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2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改进金融监管方法方面提出,要在做好合规性监管的基础上,把监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风险性监管上。本文介绍了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的联系与区别,并就风险性监管的理念和方法做了较详实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风险性监管正成为银行监管的—项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监管工作中的逐步运用,以及对银行财务数据的采集、加工及分析利用能力的不断加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将会受到更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基层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金融监管理念滞后。虽然 ,近年来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成效明显 ,但基层监管部门监管理念仍滞后于新时期新的监管要求。一是监管理念较为单纯。监管部门往往重合规性监管和机构准入管理 ,轻风险性监管 ,对风险性监管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4.
监管的内容。会计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既要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监管,又要对金融机构营运资金的风险性监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际银行监管的趋势及对我国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银行监管方式的趋势 1.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 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银行监管方式的趋势 1.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在识别、度量银行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审慎监管原则,提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监管措施。它更注重银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基础上,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大量涌现,且规模迅速扩大,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成为现代经济的风险聚集地和多发区。面对这种趋势和状况,央行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必须尽快由单纯的合规性监管过渡到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的轨道上来,传统的手工监管方式显然已远不能适应需求。如何增加金融监管的科技含量,以电子化监管替代原有的手工监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央行监管的有效性,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8.
一、基层央行金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监管工作中就事论事多,综合分析少;检查、反映和纠正的表象问题多,触及深层次问题少;事后监管多,事前防范少.主要表现为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  相似文献   

9.
1、监管目标定位,规划要具体 金融监管包括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两大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对其进行人为划分、研究孰重孰轻,并无实际意义。就县级人行而言,可根据不同监管对象的特点,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把监管目标定位于全面真实反映金融机构风险状况,严格查处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辖区内金融秩序稳定。在此基础上统筹制订辖区总体监管规划,将监管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文 《西安金融》2001,(1):24-24,30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特别是1995年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工作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一些基层行监管部门仍然把监管重点放在机构审批和经营合规性方面,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重视不够,没有把金融监管看作全过程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营运监管是金融监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对金融机构业务营运的合规性和风险性的监管,目的是促使金融机构始终保持稳健经营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刘明康主席在2007年中国银监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关系,规制导向监管与以原则为基础监管的关系,合规性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的关系,这一论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着眼于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四川银监局结合实际就如何处理这三大关系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吴庆 《中国金融》2006,(11):45-46
我国银行业发展经历了四种监管模式:信贷规模监管模式(1984~1992年)、合规性监管模式(1993~1998年)、合规与风险并重监管模式(1999~2003年)和全面风险性监管模式(2003年至今)。与不同时期的监管模式相对应,适用于我国金融企业的会计政策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第一 ,要求监管人员转变观念 ,提高对风险性监管重要性的认识。目前 ,许多金融监管人员仍然沿袭合规性监管的做法 ,热衷于批机构、管项目 ,而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关注较少。合规性监管对于把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关、规定金融机构经营的范围、规范某些金融业务的经营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风险防范方面却具有事后性和被动性。而风险性监管通过监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资产流动性、存贷比例、内控制度等变化情况 ,能够预先发现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蕴含的风险并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因此 ,为适应央行监管工作逐步由合…  相似文献   

16.
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原则,人民银行对内部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2002年5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又确定:在坚持管监分离、集中监管原则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监管组的责任,充实监管力量,进一步发挥新的监管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优势.两次调整和改革的实质是改变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监管制度和分层次、递进式的监管模式.这对长期习惯唯上是从,听口令,做动作的基层监管央行来说,需要从监管理念、监管原则、监管思路、监管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加以改进,开创银行监管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从“重行为监管”转变为“重主体管理”是“五个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转变之后,外汇局各分、支局的职责也由对单项业务进行台规性监管,转变为对经济主休整体外汇收支的合规性及风险性进行全面监管。与之相适应,各分、支局的内部组织架构也应当根掂职责和业务流程的转变进行州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方面介绍了我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市场准入由限制性转向审慎性监管、市场运行由合规性转向风险性监管、加强和完善市场退出监管等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强化合规风险管理,不断提高监管制度的执行力,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切实管理与控制好合规性风险,是当前银行监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确保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商业银行落实和执行监管制度、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协调“三大监管关系”提升监管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处理好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为基础监管、合规性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三大监管关系",是新形势下适应银行业改革发展和金融创新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