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敏 《时代经贸》2010,(14):13-13
全面收益理论与决策有用观和多种计量属性密切相关,能更加全面的披露公司实际情况,提供给预期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新会计准则引入全面收益概念,但其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充分恰当的列报全面收益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符合决策有用观;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受到了质疑,而被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逐渐替代;全面收益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全面收益观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仁俊  李慧娟 《当代经济》2006,(12):130-131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全面收益报告实施的全球化趋势,使得推行全面收益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现实状况,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息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报表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在投资者导向的决策有用观下,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是未来的现金流量.尽管盈利指标被认为是信息使用者关注的核心,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应计制报表收益的信息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现金流量由于其不易操纵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来评价盈利质量成为近来会计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焦金萍 《经济师》2005,(3):189-189,191
现代会计工作作为一个以提供信息为主要功能的信息系统 ,其传输的信息的有用性、真实性直接决定该系统的存在和发展。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 ,企业经营的多样化 ,企业收益变得更加多样化 ,如何真实有效地报告企业的收益 ,成为现代会计工作的新问题。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结合国际、国内现代会计工作的理论 ,论述全面收益报告正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之所以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因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能改变或影响到各种经济决策的制定,进而通过决策的实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财务会计的决策有用观。基于决策有用观,历史成本计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而公允价值以市场定价为基础,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为了有效实现"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应该对现行公允价值报表披露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构建全面收益报告模式。  相似文献   

7.
全面收益概念正是针对传统收益概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它代表着客观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必然要求.很明显,全面收益概念将对传统收益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并将推动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经济》2019,(6):125-136
基于TAM理论和隐私计算理论,分析了移动社交商务中的隐私悖论现象,隐私关注对移动社交商务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以及隐私悖论中存在的多重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男性较为关注移动社交商务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而女性则非常在意移动社交商务的风险和收益;隐私关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均对使用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收益在隐私关注与使用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感知风险的部分中介作用得到部分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相与实施,对于全面收益观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讨论也越演越烈.本文就是在全面收益观的角度下,对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我国全面收益观下的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负债收益计量模式考虑了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能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资产负债收益计量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是不完整的资产负债观收益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诞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企业所面对的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决策者的要求,人们对未来信息的关注超越了历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强调对委托方忠实的受托责任观显得有失偏颇。随着企业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业务,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全面收益观,更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其他综合收益的引用可以更好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平衡相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以克服传统会计收益报告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Beta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利用Pettengill(1995)的剩余市场收益模型以及Fama的两阶段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1997年1月-2001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21支股票的周收益率。当市场收益在于无风险收益时,Beta和收益显正相关,当市场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时,Beta和收益显相关。可见,Beta在解释股票间的差异方面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健 《现代财经》2003,23(2):52-55
全面收益代表着现代收益理论的发展方向,同样,在全面收益基础上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代表着现代财务业绩报告的发展方向。本文在阐述我国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构建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工孟  高宁 《财经研究》2005,31(3):58-66,99
文章主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年度盈余宣告和股利宣告的信息含量.中国上市公司在宣告会计盈余的同时宣告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文章在检验这三类宣告信息有用性的同时,也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检验.基于对1232个同时宣告的数据集的研究,我们发现非预期盈余(用盈余变化表示)与异常收益正相关,这表明投资者利用盈余宣告信息来确定股票市价.股票股利则加强或减弱了盈余信号.股票股利和股票收益之间存在着较弱的相关性.现金股利和股票收益之间也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和股利不相关理论是一致的.此外,各项的敏感性检验结果都表明,文章的结论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5.
论新会计环境下全面收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全面收益报告实施的全球化趋势,使得推行全面收益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现实状况,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会计信息.美国会计学者利特尔顿认为,收益是企业会计的重心,收益表是企业会计最重要的产品.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是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重要支柱.全面收益突破了实现原则,更好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并在会计确认中坚持了适当稳健的原则,有利于提供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传统收益报告开始向全面收益报告转变。经过几年的改进与推广,全面收益报告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分析了“全面收益”在中国实施的必然性,并借鉴国外全面收益报告模式,对未来中国全面收益报告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马利琴 《经济师》2009,(1):144-144
文章论述了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涵义以及两者的差异,通过分析全面收益理论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阐述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单宁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89-189,194
建立全面收益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帮助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难题、促进中国会计与国际接轨都有重大意义。中国应立足国情,构建适应中国的全面收益报告。指出了中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对构建中国全面收益报告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使得传统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提出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建议,全面收益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全面收益。通过比较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差异及国内外全面收益理念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在中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