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读书     
《中国经济快讯》2010,(36):69-69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本书对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作了全面阐述和系统介绍。作者从中国的人口状况和人口政策、劳动力状况和劳动政策、经济增长对中国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三方面论证,描述了西方眼中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澳两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的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中澳两国SMEs发展的一般政策背景,并从融资、技术、市场、集群及管理服务五个方面考察中澳两国促进SMEs发展与创新的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些政策,发现澳大利亚在这五个方面基本上有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的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变及相关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正式确立以来,出口退税一直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期间历经了多次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也吸引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从正式实行至今的演变历程,然后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以及中国出口退税对出口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支、国民福利等方面的影响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加深我们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对外资并购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大致经历了政策空白阶段、逐步开放阶段和积极推动阶段。无论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还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分析,跨国公司并购在促进中国战略产业发展的同时,其对中国本土企业生存与成长的抑制、所造成的产业垄断以及对中国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等问题不容回避。在跨国并购背景下,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外资并购的政府规制、政府产业支持政策和企业自主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走势及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需求、投资和政策组合3个方面分析了美国过去10年经济增长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展望美国经济未来的短期和中长期走势,探讨了美国经济减速对亚洲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中国2013年-2014年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概况、固定汇率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层面、浮动汇率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对外贸易层面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澳大利亚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澳大利亚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陆克文政府与霍华德政府政策比较的三个视角,分析了陆克文政府未来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特点,其分别是:第一,在发达国家阵营内,从追随美国制衡欧盟演变为在美欧之间权衡;第二,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的方面,陆克文政府坚持"有限区别"原则与合作原则;第三,与霍华德政府的政策仍有继承和衔接,其目标是本国利益最大化。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政策新动向给中国的启示是:中澳两国应加强能源合作(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及科技服务方面的合作),中国还应借鉴澳大利亚产业转型经验并在能源服务方面进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宪法角度对比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民族政策,能使我们对两个国家民族政策规定的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由于两国在国体、政体、基本国情、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在宪法制定时关于民族政策的内容存在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不仅深化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意义的认识,同时也进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标明一步有利于中国统筹发展的新课题。本文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从认识、政策、技术等三个方面深化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在循环经济研究方面进行开拓性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澳大利亚与发达国家的关系、澳大利亚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陆克文政府与霍华德政府政策比较的三个视角,分析了陆克文政府未来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特点,其分别是:第一,在发达国家阵营内,从追随美国制衡欧盟演变为在美欧之间权衡;第二,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的方面,陆克文政府坚持"有限区别"原则与合作原则;第三,与霍华德政府的政策仍有继承和衔接,其目标是本国利益最大化。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政策新动向给中国的启示是:中澳两国应加强能源合作(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及科技服务方面的合作),中国还应借鉴澳大利亚产业转型经验并在能源服务方面进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进步与兴起无不伴随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本文简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用事实与数据说明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是以出口激励为中心的外贸发展战略,它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也逐步显现了因政策性扭曲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此进行反思和客观分析,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新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阶段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三十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评价了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强调了中国金融业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双轮驱动下,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对外开放的方式,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并且指出,只有强化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才能应对开放带来的竞争和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回顾中国了开放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在阶段的划分和阐述上着眼于两个视角:一个是相关外资政策的意图及其实行手段;另一个则是以在华跨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的实际成果以及在这个进程中本土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其次,在总结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论文结合我国在现阶段参与国际生产体系进程中的状况,就目前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开放条件下推动多层次、多形式、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进入,"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风气日益蔓延开来,对邓小平和他的改革开放思想的困惑和误解由此产生。本文从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产生的历史大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方面入手,力图全面深刻认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新疆财经》2007,(1):29-32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最明显的表征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这种差距的扩大是地理区位、历史、政府政策、金融支持、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区域金融的角度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化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梁 《开放导报》2008,(5):45-48,67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全面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将内外经济政策统一于国家的战略利益。目前国内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转变片面的GDP导向思路,确立国家竞争力导向原则。要以我为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好对外开放、独立自主和经济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开放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对外逐步开放的特点、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各地区对外资吸引力的差异等因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呈现不平衡和动态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FDI在华投资30年的回顾,总结FDI进入中国不同区域三个阶段的特点、在华投资区域产业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来源地FDI区域分布的特点,指出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因素、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因素和地方发展的禀赋性因素是造成FDI在华投资区位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社也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时期,同时进入群体性事件高发时期,我们要冷静合理的应对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开放经济体制演变历程的阶段性回顾和分析,指出其从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的基本特点,并对今后进一步构建契合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目标的、完善的开放经济体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