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AP--企业管理的"爱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中国每天会产生5000个职业病人,在一项针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中表明,有20%的企业员工压力过高,至少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  相似文献   

2.
企业员工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企业及其经营目标具有责任感、忠诚心和热情,以及能否从自己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本文在分析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员工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当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职业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绩效明显降低。长此以往,个体及组织都将面临危机。为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企业员工必须面对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作变得单调枯燥,容易出现生理、心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生理方面感到身体能量耗尽,持续感觉精力不济,极度疲倦和虚弱,常患感冒等小毛病,出现头疼。腰酸背痛,肠胃不适、失眠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骤变。  相似文献   

5.
曹大今 《活力》2013,(2):54-54,71
员工心理健康,就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位变迁,福利、薪水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财富,只有员工以健康的状态投入工作中,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研究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推动企业形成一个有效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进而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试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胜兰 《企业经济》2006,(11):40-42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支配、管理、运用企业内其他资源的主导性地位。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们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企业及其经营目标萌生出责任感、忠诚心和热情,以及他们能否从自己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与他们之间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就成了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提出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员工每天都处于各种压力之下,对不同程度的压力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影响着员工工作绩效的发挥。压力,在这里指的是心理压力。它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情绪。压力会高度调动人体内部的潜力,以应付各种刺激因素,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应急变化。  相似文献   

8.
管理实务问题 “我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是80后,且工作比较繁忙,压力较大。年轻员工遇到工作压力,不能很好调节心理状态去积极面对,常自称自己得了抑郁症,给其他一些同事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而近期用增加员工人数或者增加奖金的办法减轻工作强度或增加员工的收入都不太可能。对于目前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管理员工的心--谈职业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企业比较注重员工的生理健康,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对职业心理保健投入很少。但是,员工的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绩效及个人的发展。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损失达GDP的10%。  相似文献   

10.
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员工的忠诚是企业效率的前提,成长的依托。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决策却经常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从而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忠诚度下降,甚至离职而去等一系列有损企业的行为。这些行为,轻则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企业的衰亡。那么,什么是心理契约违背?它是怎样形成的?其行为模式怎样?企业又如何规避呢?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过程心理契约(Psych010gicalcontract)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学者Argris提出Levinson加以界定的一个管理学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  相似文献   

11.
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企业中总有一些特殊员工,有被称为“三朝元老”的创业员工,有被称为“鸟人”的麻烦员工,有恃才傲物的知识员工。这些员工,通常是严重偏离大众行为标准的人,是与自己行为标准偏差较大的人。人们对此类人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排斥。导致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面子与事业的交汇,都统统摆在了面前。而且.面对这些特殊员工的特殊管理,都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处理不好会给管理工作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降低效率,影响士气,甚至会让一些人因此而拂袖而去。因此,把握对特殊员工管理的尺度和火候,是管理人员一道难解的偏题。答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薪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工具,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经济收入等物质报酬,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最后导致企业虽然给了员工很高的工资待遇,但员工忠诚度、满意度仍然不高。严重的甚至跳槽。什么是员工的心理收入呢?  相似文献   

13.
如何管理并激励新生代员工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问题。职场新人的入职,如果适应不良,就会导致极高的工作压力、较低的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通过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引入到新员工入职适应的管理过程之中,全面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发挥工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员工关系管理和员工服务体验,促使组织心理-团队心理-员工心理形成共振,为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经营战略更紧密结合的组织心理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心理资本在现今企业绩效促进提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探讨心理资本的内涵,研究了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并从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两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小霞 《价值工程》2014,(26):158-159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的行为、忠诚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员工的忠诚和"心理契约"的关系,并阐述了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员工与企业如何共建"心理契约"的建议,为企业领导者及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聘员工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解聘员工的企业,不一定就是好企业,解聘员工的企业,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企业。关键是如何做好解聘这项工作,如何避免因解聘员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近年因解聘员工而引发的劳动纠纷逐年上升,有的走上了法庭。对员工来讲,没有人愿意打官司,因为打官司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还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程度的烦恼和心理伤害。对企业来讲,被自己的员工起诉不是光彩的事情,会给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兴旺 《企业活力》2005,(11):40-42
<正>工作满意度指人对于其工作的感觉或对工作中各个层面的一些相关态度。工作满意度的概念首先由Hoppock提出,他认为工作满意度乃是员工心理和生理上对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的满意感受,也就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它受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雇员对同一种东西存在不同的价值判断;同时,工作满意度是(主观)感知,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掌握员工的满意度和了解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不同因素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员工满意度调查概述进行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和对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测评员工需要满意度的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并结合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员工的基本需求可以作如下归类:1.生理需要:①薪水,②福利保障;2.安全需要:①工作稳定性,②工作条件;3.爱与归属需要:①管理方式、②同事、③上司;4.尊重需要:①职位,②权利,③升迁,④奖赏;5.自我实现的需要:①成就,②决策、提案采纳,③工作兴趣、个人特长,④创造力,⑤自我发展的机会、自由性。本文设计了包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工作群体、晋升制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六个方面内涵的28个问题的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影响员工工作行为的因素,试图通过对不同的员工类型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调查分析,掌握关键影响因素,特别是重点考察知识型员工,提出了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的有效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8.
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负向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职场排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并且,心理弹性对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企业降低职场排斥的影响、打破员工沉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效率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特别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一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双向的心理期望,是联系组织与员工的心理纽带,影响着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同时也是影响知识型员工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到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感情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20.
"心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必然发展和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激发员工主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基点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为“心的管理”成为必然。本文同时对中国企业“心的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