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严治关”方针在海关队伍建设中曾发挥了历史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化的进步与发展,“从严治关”方针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暴露出不适应一面。新的历史时期,海关队伍建设方针需要新的理论总结。“奉献、敬业、守纪”,应有机地糅合在队伍建设的内容和措施中。海关队伍建设方针是队伍建设目标、内容和措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为国把关”的职责范围内;“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宗旨和目的,是海关工作的纲。“服务”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风,只有将思想认识牢固地建立在“依法”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自学贯彻海关工作新方针。  相似文献   

3.
绩效是海关队伍建设的终极目标,这是海关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决定的,也是海关系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出绩效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政研究》2007,(3):50-50
关税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叫做“关市之征”,就是国家规定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要进行检查和征收赋税。《周礼·天官》载:“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当时周代中央征收赋税,关市税是其中的一种,直接归王室使用。虽然关税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我国最早的海关却到清初才出现。康熙二十四年,当时清政府刚刚解除海禁,为加强对处贸易管理,清政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4个贸易口岸设置了4个海关,以管理来往商船,负责征收赋税。其中以广东的海关最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尽管海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海关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守门人"理念的影响,在制度方法上仍然没有改变单一的、逐单逐票验放的传统通关作业模式。因此,建立海关大监管体系,通过转变作业模式,加强和改善海关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制约海关事业顺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负荷、落实科学的治关理念,建设和谐海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京海关近年来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也存在改革的综合效益不高、职能部门对基层的监督、指导、协调、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监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层特别是苏南地区海关人力资源严重紧张、一人多岗现象比较普遍、一线监管特别是对监管场所的管理存在重大隐患、对货物的实际监管存在不到位的风险等问题。构建大监管体系需要着力推进几个“重点突破”,即:在组织体系上,理顺明晰权责关系;在业务运行上,探索“中心制”运作方式;在管理手段上,突出风险管理中心环节作用;在监督实现上,重在防范“两个风险”;在科技手段上,建立集约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胡芳 《新智慧》2007,(11):I0018
供职于上海某报社的小关和妻子小梅都是记者,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按照小关的说法,在上海生孩子、养孩子的费用实在太高,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他们选择了做“丁克”家庭。  相似文献   

8.
确立并不断完善海关工作方针内涵,是做好海关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关16字工作方针出台十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与时俱进,解决广大关员认识上的模糊以及理解上的片面性等问题,把握好工作方针的政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要求。坚持海关16字工作方针内容不动摇,把总署党组“四好”要求作为新时期海关工作方针的主要内涵,在执行上下功夫,推动海关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区关税”是随着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中央苏区所创立的关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海关工作的一次伟大实践,由此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当今海关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追寻“苏区关税”遗迹,进一步探寻我党领导和建立人民海关的历史源头;进一步发扬苏区关税人员“一手拿枪,一手收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第一等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的变革中,任何新旧交替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税专”,是在民族主义影响下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和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艰难地迈向现代化的产物;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体制内外变革呼声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税专”开创了海关办高等教育之先河。“关校”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艰难过程,税专办学的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光大。今日之“关校”实际是在继承“税专”办学,办好学校为海关服务的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1.
构建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当前海关保税加工监管面临的主要形势、任务和挑战,充分领会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的建立必须着眼于体系内外的和谐互济,从理念的树立、制度的建立和手段的运用各个方面贯穿落实“四管机制”,充分调动和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构建海关保税加工大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收缴”是海关行政处罚中适用的重要的执法手段,《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62条是关于“收缴”的专门规定;《条例》第61条第2款、第63条及《海关行政处罚案件程序规定》第66条第1款第4项都出现了“收缴”一词。但海关理论界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使海关法律、法规中“收缴”一词的使用语境、词义都有较大区别,对其法律性质、适用范围也一直未明确,导致执法实践中的不统一。本文在界定“海关收缴”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海关收缴”的范围,以助于《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中关于“收缴”的规定能够得到正确的适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口政策的执行者,对相关政策应更敏感,更注重政策是否切实执行到位。但由于当政策信息从决策部门传递到基层执行部门需经历多层次、多部门的接力传递,出现“扬绳效应”致使信息扭曲、异化,对海关布控有效率、查验执法尺度和查验执行力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海关现场查验监管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是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的重要载体。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自觉运用到构建大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使海关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领会大监管体系的实质内涵,探讨实施构建大监管体系的途径。从海关近十多年的改革历程看,两次重大改革均有成败得失。应从海关的本质来考虑海关的机构设置,变职能划分为手段划分,不必强调上下一条线,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历男 《新智慧》2008,(3):I0003
人在社会交往中最讲究脸面,但在古代,“脸”与“面”大有区别,是不一样的。在古代,“脸”的最初意思指“颊”,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涂胭脂的地方,即颧骨部分。《韵会》解释说:“脸,目下颊上也。”梁简文帝《艳歌行》记载:“分妆间浅靥。绕脸博斜红。”白居易的《昭君怨》中有“眉销残黛脸销红”。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曾扮演过“超级大国”的角色。可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却有一些“小”的现象,颇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海关后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能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应通过探讨,明确稽查工作在海关大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并整合海关后续管理资源,提高海关整体管理效能,在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中形成信息共享、职能融合、良性互动及健全联动的新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关局合并"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上的一件大事。"关局合并"把两个体制、性质和任务不同的机构合并在一起,违背集权与分权适度原则,削弱外贸管理,也不利调地方积极性;管理对象和被管理对象的混淆,削弱了海关的监督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9.
新月 《全国商情》2007,(9):80-81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常常拼了命似的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了求取更好的表现,很少会在那时考虑到现实利益;过了“幕鸟”阶段后。便会开始想如何累积资历或是升职.加薪等问题。但大致来说,一般人在工作前5年都是用“时间”和“力气”去挣取工作经验或是赚到薪酬,真正开始以“智慧”和“经验”在职场拼搏,恐怕需要至少10年的工作经历才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华商1000”的新加坡十大华商金榜上,新加坡多数华商以银行为业务主轴,突显新加坡“城市国家”的金融特色。也因为受限于新加坡市场的“小”,成就这批公司放眼全球市场的“大”。当全球化在其他国家依然是纸上谈兵的时代,新加坡公司早已驰骋亚洲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