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章圣伦 《经济师》2011,(5):50-50
城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聚合体,城市化能够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但城市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城市规模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发生。因此,需要研究最优城市规模,并对城市空间规模增长进行适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规模经济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剖析了几个容易误解和混淆的理论问题;指明规模经济的误区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的理性抉择;阐明了在发展规模经济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规模经济的内涵,通过研究我国主要产业的企业现状及其问题,相应地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培育工业规模经济,“船大好冲浪”。这是工业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已日益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目前,许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对培育工业规模经济非常重视,纷纷排出了重点企业,制订了种种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了发展的规划和措施。惺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确定培育规校经济的重点企业要依把规便又不难规演,必须与产业政策相吻合多数地方确定培育规模经济重点企业的基本方法,是对现有工业企业依据产值、利润的多少依次排队,居前选择若干个企业。有一个以纺织、机械工业为支柱的市,确…  相似文献   

6.
时下,提高规模效益,已成热门话题和企业追求,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兼并、购买潮,一浪高过一浪。其实,规模效益何如效益规模?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两种模式,一种是规模效益模式,即日韩模式,以规模扩张为特色,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兼并、办厂,“拣到篮里便是莱”;一种是效益规模模式,即欧美模式,谨慎从事,不搞无条件扩容,不打无把握之仗。两类模式孰优孰劣,恐一言难尽,但那些一年七八百亿美元销售额,名列全球500强前茅,有“无所不产”之称的日韩大企业,在亚洲金融风波的动荡中经营多不理想;而欧美那些不搞盲目扩张的跨国公…  相似文献   

7.
企业规模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关于企业规模的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归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企业规模分布的,主要讨论企业增长、规模以及最终的分布形式.第二类是关于企业规模报酬的,主要讨论企业的规模与其盈利性之间的关系.第三类是关于企业规模决定的,主要讨论企业规模(边界)的影响因素.第四类是关于企业规模极限的,主要讨论企业规模最大能有多大.本文集中讨论这四类文献在理论和经验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唐任伍  戴伟 《技术经济》2003,22(10):13-15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以“一体化”和“自由化”为主旋律的金融改革 ,银行已从传统定义上的从事货币存贷业务的货币机构向集中化、全方位方向发展 ,许多银行通过并购使得其自身规模 (包括资本、总资产、业务范围等 )越来越大。对于银行购并的动机有各种解释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银行或多或少都追求规模经济。一、银行业规模经济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 ,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 ,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根据产业组织理论 ,银行除了具有与一般工…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分析经济中的企业时,我们会发现各个企业的规模是不同的:不仅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不同,而且同一行业内的企业规模也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最代企业规模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它又是多大呢?1关于最代企业规模的理论及其评述1.1科斯的企业规模理论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这篇划时代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科斯分析了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交易费用原理,即认为价格制度或市场机制的运转是有成本的,这就是交易费用,“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简要阐述,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展规模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欠发达国家在赶超先进国家中,实施规模经济更具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仕辉  程崇祯 《经济师》1998,(11):15-16
一、规模经济在我国企业为何难以实现经济学里确实有规模经济之说,指的是当经营者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看好、产品竞争力强、资源配置有效时,随着某产品规模的扩大会降低该产品单位成本,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培植企业规模经营优势对我国企业来说尤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企业规模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企业规模变动的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规模的变动及其规律,并不是单纯的产业组织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学深层理论的重大问题。到目前为止,企业规模的变动规律问题,对于经济学理论来说似乎仍然是一个必然王国,仍需要经济学家作出科学的解答。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着关于企业规模的理论内容,深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是当代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现实任务。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期外债规模和流量猛增,债务风险加大,文章在对我国外债规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我国外债规模扩大的原因,进而对外债规模的适度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吴元璋 《经济师》2000,(10):84-85
一、银行业“合理规模”的涵义与我国新兴商业银行的规模不足问题何谓银行“规模”,长期以来我国业界人士对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有将机构网点数量视为银行规模的 ,有将人员多寡视为银行规模的 ,亦有将资产大小视为银行规模的。笔者认为 ,资产应是银行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 ,机构网点、人员数量可以从某一角度折射出银行规模的大小 ,但随着金融电子化、虚拟银行的发展 ,他们与银行规模已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资本是支撑银行规模的基础 ,是一家银行实力的体现 ,但不能将其本身视为规模。银行规模从本质来说是某家银行资产的市场占有份额 ,…  相似文献   

15.
所有投资者都希望扩大企业规模,其目的在于利用企业的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扩大规模,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其次需要企业能严格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处理企业的内部利益关系,创新体制,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最后,还需要社会地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规模经济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规模经济本质是结构经济的新论断,即规模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并基于此结论发展了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扩大企业规模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从我国实际来看,企业规模偏小,且产业集中度过低,这是我国产业组织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壮大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业成长素质,应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的后发外生型经济特征,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盲目多角化和提前多角化。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横向兼并应是目前该选用的兼并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证券业适度规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适者生存法和DEA分析法进行我国证券业适度规模研究。首先选取大、中、小型各12家证券公司2008—2013共六年的数据,运用适者生存法得出中型证券公司、小型证券公司存在最适规模。其次选取18家包含大、中、小型上市证券公司2011—2013共三年的数据,运用DEA分析法得到了各年份大、中、小规模证券公司的规模报酬情况。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下规模经济的新特点与规模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使得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收缩相互交织、大型与小型企业“双向协同”发展;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这些新的特点无疑对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本质、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经济的类型和实现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规模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周广仁 《当代财经》2007,(2):29-33,42
"十五"时期江西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江西财税"两个比重"偏低,既有产业结构、税源结构、经济效益欠佳等经济原因,也有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款抵扣政策等税制原因,还有税收管理方面的原因.应当从理顺管理职责、加强户籍管理、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申报审核、强化税收分析、加强纳税评估、规范税收检查、健全税源控管措施等方面入手加强税收管理,扩大税收规模,进而提高江西财税"两个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