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上海土地》2007,(1):6-6
12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划定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该标准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通知》对全国工业用地划分为15个等别,最低价标准从最高等别一等的840元/m^2递减到最低等别十五等的60元/m^2。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目前已有锦州市、阜新市两个地级市的锅检与特检机构进行了联合重组。从整个运行情况看,都比较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联合重组前问题成堆 首先,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锦州市安检站,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内部管理松驰,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改革意识不强。检验收入逐年递减,职工工资难以保证,福利跟不上去,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无法按时缴纳,导致职工队伍松  相似文献   

3.
基于环境响应的视角,本文分别测算差别环境响应下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14年的工业用地效率值,并采用Malmquist(简写为ML)指数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的工业用地生产效率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作为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对不同环境约束做出的响应会对工业用地效率产生影响,且事前响应模式下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低于事后响应模式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事前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高于事后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事前响应模式测算能真实地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工业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他要素的配置结构直接影响其经济贡献效率,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旨在探讨工业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和方向。研究表明:(1)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存在地区差异,工业用地的投入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效应;(2)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是工业用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的关键,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资源供给已过剩,目前科学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促进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需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国土规划的协调机制。建议构建空间用途管制与协调制度、建设相应的信息联动与预警平台,这对于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工业用地为例,讨论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时所面临的权衡。资源的有效配置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但是可能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减少政企互动下的寻租收益。通过匹配2008—2013年工业用地的微观交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本文构造每笔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实证研究工业用地配置效率,结果发现:(1)平均而言,经济增长压力大的城市更倾向于将土地配置给利用效率高的企业;(2)高效企业拿地时往往享受到地价优惠,这降低了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3)地方市委书记由本地晋升时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说明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受到政商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政商关系间的权衡影响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研究我国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网络,选取了网络密度、网络凝聚力及结构洞指标来测度网络的运行效率。研究发现:(1)国土部门作为评价主体的网络中,绩效信息的调度权很集中,信息流通不是很通畅,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氛围不够友好;(2)税务部门与经信部门作为评价主体的网络中,绩效信息的调度权相对分散,具有的结构洞优势相对多一些,网络成员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相对高些;(3)三类评价网络的密度及凝聚力指标都没有达到0.5,普遍较低,信息在成员间流通的效率和速度受到限制。研究结果表明要想提升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网络的运行效率,必须构建绩效评价平台,并完善该平台的运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日,《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正式施行。按照《标准》规定,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在《2007年国土资源工作要点》中,对于工业用地也提出了紧缩计划。《要点》指出,在土地指标分配上,要适当压缩工业用地,增加民生用地,保证确实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用地。这些针对工业地产的政策能否使两年来一直火热的工业地产降温?工业地产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个金矿吗?  相似文献   

8.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优惠的工业地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与现实途径。对于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在解释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中,工业土地投入应作为重要考察要素。利用全国2007-2011年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工业资本存量、工业劳动力数量和工业用地存量等主要观察变量,建立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以全国城市尺度解释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全国层面的工业经济发展仍十分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2000-2011年期间,辽宁省三次产业产值比例由10.8∶50.2∶39.0变化到8.6∶54.7∶36.7,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由2.27∶1增长到2.47∶1(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年鉴,2012),佐证农业人口年均相对收入日益恶化,迫使其生活水准难以脱离出相对贫困的现状.虽然辽宁省农业人口出现波动递减的趋势变化,但是其总量仍然可观,明显地拖累辽宁省整体富裕指标的提高,截止到2011年,农业从事人口699.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9.6%.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7—2012年中国2 408个区县样本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过程中关键因素进行测度,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工业效率的作用路径加以验证。主要结论包括:(1)降低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费用,降低工业用地使用成本,提升城市工业用地配置市场化程度均能显著提升地区工业效率水平;(2)区县距城市中心距离对内生与外生交易费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对价格机制表现的集聚效应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并且在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应不同;(3)开发区政策的实施对外生与内生交易费用的作用均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制度变革的核心在于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政府在优化产权配置结构的同时,须注重优化工业用地的交易过程,从产权配置结构与产权交易结构两个方面保障工业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