国有关反倾销的程序规定,着重分析反倾销措施对大陆和香港的影响,及工商企业应采取的对策。书中还以较  相似文献   

17.
印度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度是印度反倾销法中的重要制度。印度反倾销法利用WTO《反倾销协定》的漏洞,将部分国家预设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对相关国家的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地位"设置苛刻标准,充满随意性和不公平性。作为经济和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中国被印度反倾销法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中国产品对印度出口活动中设置起严重障碍。为应对印度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制度,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中国也是受害国之一。为了减少中国出口企业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我们有必要结合具体案例了解 WTO 及一些主要的反倾销立案国有关“非市场经济”的规定,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WTO咨询台     
《WTO经济导刊》2004,(10):95-96
1、现在非洲国家也有一种趋势,即强化遵循世贸规则,发展本国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订《反倾销法》等法律。我国在非贸易大多处于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状态,急需政府和行业协会管理、引导以及企业自我规范。请问:中国如何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贸易交流与合作?在非洲片的管理中,有无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欧盟反倾销法替代国制度根植于“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理论划分,尽管对中国的出口商有例外规定,但仍然倾向于给我国企业以歧视待遇。我国企业直面欧盟反倾销法替代国制度须采取两手准备策略,要实现市场化的价格传导机制,保证价格预警信息的畅通,并采取质量与适度价格并举战略,还要确保价格档案信息的真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