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为核心的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财政系统迫切需要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现将有关该系统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Governmentfis-c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简写为GFMIS)是运甲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等财政管理职能的政府财政综合信息系统,是覆盖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的综合业务系统。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宏观经济预测及分析;完成预算编制、审核及调整过程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3.
构建多维框架景气指数系统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多维数据结构框架,通过建立物价、房地产业、出口、汽车行业等不同领域和宏观经济总量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数系统,监测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波动,进而从结构上来把握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清楚地发现宏观经济各层面发生的变化,洞悉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有利于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本文还利用所建立的多维框架景气指数系统对2006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组织召开的“199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于1999年4月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委、经济研究机构、部分省市政府经济研究部门、大专院校、新闻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专家们对 1999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投资、财政与金融、进出口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见下。 一、关于 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与预测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5.
李盼云 《企业研究》2012,(14):206-20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宏观经济指数CPI有关的几个经济指标,如PPI、M2、GDP、PMI等,分别介绍了这些指数单独以及同时作用后对CPI的影响。然后考虑季节因素,基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这些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调整,并运用回归分析与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与CPI有关的数学模型,预测短期CPI的变化,分析我国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债是经济建设和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发行规模把握不好就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甚至还会造成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国债规模作出有根据的预测。 一、从宏观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的 实施看我国未来的国债规模 一、从宏观经济形势来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价值形态的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有关国家的相关分析表明,经济扩张阶段,扩张或收缩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而在相对收缩…  相似文献   

7.
李宝慧 《数据》2006,(8):36-3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无论是宏观经济中的GDP测算、经济景气预测,还是某一行业或机构要对自身的发展做预测和决策,都需要调查分析的专业人员。政府要收集社会经济资料,对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和监督,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企  相似文献   

8.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是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的统称,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财经     
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6月13日发布的题为“全球滞涨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2008年中期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中提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外需增速大幅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与“通胀压力抬头”可能成为该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基础上,今年只要全国共同努力,政府搞好宏观调控,企业大力开拓市场,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是完全可能的。 下面重点分析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趋势3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