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进入 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生产中的快速应用,科学技术对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空前的高涨,知识作为科学技术的源泉被普遍认为是产品价值的核心要素,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并发展成超过传统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如今知识经济的发达与否已经被各个国家看成是面向 21世纪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知识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对促进我国知识经济的健康、快速…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一个全新的名词知识经济,正在以其无以伦比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早准备,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全新的概念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一词,是“KnowledgeEconomy...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概念日益受到新潮流的挑战.21世纪,传统的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从发展潮流看,全功能产品、绿色产品、太空产品、保健产品、网络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产品.因此,传统营销概念也会悄然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概念日益受到新潮流的挑战。21世纪,传统的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从发展潮流看,全功能产品、绿色产品、太空产品、保健产品、网络产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产品。因此,传统营销概念也会悄然转变。一、营销环境从粗放式向智力式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首先,竞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在工业社会的竞争往往是你死  相似文献   

5.
中国知识经济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时代。它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现代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从知识经济的实质来看,要实现知识经济化,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前提条件:1、要有一个能够激发变革、创新的氛围。知识经济是一个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时代。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与之相应的产品消费普及周期也在缩短。70年代,美国电气机械工业的产品生产周期平均为2年左右,90年代下降为3周。电话从推出到达到累积1000万用户花了30年时间2万维网(WWW)从推出到达到…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产业蕴涵着风险概念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体系。在知识经济中,高科技产业是第一支柱,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知识经济在实质上是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体系,而对高科技产业研究、发展的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其高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风险,即在产品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失败而引致的损失。一般说来,高科技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往往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不像成熟产品那样有现成的设备、生产工艺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要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就必须高度重视知识经济所引发的超级竞争。在知识经济的超级竞争中,战略营销是国有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知识经济的关键问题。 一、树立大市场营销观念,促进国有企业从战术向战略营销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8.
金碚 《山东经济》1997,(4):11-19
国企改革九问金碚8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就被确定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中心,十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都向国有企业改革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但是,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在各个方面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是“投入—产出”效率最低的,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认识“盲点”梁秀侠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一直被当作是困扰着中国社会这一历史性巨大变革走向深入并取得长远功效的重大课题为人们所关注。从80年代到90年代,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在艰苦的探索中,形成了多种关于企业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并且在实践中检...  相似文献   

10.
进入 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生产中的快速应用,科学技术对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空前的高涨,知识作为科学技术的源泉被普遍认为是产品价值的核心要素,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并发展成超过传统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如今知识经济的发达与否已经被各个国家看成是面向 21世纪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知识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对促进我国知识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1998年初,世界经合组织( OECD)在回顾 80年代以来,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发出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再次重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知识经济)。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现了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以往传统的经济形态则是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物质型经济。与传统经济形...  相似文献   

11.
张群 《中国经贸》2012,(22):62-64
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空前繁荣,国有企业不可避免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更给我们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之间产生了空前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和组织竞争方式纷纷实行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大潮,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生存状态,也对市场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知识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美国为例,90年代以来,其信息产业销售额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目前其高科技产业市场销售额达1.2万亿美元,超过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我国而言,以调整为主线,通过有效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变革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贯穿“十五”发展的主旋律。从更深层次上分析,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包括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更涉及体制、机制、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的创新。一句话,以体制、管理、科技为代表的三个创新已成为当前国企深化改革的首要工作,它将决定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3.
徐汉阳 《产权导刊》2007,(10):61-62
所谓厂办大集体,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国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在工商行政机关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竞争实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战略被众多国有企业采纳.但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绩效的发挥和实现。因此.以科学的战略人才资源管理模式来维系和加强国有企业建设、提升绩效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近来,“知识经济”一词颇为时新,弄清“知识经济”一词概念的由来及其本质内涵,应是我们把握“知识经济”特征并准确地运用的首要前提。“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任何一个新概念、新词汇的产生,都离不开它的客观环境、客观条件,“知识经济”一词也是如此。刀年代后期及80年代初期,人们还记忆犹新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及中国开展了~场“世界新技术革命”(当然提法甚多,诸如“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等等)的大讨论、大宣传、大普及,那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人人都知道了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73年…  相似文献   

16.
曹毅立 《魅力中国》2014,(16):287-287
八九十年代,制播分离制逐渐在我国出现,长期以来的制播合一体制在慢慢被转变,制播分离让电视节目作为产品进八市场.极大地提高了节目质量。为电视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对整个电视行业造成影响。本文从制播分离的概念、蓝要性、意义及实例等,对制播分离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定位1.国有企业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建国的初期和50-60年代,我国的工业正处于初创的阶段,国家正处于计划经济的时期,初办的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包袱。物资的短缺,卖方市场的存在,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产品积压销路不畅的问题。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够理想,尤其是农业,虽然七、八亿农民种庄稼但国家一直在受着粮食不足的困扰。人均不足2亩的耕地面积,难以容纳几亿农业劳动力。工农业产品的供给不足,全国商品短缺,凭票计划供应一直延续了几十年。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但夹缝中生存…  相似文献   

18.
师国君  宣锋 《发展》2003,(2):57-5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2年北京四通公司与温州企业为代表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这在理论界与民营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二次创业作为一种及其流行的专业术语和新词汇被广使用。近期,中国民营的第三次创业已经提上日程,从90年代末期到未来相当一时期内,民营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民营企业需要再一次创业。三次创业的核心问将是为企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引入智力资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造,建立现公司制。通过运用资本等工具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企业于符合潮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悄然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企业,企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如何适应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做好迎接知识经济的准备,这对知识经济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先后走过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试点等阶段;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朝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公司治理结构开始融入到改革的进程中;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