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人们如此熟悉,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迄今为止,人们却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作为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等经济学科的基石,货币的本质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意义.许多货币领域的模糊认识和意见分歧,莫不源于对货币本质的不同认识.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而言,无论将货币总量或是通货膨胀率作为直接目标、中介目标,对什么是货币都必须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金融创新和信用的新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与一些金融衍生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理论的构建与实践的发展都要求廓清货币之为货币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曾康霖  罗晶 《征信》2021,39(8):1-6,30
讨论货币锚,必须明确货币锚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提出来的,货币锚进入与退出的基本条件.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考察货币锚时,要把货币购买力、货币保障力和货币的偿债能力区别开来.把GDP作为人民币的偿债能力是不妥当的,把GDP作为人民币的锚定物是不妥当的;把土地作为人民币锚定物也是不妥当的.我国人民币的锚定物曾经是黄金、美元、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但现阶段,应坚持汇率为人民币的锚定物.因此,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本质和规律的重要论述;要确认当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在起着变化;要确立货币的锚定物不能只着眼于国内,而要着眼于国际;要发挥人民币锚定物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关于货币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激烈讨论。本文在梳理货币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货币的本质是由形式与功能组合形成的一般信用,并且通过货币体系实现信用的制度化。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字货币是否会改变货币本质的问题,本文从货币形式、主权信用、中心化、金融稳定、普惠金融和货币管理等六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数字货币并未脱离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在本质上依然需要依托稳固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础,但是其在信用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对货币发行、支付结算、金融稳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货币和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在掌握数字货币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完善货币制度和金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积极引导数字货币推动的良性货币竞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货币经济学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新货币经济学主张将传统的统一于一种货币中的记账职能和交易职能相分离,来解决传统的“二分法”问题,并提出了“精密的物物交换体系”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认为如果取消法律限制,传统的货币将消失。新货币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认识和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货币则是金融的核心。弄清楚货币是什么、如何创造和发挥作用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金融体系的运作和发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M2/GDP持续上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实施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6.
美国20世纪90年代放弃了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德国在其他国家都相继放弃货币供应的中介目标的情况下,仍坚持这一目标,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有关,特别是金融创新对两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货币供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国内引起了争议,本文通过使用比较分析法和历史辩证法,比较分析美德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阐明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中介目标是基本合适的,只是在执行的某些细节上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7.
货币乘数还存在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8.
货币之魂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告诉我们,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中告诉我们,货币是一种工具,一种现代国家之间在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场上争斗的利器,有时候其威力强过核武. 然而,货币与人类文明共存已经几千年了,自从有了货币,人类文明也翻开了新的一页,难道一个阴谋能存在上千年而不被人发现吗? 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探索货币的本质.隐藏在货币躯壳之内的灵魂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虚拟货币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从《暗黑破坏神3》里的金币、Facebook的积分,到飞行常客里程数,都是虚拟货币的多种形式.虚拟金融世界与真实世界比以往更为交融.人们开始猜测未来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虚拟货币最终取代由政府发行的美元、欧元等实际货币.  相似文献   

10.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的一个经济地理概念.①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研究相关国家要形成最优货币区每个国家应该达到的经济、金融标准,以及国家从自身角度来看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利益与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区块链货币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认识对于该种基于分布式不可更改的加密数据库技术的电子货币未来发展趋势都极为关注,尤其是与现行货币之间的关系。"国家信用"在现代货币发展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现代货币的流通以及发展都是基于国家和银行实行的。而区块链货币使得金融基础架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未来可能会对金融乃至经济市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区块链以及现代货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货币需求的结构性角度看我国的“货币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之谜"一直是一个困扰理论界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本文在吸收前人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区别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并认为M2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们真实的货币需求,不同金融结构下M2的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M2/GDP也就不能用于具有不同金融结构国家之间的经济货币化比较,本文从人们所持有货币的形式出发,分析了不同货币形式对于人们货币需求的代表性,并利用一种能够代表真实货币需求的指标M*来重新分析我国的"货币之谜",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出现高M2/GDP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金融结构而导致的M2的结构性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论货币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或一般等价物,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任何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本文认为:我国传统货币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前者的理论只适用于金属货币经济,不适用于信用货币经济;而后者的理论则只是描述了货币的表象,没有涉及货币的本质内容。本文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利用这一观念能较好地描述各种货币形式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全球货币最终趋于统一,但在主权货币没有消亡、各国经济日益融合的现实条件下,货币错配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欧盟的现状来看,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就属经济、货币联盟,而欧盟一词也是从这里而来。欧盟的设计们对统一货币欧元及管理欧元的机构寄予了很大希望.希望从货币入手,能促进管理经济的政府一体化,从而引发更大的职能转换,最终达到政治联盟。因此,中国与欧盟在货币、金融方面进行合作,会很容易找到一个没有什么不同声音的对话伙伴,中欧的合作应更容易推进。另外,中欧货币金融合作会加强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既符合欧盟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是件相得益彰的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利率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调节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利率调节范围和调节深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正确统一的认识。关于利率的宏观调节作用,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宏观金融管理基本上采取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给量的方式,以后逐步过渡到以基础货币来调控货币发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讨论主要货币起源与演化理论的矛盾与不足,从货币取得人们信任的角度,尝试整合了货币起源与演化的事实与逻辑,由此可以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商品、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都是信用货币,货币演化是货币内涵的威权因素和物的因素相互竞争的结果;且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信用。维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与币值稳定应当是任何货币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9.
正确地认识并区分流通中货币、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货币,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加强金融宏观控制,合理确定货币供应量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几年来,金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有些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一、三种货币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纸币本位制或称管理货币制。在此制下,流通中货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研究货币历史的演进,找出其发展演进的规律,能让人们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看清货币发展的历史,更好地预测货币形式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货币起源的分析,探讨了在这个演进过程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