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允朋肯定想象不到,他一篇小小的文章会对中国广告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多年后他一系列广告著作的影响力,都远远比不上1979年1月14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这篇篇幅并不长的《为广告正名》。  相似文献   

2.
1 陈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中国广告业年度十大广告学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曾出版《新媒体与广告》等广告学专著,发表《走向集团化:中国广告业的趋势研究》、《广告是否衰落?公关是否崛起》、《新经济时代的广播媒体》、《中国户外广告的问题与出路》、《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五个问题》等数十篇广告研究学术论文,所提出的广告集团化、广告与公关、广播广告、户外广告、中国广告业发展模式、中国媒体经  相似文献   

3.
时学志 《广告导报》2004,(1):111-11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的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简称17号令),是我国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实旋之后最重要的广告管理方面的法规,对广播电视广告的内容、发布总量和插播问题做了全面具体的规范,对进一步规范广告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广告业走向健康发展轨道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广告业未来发展无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4,(10):45-76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复苏,到2004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瞩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广告导报》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第10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百人(家)”系列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作出贡献的广告人和广告经营单位。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平面设计师100人”。  相似文献   

5.
俞雷 《商界》2009,(2):146-147
1979年的丁允朋是在上海广告公司工作,这位后来被尊称为“广告学者”的人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一年他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小文章竟会对中国广告业产生那么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篇名为《为广告正名》的1200字的短文,拉开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广告大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婷婷 《中国广告》2011,(6):68-72
《中国广告》是一本在业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杂志,伴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祝《中国广告》越办越好。——沈赞臣寄语《中国广告》30年  相似文献   

7.
15年前,湖南好人凌平胸怀宏愿携《广告导报》进京发展,时光荏苒15年,《广告导报》业已成为广告行业极具权威性、影响力的专业杂志。《广告导报》见证了这些年来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记录了中国品牌的快速跃升,推动了广告行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开幕词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广告和品牌是孪生的兄弟,我觉得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这个创意非常好,曾经有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说,品牌(商标)是我自己创造的,我像爱我的孩子一样非常爱它。但是我不能把它养在家里,必须让它出去闯荡,这依靠的就是广告。这句话把广告和商标或者品牌的关系说得非常明白。《中国广告》杂志见证了中国广告30年的风风雨雨,杂志社的张惠辛社长很谦虚地说:"30年来有无数的前辈做了很多努力,才使这本杂志能够到今天越活越年轻,《中国广告》杂志是伴随着中国广告业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广告》杂志拥有这种谦虚感恩的心态,这本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5,(6):79-80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2005年1月29日的报道称,亚洲广告行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中国广告业也正在亚洲独领风骚。中国的广告支出在2004年度增长了32%,仅次于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广告业,达到189亿美元。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的中国,据称将在未来7至10年内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前景虽然美好,但是目前普通受众对广告业的评价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8,(1):38-39
06年末,广州市广告协会正式与广州市工商局政会分开。2007年1月中国广告协会正式宣布开始打造全球第二个、国内首个广告“名人堂”,吸纳自1979年来中国广告业的杰出人物。6月,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委员会宣告成立。9月,中国广告协会广告主委员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另外,其他各省市广告协会也纷纷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广告大观》2009,(9):28-29
2009年7月,酝酿多时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终于发布。广告被列入了第一梯队的重点文化产业。这对2009中国广告业来说是最大的一抹亮色。那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对广告业的未来发展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12,(1):166
上海市开展"广告业白玉兰奖"评选因中国广告协会2012年起不再组织"争创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评选活动,上海市广告协会为了保持和延续过去多年来本市广告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广告经营单位积极创新、转型发展,根据会员单位的要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8,(4):57
本书通过客观而又翔实的笔触,记录了首都广告业发展的历史足迹,让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个行业的发展全貌。从1979年至2006年,北京广告业伴随着中国广告行业的勃然兴起,走过了整整27年。这看似不长的27年,却凝聚了几代北京广告从业人员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伏海 《中国广告》2006,(5):54-54
3月17日,一个不能被忘记的夜晚,广告业的盛会——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的颁奖晚会隆重举行。同样,有一个人也不能被忘记,王庆元——中国广告业复苏的关键人物,他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本广告杂志——《中国广告》。他组织拍摄了中国大陆第一条广告——参桂美容酒。晚会上,王庆元被评为中国广告业25年特别贡献人物。会后,我作为中国广告杂志的后辈,请王老发表他的获奖感言。  相似文献   

15.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恢复,到2003年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侧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本刊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第10期开始,我们推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系列百人(家)”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作出贡献的个人或公司。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广告经营100人”。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6,(4S):22-26
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告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在业界虽未激起千层浪.也着实引来不少关注。没有人怀疑这一规定的出台表达出监管部门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美好初衷,其加大执法力度的决心由此也可见一斑。然而.静心审视,不免有“好事不易办好”的疑虑:广告服务真的能够全部做到明码标价吗?《规定》是否切实可行?谁来监督执行?又该如何奏效?一系列问题正在考验着广告业。本刊拟就这一话题.召开了包括管理层、广告公司人士、专家学者及广告后备力量在内的大讨论.以急行业之所急.解行业之所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广告导报》2005,(4):38-63
从1979年新中国广告业的全面恢复.到2003年底中国广告业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中国广告业引来全世界的侧目。作为一家专业的广告杂志,本刊不仅要和大家一起为之激情勃发.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每一位读者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从2004年第10期开始.我们推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系列百人(家)”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讲述那些为中国广告业走向繁荣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公司。本期推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策划100人”。  相似文献   

18.
许正林  马蕊 《中国广告》2010,(4):120-125
本文选取七种广告专业期刊以及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广告研究文章共321篇,从2009年广告业局势与广告公司应对策、广告管理与自律更加紧迫、文化产业政策对广告发展的影响、农村广告市场的开发、新媒体促进广告业发展以及其他研究热点六个方面进行归结与分析,期望对2010年的中国广告业和广告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一、在中国统计网中的中国广告业最近我企图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找一些有关广告业发展的宏观数字资料。但翻遍这本厚达将近900页的书,找不到一点有关我们这个行业的统计资料。2000年中国大陆广告业的经营总额达712.66亿元,广告经营单位更多达70747个。远比中国的群艺馆、文化馆多,比艺术表演团体的经营规模大。如果从目前广告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说,更是人人皆知,就是各级统计年鉴上,也都少不了广告插页。可见这个行业影响力之大。但在中国的统计网络中,广告业却比不上群艺馆、文化馆!一个规模达700多亿的行业在国民经济统计中被忽视,一个有着深刻影响的行业因此而显得如此不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今年召开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恰逢中国广告业恢复30周年,应该说,这是沧海桑田的30年,中国广告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广告大国。而作为中国第一本广告专业杂志的《中国广告》,见证、参与并推动了这一伟大的进程,自身也从一本薄薄的季刊开始成为集刊物、网站、丛书与论坛为一体的有影响力的专业平台。30年来,始终有一种自下而上、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