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转轨环境和控股公司组织架构下发展起来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其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复杂,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性的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宁 《金卡工程》2010,14(2):240-241
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是法律规定的设立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一种限制性措施,其主要功能在于防范利益冲突和风险传播,本质上是众多利益折中调和与平衡的产物。但防火墙制度本身并不能完全阻断金融控股公司内的风险传递,甚至还会侵蚀金融控股公司的经济利益。防火墙的设置,重点考虑防火墙制度在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内在性、透明性。防火墙作用的发挥,应当充分强调市场约束力量,调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具有协同效应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多内部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将更加重要。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合理的“防火墙”制度。  相似文献   

5.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交易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传递的内部交易以及防范内部交易风险的防火墙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RFI/C(D)评级体系中对存款类子公司影响因素评估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风险评估,确定防火墙“级别”,从而保证防火墙设立的科学有效,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风险评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际著名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已具国际金融控股公司构架。本文着重探讨了几家国际著名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与定位、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公司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际上不同的金融控股公司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扬长避短,将有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控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立平 《新金融》2008,(3):52-54
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有代表性的金融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渐进转变的现实选择.然而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内部关联交易风险、资本重复计算的风险、结构复杂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为此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在我国的立法制度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德锋 《金融论坛》2004,9(8):34-38
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或普通工商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两类“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无法可依、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控制、组建随意、监管缺失、经营无序等混乱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提高金融效益,保障存款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制度要从安全、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准入制度,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构建防火墙制度,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传递;构建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财务风险中,资本充足率风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监管支柱框架,结合我国金融实践,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风险的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金融控股公司对附属金融机构责任加重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对附属金融机构加重责任制度是指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子公司未达到金融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财务状况恶化或破产倒闭时,控股公司必须实施金融援助,协助其恢复正常营运。本文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和监管现状出发,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探讨加重责任制度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或普通工商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两类“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无法可依、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控制、组建随意、监管缺失、经营无序等混乱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提高金融效益,保障存款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制度要从安全、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准入制度,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构建防火墙制度,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传递;构建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刘艳 《海南金融》2007,(6):72-74
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安全性,必须设立适当的"防火墙",对不规范的关联交易进行防范和控制.在防火墙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平衡关联交易带来的协同效应和风险,平衡防火墙制度为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平衡防火墙制度的制度刚性和适应弹性.防火墙制度建立的具体措施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各法人实体之间的防火墙;另一方面是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项金融业务之间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3.
史臣 《时代金融》2012,(30):139-140
为实现投资最优化、利润最大化,金融控股公司营运而生,但是随之产生的高风险也成为限制发展的一大因素。文章从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解析其可能伴随的风险,进而针对这些风险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监管制度以及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融控股集团管理框架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东 《中国金融》2007,(13):34-35
国外金融控股立法相对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一般都拥有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和良好的管理控制。而目前中国没有针对控股公司或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实践中依据的是公司法和金融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这使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管理控制更加复杂。我国公司法在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和管理结构中并没有赋予母公司对子公司统一管理权行使的空间,在中国的“分业经营”限制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冲击下,金融业传统经营模式被打破混业经营成为各国的共同认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以其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并有利于竞争能力的增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但也出现了许多跨行业经营的机会和"变相"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基于对美英德等国金融混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我国金融混业的现状,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适合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金融监管、风险传导等多视角进行考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主要是三大金融监管机关基于分业经营制度进行分业监管,但这种监管制度安排未吸收中国人民银行参加三大监管机关的联席会议,这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相符合,也不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为此,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的完善可考虑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作用,并应按阶段推进,逐步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牵头监管机关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有属性及存在的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当局及时调整监管制度安排,突破传统公司法中的有限责任制度,设立了加重责任制度。文章对金融控股公司和加重责任制度作了简单的概述,具体论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金融子公司存在的道德风险以及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潘文娣 《海南金融》2006,107(12):32-36
目前,我国尚无关于“金融控股公司”方面的立法,更没有建立专门涉及金融控股公司责任方面的制度。因此,在金融控股公司的责任认定中应当引进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从而克服股东有限制度的缺陷,加强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制约道德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债权人、投资人、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有限的案例,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殊风险和监管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然后对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特殊风险将会给金融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金融控股集团比较优势、特殊风险和监管体制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有限的案例,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殊风险和监管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然后对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特殊风险将会给金融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