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铁路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高速铁路规模的逐渐扩大,接触网对检测技术有一定的要求,目的是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进而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文章探讨了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对施工、检测和运营等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接触网是为高速铁路动车组提供电力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和效率。为保障高速铁路供电的安全可靠,根据在铁路供电系统多年的工作经验,文章对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安全检测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128-130
作为高速铁路列车电能主要来源的接触网,其输出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保证高速铁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由于电力机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作为单相脉冲负荷,其线性差、波动性大,或产生较大的负序谐波,从而造成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的功率因数降低,致使接触网无功功率过剩,引起接触网电压升高。因此,在接触网系统中需要采取无功补偿的方式,抵消接触网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保证接触网电压保持在符合电力机车运行要求的范围内,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无功补偿调压是一种有效的调节铁路接触网电压的方式,通过增加系统的感性无功功率对过剩的容性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从而将系统的电压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接触网无功负荷特性,分析目前我国常用的接触网无功补偿方法及应用,再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实际现场的应用效果作为分析,以期为接触网无功补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比较传统接触网上部施工工艺与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指出了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中运用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的必要性。从现场测绘、施工数据测算、配件预先安装、施工车安装以及承力索、接触网导线超拉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比较传统接触网上部施工工艺与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指出了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中运用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的必要性。从现场测绘、施工数据测算、配件预先安装、施工车安装以及承力索、接触网导线超拉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赵祥 《价值工程》2024,(11):133-135
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隧道段为地下工程,接触网槽道预埋于二衬拱部范围,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营期交通安全。本文依托渝昆高铁山田隧道,探讨了施工中接触网槽道的检测问题,特别强调了FF08-41激光水平仪在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检测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对实际施工效果的评价,为隧道工程接触网槽道检测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朝着更为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
张成志 《价值工程》2021,40(24):148-150
铁路接触网最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便是机械与电气烧伤的故障问题,从而加剧了我国铁路接触网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风险,甚至是在严重情况下导致事故的发生,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铁路接触网的检修技术完善便至关重要了.通过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的完善,能够进一步对焦铁路接触网应用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切实提高了铁路接触网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铁路接触网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成志 《价值工程》2021,40(24):148-150
铁路接触网最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便是机械与电气烧伤的故障问题,从而加剧了我国铁路接触网的运行风险和安全风险,甚至是在严重情况下导致事故的发生,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铁路接触网的检修技术完善便至关重要了.通过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的完善,能够进一步对焦铁路接触网应用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切实提高了铁路接触网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铁路接触网的运行效率.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相似文献   

9.
熊友川 《科技与企业》2014,(15):322-322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现代高速铁路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本文在综合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从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模式的选择和施工后期的维护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柴红旗 《价值工程》2011,30(19):45-46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和铁路客运专线的主体和关键。论文在以讨论和辨证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弓网关系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总结了抑制普通铁路接触网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比性的将普通接触网与高速接触网进行了阐述,具有针对性的概括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沈洋 《价值工程》2011,30(12):72-72
无砟轨道是现代高速铁路发展中所应用的较为先进的轨道技术,该技术能够避免了高速铁路采用传统轨道技术造成的道砟凤华、线路频繁维修,提高了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在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无砟轨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就铁路专线无砟轨道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黄金歌 《价值工程》2021,40(2):73-74
随着我国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各个地区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速铁路网络,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测量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测量技术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高速铁路测量技术应用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供电技术的不断革新、供电设备修程修制的改革、设备运修分离模式的实践运用,接触网检修施工组织模式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为了有效推进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实现接触网检修装备现代化,西安供电段将JJC型接触网检修车列在接触网集中修安全运用管理方面进行了实践和验证,提高天窗有效利用率,在施工组织和安全运用方面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物流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交通运输的服务,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业在对地区经济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的进步的前提下,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建设成为时代新宠。文中研究了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广西物流产业发展的积极和不利影响,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夏鹏 《价值工程》2022,(6):62-64
城市快速通道飞快建设的同时,上跨铁路营业线施工项目逐渐增多,不仅给施工增加了难度,也给铁路运行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就上跨徐兰高铁转体施工安全风险,系统总结了该项目为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所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对今后同类桥梁上跨高速铁路营业线转体施工项目安全防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在发展中也获得了新技术以及新突破。同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为运输业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以及巨大的挑战。人们在旅行当中对交通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们非常重视交通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通常情况下,首选的铁路运输属于运输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在铁路运输当中,供电系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论文主要简单地介绍电气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希望可以给大家带去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国外的先进经验出发,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阐述了对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的一些设想。如通过提高张力、预弛度的弹性单链形接触悬挂,适当缩小吊弦间距等。对改造和维修该种悬挂的关键技术做了简要分析并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铁路单线隧道接触网弓形腕臂预配施工难度,论文研究了一种接触网弓形腕臂预配平台,结合单线隧道内弓形腕臂数据精测技术及计算软件,精确测量预配,保证弓形腕臂的安装精度和质量,使弓形腕臂在现场施工中一次成优。论文结合实际,就某铁路单线隧道接触网弓形腕臂预配平台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范玲玲 《价值工程》2021,40(2):117-119
为解决跨既有高铁转体梁中跨合龙段诸多施工技术难题,采用箱梁端部预埋钢壳施工技术,本文详尽的论述了转体梁与既有线的位置关系,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合龙段钢壳的吊装,钢壳的加工制作,合龙段的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桥梁跨越既有线及接触网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既有铁路线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张瑜 《价值工程》2011,30(30):304-305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给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一些高铁已经开始投运的路线上,航班大量减少,甚至停飞。那么即将来临的更大规模的高铁运营时代又将会对航空运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民航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基于我国高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铁对民航营运的影响,并且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未来航空运输行业应对高铁发展的策略及建议,提出高铁的发展既会给民航事业造成一定的阻力,也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而两者必定在这种相互的适应中共同竞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