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各地广泛实施的农地承包制度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不能适应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现实,农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就业与收入职能不断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严重滞后。安徽省肥东县农村的31户农户调研数据表明:从公平与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回归农地生产要素这一根本职能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因此,可以尝试“以土地换保险”的办法回归农地的根本职能。  相似文献   

2.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在构建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交易成本、现有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对农地供求的影响作用。基本结论是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面临刚性的需求约束 ,总体水平上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均衡态势。为此 ,需要改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外部条件 ,促进农地有效供给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贯的农村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文章就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农地流转出现的新问题,并从农地流转市场的供求角度分析了阻碍流转的因素,最后就加快农地流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依法鼓励农户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处于探索阶段,农地产权残缺、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是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约束.农地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有赖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全.  相似文献   

5.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流转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同时要求国家相关法规等制度的调整.基于上述认识和根据农地漉转的宏观决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目标、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来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实现农地流转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其充分条件是国家对土地市场的科学宏观调控,即国家综合运用规划和税收等手段对土地流转利用的主体行为及其利益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致性的均衡.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地资源稀缺,需要合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建农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存在着短期经营与过度利用的问题,出现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此分析后,提出应当从完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加强农地监督利用等方面促进合作中农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经营权从所有权分离出来,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变革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物权化向资本化的转移,是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二次质的飞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是其物权化的结果,是解决土地流转难题,推进农业经营机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的基础,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必然趋势,是农民拥有国民收入分配权的重大制度变革,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农地合理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农地资源稀缺,需要合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福建农地的利用效率,但也存在着短期经营与过度利用的问题,出现了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此分析后,提出应当从完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台商农地租赁使用权、加强农地监督利用等方面促进合作中农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解析农地流转机制:背景、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农村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诱致而生的农地流转现象,目前正呈加速发展之势。这一过程伴随着诸多问题,需从建立土地评价体系、构建服务平台、理顺产权关系等多方面来完善与创新农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实践中农地信托改革的典型范例,发现其主体法律关系构造与信托法上规定相去甚远。再造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农地信托主体,必须认清几个问题:农地信托的委托人应该是农村承包经营户;大力培育公司型信托机构并实施多种激励机制,农村承包经营户应该成为唯一或共同受益人。  相似文献   

11.
闫月岭 《经济师》2008,(3):223-224
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必须明确允许土地产权流转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流转给予规范。土地产权制度既包括经济关系,也包括法权关系。但现行立法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土地是国家的,哪些土地是集体的。国家在征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也应一并征收集体土地所有权纸上所设的承包经营权、农地使用权和租赁经营权等他项权利。否则,农地产权的结构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村改革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将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2.
杜明义 《发展研究》2013,(11):95-100
中国小农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形成了极强的路径依赖性,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赋予了农民一定土地权益.但其不利于现代社会化生产,趋于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锁定状态.土地承包制实际是传统小农农地产权制度路径的回归,其在一定产权效率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土地承包制的产权制度约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推进农地产权的资本化改革,促进农地市场化、规模化运作是农地产权现代转变的根本途径.所以要推进小农农地产权制度的现代转变还须进行产权界定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市场机制构建、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保体系健全等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租赁制是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租赁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农地资源均分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调节农地资源余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唯一可行的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农地租赁是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纠正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以市场化方式使农村集体土地从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具有合作经济性质的新的“联产”形式。基于公平和效率并重的农地租赁制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地租赁制度的重建符合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则,可以以最小化的改革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改革绩效。因此,农地租赁制度将是我国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冯涛 《发展研究》2011,(1):98-102
农地所有权转让与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农地规模经营是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动力。依据当前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国家通过强制征收制度垄断了农地所有权交易市场,农地产权的自由交易仅限于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证明,这种二元交易机制导致效率和公平双重损失。深化农村土地市场改革,重在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防止各种形式的利益侵蚀行为。一要遵循市场机制进行强制征收;二要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三要统一不同类型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四要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五要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5.
清代湖北市镇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北市场体系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建立起来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商品化进程,使农村农副业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持续流出,农地流转需求增加,低效利用农地现象凸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苏州市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和合作农场等实践说明,"农地股份合作,生产专业承包"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创新,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有益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命题.目前,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土地产权实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学术界关注较少,所遗学术纷争、疑点和空白尚多.针对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土地产权实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对人类所有制占有关系的沉思、百年来农地所有制及其产权实现历史逻辑的拷问、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内涵及其农地产权实现理论厘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力优化社会主义农地占有关系、发展农地公有权和使用权两个市场、扩充农地公有占有权及处分权能、赋予农地公有单位优先流转受让权等创新性政策立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最后演化为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并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农地制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程,为当前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健全合理的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不断地对农地制度进行革新探索,寻找最合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农地制度的现状,并着重对如何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